- 博客(6995)
- 资源 (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AI 的「成本」,正在把所有人都拖下水
计价器一开,增长就死。现在,一个“深度研究”任务,它会花 3 分钟做计划,20 分钟阅读资料,再花 5 分钟为你重写报告。而最新的 Claude 3 Opus,你跟它说句“你好”,它都能自己“思考”上 20 分钟。事实证明,10-20 分钟的连续运行,刚好足够让用户发现“for 循环”的妙用。当你的云服务账单已经超过了你的总收入时,根本不存在“以后再想办法”这回事。当你老老实实地按 $0.01/1k tokens 收费时,你那被风投喂饱的竞争对手,正用 20 美元/月“不限量”的口号抢走你所有用户。
2025-08-05 16:47:25
2657
转载 2025,你的代码里将住进一位“支付专家”——PayPal 开发者公开课,抢先体验未来
AI 正在从“助手”进化为“同事”。它不再仅仅是补全你写的代码,而是能理解你的业务意图,并主动为你构建、测试、优化整个工作流。这项技术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将重心从“如何实现”转移到“我要什么”,极大解放生产力,让复杂的支付集成变得像对话一样简单。不再是零散的 API 调用,而是一键生成完整的业务场景代码,如“处理退款”、“创建账单”。这不仅是展示你技术实力的舞台,更有丰厚的现金大奖、官方认证和潜在的职业机会在等你。席位有限,立即扫码下方二维码,锁定你的专属席位,与我们共同见证支付开发的未来!
2025-08-05 15:00:00
36
原创 剑指“美国版 DeepSeek!”Ai2 科学家 Nathan Lambert 最新访谈:剖析 RLVR、激辩智能体与后训练
在巨头用千亿美金构筑技术壁垒的时代,开源 AI 还有未来吗?来自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Ai2)的 Nathan Lambert,在最新的 Latent Space 节目中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他所在的团队用 Olmo 和 Tulu 模型,亲手揭开了大公司秘不示人的后训练魔法;他一手带火的 RLVR 概念,影响力大到连黄仁勋都将其写入发布会的 PPT;当行业沉迷于 Chatbot Arena 的虚假繁荣
2025-08-04 17:53:27
3299
原创 Anthropic CEO 万字访谈:亲述丧父之痛、炮轰黄仁勋、揭秘指数定律与 AI 未来!
我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投资安全技术,加速安全方面的进展,并且当我担心我们处理风险的能力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时,我就要更大声地疾呼。大概一年半前,我合作过的最优秀的工程师之一说,以前所有的代码模型对他来说都没用,但我们的新模型终于能帮他做一些他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了。而如果你拥有这种内在的能力,能用同样的价格构建更好的产品,或者用更低的价格构建同样好的产品,投资人不是傻子,他们理解资本效率的概念。那段时间,我父亲去世了。你造出了不安全的系统,它可能会帮助你的对手,或者导致经济问题,或者从对齐的角度看是不安全的。
2025-08-01 17:25:29
7854
转载 ABCoder+MCP+Trae Agent的实战应用,揭秘AI Agent如何提升开发效率!
想象一下,当一个能够自动化Bug修复和环境构建的强大Agent(Trae Agent),与一个能深度理解代码并自动生成文档的智能助手(ABCoder)结合时,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基于RepoTalk对代码仓库的深度理解能力,ABCoder的MCP工具能将沉淀的代码知识无缝提供给AI Agent,实现原生、编程亲和的结构化知识检索,区别于单纯的文件检索。别再让繁琐的工作阻碍您的创造力!:它能自动化构建代码仓库的可执行环境,确保代码能在稳定、可控的环境中运行和测试,这是 Bug 复现和修复的基础。
2025-07-31 14:43:26
417
原创 a16z 合伙人:AI 正将 10 倍工程师“降级”为 2 倍!应用层已无技术护城河,未来在基础设施和业务深耕
我知道这对于你的问题来说,是一个更哲学的答案,但我认为它的出现是必要的,以便我们能进入解决问题的下一个层次。所以当市场在扩张时,不仅有我们谈到的品牌效应,市场本身也倾向于大量地分化,那些当初看起来只是子市场的东西,最后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领先的市场。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当下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次发布的影响。但到了大概 2015 年左右,写点东西就变成了:你得下载 5000 万个包,要运行它,你得跑一个该死的开发服务器,要让别人用,你得学怎么托管它,然后就是一大堆库,处理各种不兼容问题。
2025-07-29 15:31:22
20645
5
原创 OpenAI董事长Bret Taylor:2010 年的 SaaS 应用,就是 2030 年的智能体公司
再后来,有了 AJAX,有了 React,有了 Next.js。那么,Bret,在你看来,如今的 AI 公司,有哪些能把投资人的钱烧得又快又蠢的绝佳姿势?从谷歌地图的缔造者之一,到 FriendFeed、Quip 的创始人,再到执掌 Salesforce 的联席 CEO,如今又担任 OpenAI 的董事长。有一次我女儿拿回莎士比亚的作业问我,我头都大了,完全是学生时代的心理阴影。他们可能面临“创新者的窘境”,可能受困于官僚主义或监管,他们的技术平台在结构上可能与“AI 原生”的新模式格格不入。
2025-07-28 18:42:57
17585
1
原创 WAIC2025最受关注技术成果发布:物理世界AI大模型MogoMind
作为物理世界的搜索引擎,MogoMind通过接入物理世界实时动态数据,形成交通数据流实时全局感知、物理信息实时认知理解、通行能力实时推理计算、最优路径实时自主规划、交通环境实时数字孪生、道路风险实时预警提醒六大关键能力。基于这些能力,MogoMind解决了当前AI缺乏物理世界实时感知能力和全局认知系统两大核心问题,能够担当城市交通的“决策中枢”、车辆行驶“全能助手”、自动驾驶“隐形基座”三大角色,推动城市交通从“单点智能”走向“全局智能”。
2025-07-28 18:19:28
493
转载 谷歌诺奖大神哈萨比斯:五年内一半几率实现AGI,游戏、物理和生命的本质都是计算
责编 | 王启隆出品 | 优快云(ID:优快云news)投稿或寻求报道 | zhanghy@youkuaiyun.comLex Fridman 绝对是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英文播客频道了,本还沉浸在他最近和 DHH 的对话之中,没想到昨天又更了一期与谷歌 DeepMind 掌门人、新晋诺贝尔奖得主 Demis Hassabis 的两小时对话,二人展开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现实模拟、物理学和电子游戏的深度对话。这位被誉为当今世界最聪慧、最迷人的思想家之一,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就,从 AlphaGo 到
2025-07-25 14:11:21
361
原创 全球首发!联汇科技发布万物具身智能体平台OmAgent,让AI智能体走进“物理世界”
当前,基于端到端VLM 模型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视觉感知、时空记忆与决策执行是当前终端本体“智能体化”的关键挑战,联汇科技围绕感知+记忆+决策的核心模型技术创新攻坚,发布全球首个万物具身智能体平台OmAgent,它不仅是全球首个聚焦“万物具身”领域的智能体平台,更是作为“一脑多形”的万物具身智能体平台 ,首次填补了具身智能产业对于智能体应用需求的关键空白。它不仅是业界首个支持多模态感知融合的具身智能体构建系统,更重塑了智能终端的应用范式,为抢占具身智能产业制高点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2025-07-23 22:16:54
813
转载 同样1GB文本,为何中文训练效果差?对话EleutherAI研究员Catherine,看懂多语言模型的“诅咒”与“祝福”
然而,对我所研究的很多语言来说,我们目前的模型性能还很初级,甚至连基础的预训练工作都尚未完善,更遑论考虑智能体或强化学习这些更前沿的问题。但作为语言学家,我必须指出,尽管小模型不是唯一的研究方向,但它很好地补充了大模型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实验环境,既能避免高额计算资源的浪费,也能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探索积累经验。事实上,我们去年就训练了一系列参数量约一亿的小模型,这些“小而精”的模型在某些任务上的表现甚至超过了参数规模大 80 倍的 Llama-8B,这充分证明了“小模型定制化”的潜力。
2025-07-23 15:32:55
6813
2
原创 对话谷歌前 CEO Eric Schmidt:数字超智能将在十年内到来,AI 将创造更多更高薪的工作
如果你要构建一个全新的企业架构,用于 ERP 和 MRP,你很可能会倾向于不使用任何现有的 ERP 或 MRP 供应商,而是使用开源库,构建一个,比如说用 BigQuery 或者亚马逊的 Redshift,然后基本上让计算机系统为你编写大部分代码。我之所以不可阻挡,是因为我的学习优势,到我的竞争对手搞清楚我在做什么的时候,已经太大了。是的,我们正在创建一个程序,让人们,在他们生命的尽头,能够贡献他们的思想。想象一下,你能和你的祖父母,在你从未见过他们的情况下,进行对话,就像他们还活着一样。
2025-07-22 16:27:38
2904
原创 季逸超亲述 Manus 构建之谜,一文读懂 AI 智能体的上下文工程
对于快速变化的应用,尤其是在产品尚未与市场契合(pre-PMF)的阶段,如此缓慢的反馈循环是致命的。这带来的成本节约是巨大的:以 Claude Sonnet 为例,缓存过的输入 token 成本为 0.30 美元/百万 token,而未缓存的则为 3 美元/百万 token,成本相差整整 10 倍。这使我们能将产品改进的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几小时,并让我们的产品与底层模型的发展保持正交:如果说模型技术的进步是上涨的潮水,我们希望 Manus 是水涨船高的船,而非被固定在海床上的桥墩。
2025-07-21 18:09:36
20474
3
原创 OpenAI 深夜发布 ChatGPT Agent:对标Manus、硬刚 Grok 4
在与网络环境的交互方面,Manus 也能够像真人一样浏览网站,根据用户设定的具体要求(如租金、位置、学区)筛选并记录房屋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的环节,Manus 也支持用户随时接管操作界面,从而保障个人隐私安全。成功完成了71.3%的入门级任务(例如,为一家财富500强公司建立标准的三报表财务模型),表现明显优于 o3 和DeepResearch。在日常任务自动化上的探索,智能体的应用市场已初显拥挤。能够无缝继续之前的工作,并在必要时向用户请求进一步的澄清,实现了高效的人机协同。
2025-07-18 18:23:57
1208
原创 Claude Code 作者:别再沉迷功能堆砌了!最好的 AI 工具,是把控制权还给你
它看起来还挺熟悉的,如果你打开你的 MacBook,还能在终端里输入“ed”,这个 50 多年前发明的工具现在还在。这很疯狂,因为它没有光标,不能回滚,没有代码补全,几乎什么都没有。到了 90 年代初,出现了一次语言家族的大爆发,有 Haskell 家族,有 JavaScript 和 Java,C 语言家族的演进,还有 Python。这他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一种“极简主义哲学”:在模型能力日新月异、最佳实践尚未定型的当下,最好的AI工具,或许不是一个功能繁复的“大教堂”,而应该是一个。
2025-07-18 15:40:53
20704
1
转载 当 LLM 编程陷入“幻觉陷阱”,字节工程师如何用 ABCoder 精准控场
在当前 AI 编程浪潮下,你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尽管大语言模型(LLM)在代码生成方面展现出惊人潜力,但在处理复杂、企业级的编程任务时,它们常常会“胡编乱造”,给出不准确或不符合实际的答案——这正是我们常说的“幻象”问题。如何为大模型提供精准、全面的代码上下文,成为了提升 AI 编程可靠性的关键。在 7 月 23 日 19:30 的「你的后端 AI 搭子,ABCoder 来啦」直播中,字节工程师将深入解读 ABCoder 的实现原理,并探索其在后端开发中的实战应用。立即预约直播,解锁直播间精彩福利。
2025-07-16 14:20:39
463
转载 为大模型思考装上“猎鹰重装引擎” :腾讯混元 SEAT 重塑深度思考
从“导航传感器”的读数上看,似乎是模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利用并行生成进行广泛探索,再利用顺序迭代进行深度精炼,这像是为大语言模型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升级“深度思考”的外挂,它给 CoT 装上“重装发动机“(多轮并行动力)和“智能导航”(语义熵自适应刹车), 让 AI从“单引擎飞艇”升级为“多发并联火箭”。:如果 N 个答案五花八门,语义上南辕北辙(比如,一个答案 是“68”,另一个是“苹果”,还有一个是“不确定,我再想想”),这说明模型的并行推理分支的推导方向分歧巨大,处于高度“困惑”的状态。
2025-07-15 19:30:31
340
转载 OpenAI 工程师最新演讲:代码只占程序员核心价值的 10%,未来属于“结构化沟通”
他提出,代码只是我们意图的一种“有损投影”,而真正有价值、能够跨越人与机器鸿沟的,是规约(Specification)。然而,当我们用 prompt 和大语言模型(LLM)互动时,我们却在做相反的事情:我们保留了生成的代码,却删掉了 prompt。然后,我们将原始规约、输入 prompt 和模型的回复,一起交给另一个“评分模型”(grader model),让它根据规约来给模型的回复打分。同理,代码本身,即便是写得很好的代码,通常也无法完全承载所有的意图和价值观。你看的是你的代码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025-07-15 16:33:05
377
转载 对话 Ruby on Rails 之父:发自内心恨透 Copilot,手凿代码才是程序员的乐趣
这说明我所做的事情,我所说的话,触动了人们的神经。苹果告诉我们,我们的 app 违反了他们的规定,因为我们没有在 app 内提供通过苹果支付系统进行订阅的选项。我觉得,“好吧,这东西不适合我。PHP 是我最终豁然开朗的地方,当我终于理解了条件、循环、变量以及所有这些东西,足以让我认为,我能行。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不仅是对我们,也是对所有在 App Store 里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开发者。当我遇到一个我不熟悉的领域时,比如一个新的库,或者一门新的语言。这种程度的信任,在当时,甚至现在,都是闻所未闻的。
2025-07-14 14:37:03
310
转载 「0天复刻Manus」的背后,这名95后技术人坚信:“通用Agent一定存在,Agent也有Scaling Law”| 万有引力
gent 背后对接不同、特定的模型,每个 Agent 还会接入专属的工具和知识库,以此形成一个更加分工明确、组合灵活、成本可控的 Agent 生态。实际上,在这之前我们还有一个名为 CRAB 的项目,它是一个跨端项目,可在本地 PC 和手机上执行操作,这也是全球首个此类项目。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探讨。一方面,部分研究者坚信,随着模型技术的进步,Agent 将能实现从特定任务向通用能力的跨越;大家好,我是范文栋,CAMEL-AI 的核心贡献者,也是 Eigent AI 的技术负责人(Tech Lead)。
2025-07-11 17:11:17
308
原创 马斯克发布“地球最强AI模型”Grok 4:横扫所有榜单,在“人类最终测试”超越人类博士”!
在长达 4 分半钟的深度“思考”后,Grok 4 浏览了大量赔率网站,分析了各队实力,甚至计算了自己的“Alpha 优势”,最终给出了洛杉矶道奇队以 21.6% 的概率获胜的结论,并详细阐述了整个推理过程。的互动中,它能根据指令,用低语来安抚紧张的主持人,也能即兴高歌一曲关于“健怡可乐”的咏叹调,甚至在被要求“直接唱”时,无缝切换到另一种歌唱风格。新的声音模型,如充满磁性的“Sal”(发布会开场“电影预告片”的配音)和温柔知性的“Eve”,在自然度、韵律和情感表达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这值得我们反复回味。
2025-07-10 15:15:58
1382
转载 为什么 AI 搞不定体力活——对话清华大学刘嘉:这才是生物智能最难攻克的“万里长征” | 万有引力
作者 | 唐小引出品 | 优快云(ID:优快云news)1997 年,AI 正处于第二次寒冬,这次寒潮的时间有点长,从 20 世纪 90 年代直至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寒冬之下,有人坚持,有人幸运,也有人不是那么地有运气。李飞飞说:“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始于 AI 寒冬的末期,也就是 AI 开始腾飞的时候,所以我真的非常幸运,也有点自豪。”而在现任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嘉的世界里,则不一样。1
2025-07-09 16:02:02
322
转载 AI 会先毁掉年轻人,还是职场老将?
长期以来,我们对职业生涯的想象是一条线性的“登天梯”:从一个不起眼的初级岗位开始,通过完成基础的“脚手架工作”(Scaffolding Jobs),一步步学习、成长,最终向上攀登。他们面临的不是竞争的失败,而是竞争资格的丧失。贾西将生成式 AI 定义为“一生一次的技术变革”,并明确表示,亚马逊将利用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在未来几年内,减少我们的企业员工总数”,并打造。如果说年轻人的困境是“无门可入”,那么经验丰富的老将们面临的则是另一重危机:他们用数十年职业生涯建立起来的“经验壁垒”正在迅速瓦解。
2025-07-08 18:33:12
346
转载 繁荣之下,全是代价:硅谷顶级VC深入300家公司战壕,揭秘成本、路线、人才、产品四大天坑
他们的“Playbook”(战术手册)上,写下的究竟是通往圣杯的地图,还是九死一生的航海日志?这意味着,AI 的价值正在从“生成内容”的辅助工具,进化为“完成任务”的自主伙伴。更可怕的是,仍有 11% 的 AI 赋能公司在“预发布(Pre-Launch)”阶段挣扎,而 AI 原生公司几乎全部(99%)都已将产品推向市场。它证明了,在当前阶段,AI 对结构化、逻辑性强的任务(如编程)的赋能效果,远超那些需要创造力、同理心和复杂商业判断的任务。“我们使用不同的专有和第三方模型,因为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2025-07-07 16:55:38
320
原创 不死的程序员
但他可能并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图表控件背后,是另一家软件公司的 C++ 程序员们,耗费了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去解决图形渲染的效率问题、处理复杂的坐标系转换、优化内存占用,最终才将这一切封装成一个简单易用的“黑盒子”。现实情况是,那位办公室文员确实可以快速生成报表,但他所查询的那个庞大、稳定、安全的核心数据库系统,依然是由一队专业的数据库管理员和程序员,使用C或PL/SQL等“过程式”语言,精心设计、构建和维护的。这些所谓的“软技能”,在这个全球化协作的时代,被证明是不可或缺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硬实力。
2025-07-04 17:01:27
822
转载 OpenAI快被小扎“挖空”?!Meta斥上亿美元“偷家”,挖来了一个「最强AI团队」
他曾在微软掌舵 GitHub,近年则活跃于 AI 投资界,并参与了包括 Midjourney、Mistral、Character.AI 等初创公司的早期支持。Meta 的所有 AI 相关工作将统一归属 MSL,涵盖当前所有的大语言模型团队、AI 产品研发、基础研究 FAIR 团队,以及一个正在筹建的全新实验室,用于开发下一代模型。AI产品爆发,但你的痛点解决了吗?o3/o4-mini、GPT-4o、GPT-4.1、GPT-4.5、4o-imagegen 及 Operator 推理框架。
2025-07-02 17:31:25
378
转载 巨头开源的背后,是价格战还是价值战?
放眼全球,谷歌在发布其王牌模型 Gemini 2.5 Pro 时,选择开源其衍生的轻量级模型 Gemma,Meta 的 LLaMA 虽名为开源,却始终带着商业限制的“镣铐”……无论你是关注行业趋势的从业者,正在投入大模型应用的创业者,还是期待拥抱下一轮技术浪潮的开发者,这场关于“开源 AI”的深度对话,都值得你来听一听。在这个「开源」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解巨头之间的战略分歧,尤其是百度与谷歌这两家以「搜索+大模型」为核心的公司,他们差异的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战略思考。一起看懂开源背后的博弈,也看清自己的下一步?
2025-07-02 17:31:25
307
转载 写后端也能很 Vibe?一起从 0 到 1 打造你的 AI 应用!
无论你是渴望在 AI 浪潮中找到核心竞争力的 Go 开发者,或是寻求更高效、更可靠开发框架的 AI/LLM 应用开发者,还是对 AI 技术落地充满好奇的后端工程师与架构师,这场直播都将为你解析 AI 原生应用实战细节。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个惊艳的 AI 应用,想用自己最熟悉的 Go 来复刻,却发现从 Agent 的定义到复杂的任务编排,每一步都充满着挑战,最终产出的“胶水代码”也难以维护和扩展,距离一个优雅的生产级应用相去甚远。当思想与代码碰撞,当 Go 语言遇上 AI Agent,一场精彩的逆袭即将上演。
2025-07-01 15:02:30
318
转载 从文心开源谈起,论大模型发展新生态
此架构非常适用于从大语言模型向多模态模型的持续预训练范式,在保持甚至提升文本任务性能的基础上,显著增强多模态理解能力。ERNIE 4.5 即文心 4.5 系列模型,覆盖 47B 和 3B 激活参数的 MoE(混合专家)模型,以及 0.3B 参数的稠密模型,并实现了预训练权重 + 推理代码的完全开源。专注于评测体系构建、工具研发与平台落地,主导智源大模型评测体系的产品化进程,牵头多项核心评测工作,深度参与国内外评测标准制定,致力于推动评测方法的科学化、系统化与国际化发展。6 月 30 日,百度正式宣布开源。
2025-06-30 17:53:37
338
转载 腾讯混元开源首个13B激活MoE大模型:推理提升超2倍,单卡可跑!
预训练环节,Hunyuan-A13B 训练了20T tokens的语料,覆盖了多个领域。未来,混元计划推出多尺寸混合推理模型,从0.5B到32B的dense模型,以及激活13B的MoE模型,适配企业与端侧不同需求,混元图像、视频、3D等多模态基础模型及配套插件模型也将持续开源。对于时下热门的大模型Agent能力,腾讯混元建设了一套多Agent数据合成框架,接入了MCP、沙箱、大语言模型模拟等多样的环境,并且通过强化学习让Agent在多种环境里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进一步提升了Hunyuan-A13B的效果。
2025-06-27 17:31:28
413
原创 与技术谈实现,与客户谈价值,与高管谈钱!硅谷顶级产品专家亲述生存法则
我期望与我的团队交谈、争论,确保他们真正听进去了我们客户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看我写在任务单上的文字。我展示这个图的原因是,几乎每周都有CEO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帮他们“让工程团队工作得更快一些”,但这恰恰不是我做的事。我合作过的几乎每一位高管都会给我讲一个我不相信的故事,他们会说:“就这一个月”或者“就这一个季度,我们让那块绿色的部分占到 90%,而不是 50%。这份工作的本质,不是在聚光灯下接受掌声,而是像一位站在音乐厅最后排的父母,默默看着自己的“孩子”(产品)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内心因骄傲而心潮澎湃。
2025-06-27 09:55:39
1287
转载 通往 AGI 之路的苦涩教训
从 AI 1.0 到以 ChatGPT 诞生为标志的 AI 2.0,他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范式飞跃,也更坚定了一种认知:真正的智能,不仅是算得快、答得准,更是对世界的理解与对知识的迁移。早在 2019 年,“强化学习之父”Richard Sutton 发表了著名的《The Bitter Lesson》(苦涩的教训)一文,他指出:过去 70 年,AI 研究最大的弯路就是我们太依赖人类已有的知识与直觉,而历史一再表明,真正能带来突破的,反而是那些“摒弃人类经验、依靠计算规模”的方法。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吗?
2025-06-26 19:10:34
333
原创 AI 时代最大的“幻觉”:我们有了最强工具,却正在失去定义真问题的能力
还有一些外部因素,比如我们自己没做什么,但竞品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做了一些活动,也会影响我们。而且,我们都知道,做。通过招行案例的演变和美团外卖指标的变化,我们都可以看到,成功的指标制定都是基于用户洞察、着眼于长期价值,并配合相应的策略去执行的。首先,虽然定位和用户心智变了,也带来了新的增量,但如何将这些用户留下来,把产品的核心体验打磨得更好,是一个挑战。另一种方式是,在大部分公司数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需要增长运营或产品经理自己去分析,通过对比留存用户和流失用户在体验上的差异,找到关键因素。
2025-06-26 09:18:21
902
转载 模型训练最重要的依然是 Scaling —— 对话阿里通义千问 Qwen 多语言负责人杨宝嵩 | Open AGI Forum
作者 & 采访 | 唐小引 Echo Tang编辑 | 王诗琪、何苗出品 | GOSIM 开源创新汇近年来,随着大模型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出海”成为每家 AI 公司绕不开的话题。在这场激烈的全球竞逐中,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研发的通义千问(Qwen)表现尤为抢眼。作为全球开源社区 Hugging Face 上下载量最高的模型之一,Qwen 甚至在欧美用户中收获了超越中文用户的热情拥趸。这种国际化成功的背后,是通义实验室在多语言技术上的深度布局与战略眼光。在法国巴黎举行的 GOSIM AI Paris 大
2025-06-25 14:50:36
340
转载 被 AI 大厂逼至绝望,这帮欧洲人发起了一场“科学复兴运动”
作者 & 采访 | 王启隆 Eric Wang出品丨GOSIM 开源创新汇2021 年 1 月,当 OpenAI 的 DALL-E 模型用一串文本便能生成“精彩绝伦的图像”时,整个科技界为之震动。然而,在这片赞叹声中,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正在一群科学家、工程师和爱好者心中悄然发酵——那是一种混杂着敬畏与深刻挫败感的“绝望”。这种绝望,源于一个日益尖锐的矛盾: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最具革命性的成果,正被越来越多地锁在少数科技巨头的“黑箱”之中。模型不开源,数据集不公开,研究过程无法复现。对于视“可复现性”为基石的科
2025-06-24 15:46:12
285
转载 李建忠对话 KK 凯文.凯利:通用智能是个伪命题,AI 不应该模仿人类 | AI 进化论
我曾在全球产品经理大会(PM-Summit)上谈过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发展规律:从门户时代、到 BBS 和 Blog,再到图片社交,到现在的短视频,整个创作门槛一直在不断降低,互联网的发展为大众带来了海量的内容,内容平台一度成就了互联网上的超级 App,例如 Twitter Instagram WeChat 和 TikTok。它们是自主的,一旦有了自主性和智能,我们就可以称它们为机器人。你得抱着“我们会试,它会失败,我们再试,它还会失败,我们试上十次”的决心,在反复的尝试和失败中,才能最终找到适合你的那条路。
2025-06-23 16:38:55
298
转载 Andrej Karpathy最新演讲刷屏:软件 3.0 时代已经到来!
但现在有了像 Gitingest 这样的工具,你只需要在 URL 里把 github.com 换成 gitingest.com,它就能自动把整个仓库的代码文件、目录结构打包成一个巨大的、结构化的文本块,让你能直接复制粘贴给 LLM。而这些,几乎都不是写代码能解决的,更多的是你一个人在浏览器里“点来点去”的苦活累活。事实证明,像苹果的 Mac Mini 这样拥有大统一内存的设备,非常适合运行某些 LLM,因为纯粹的批处理推理(batch-one inference)是高度内存密集型的。我非常看好这个方向。
2025-06-20 13:50:02
368
原创 从 OpenAI 回清华,吴翼揭秘强化学习之路:随机选的、笑谈“当年不懂股权的我” | AGI 技术 50 人
它展示了 DeepSeek 的训练数据是可靠的、训练流程是正确的、算法和基础设施也是可行的。但 Prompt 工程不会消失,它的形式会演化,越来越贴近自然语言,但本质上,它仍然是“把事情表达清楚”的能力。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从大模型竞赛到智能体系统的探索,从生成模型到推理模型,技术巨头们纷纷入场,推动着一场“AI 重新定义一切”的时代跃迁。但在这场热潮背后,真正推动技术向前的,从来不是一场场轰动的发布会,也不是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融资神话,而是一群敢于直面复杂性、埋头钻研底层机制的工程师与研究者。
2025-06-19 09:44:51
4759
2
转载 与“硅谷精神之父”凯文·凯利(KK)对话,聊聊一万天后的 AI 产品
要理解 KK 的思想,我们必须潜入历史的深海,回到那个属于中国互联网的,焦虑与光荣并存的“凯文·凯利时刻”。凯文·凯利的解答,他提出的“自然垄断”、“共同控制”和“涌现”等概念,这种思想的涟漪迅速扩散,其中最知名的信徒,便是微信的缔造者。几年后,这个“名单外”的人,用算法驱动的抖音,对腾讯的社交根基发起了最猛烈的冲击。两年之前,震惊行业的“3Q 大战”落幕,外部舆论汹涌,内部同样暗流涌动。吊诡的是,凯利那套关于“去中心化”、“涌现”、“蜂群思维”的理论,最终在中国,被用来构建了一个个“超级 App”。
2025-06-18 15:56:22
485
转载 国产视频大模型霸榜!MiniMax 发布 Hailuo 02,性能超谷歌 Veo3,特效炸裂
在 OpenAI 的 Sora、Google 的 Lumiere/Veo、国内生数科技的 Vidu、字节即梦(Seedance) 等模型之后,MiniMax 的 Hailuo 02 也正式加入这场全球视频生成模型的激烈竞赛。2025 全球产品经理大会将汇聚互联网大厂、AI 创业公司、ToB/ToC 实战一线的产品人,围绕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增长运营、智能落地等核心议题,展开 12 大专题分享,洞察趋势、拆解路径、对话未来。02,可创建 10 秒一镜到底的 1080P 视频。
2025-06-18 11:03:38
260
认知智能技术与产业研究报告2023
2023-07-07
2018 AI开发者大会全日程
2018-11-06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