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架构

本文详细介绍了现代计算机中断和异常机制,包括可编程中断控制器(PIC)和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APIC)的工作原理。讨论了中断分类、中断优先级、中断的屏蔽、IDT表以及中断门的概念,阐述了中断在多处理器平台上的处理和通信角色。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果程序总是顺序执行,那么事情将变得非常简单。但事情往往和人们所期望的不太一样,中断和异常会打断顺序执行的程序流,转而进入一条完全不同的执行路径。操作系统的内核为什么那么难懂,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它们。下面将介绍现代CPU架构中的中断和异常机制。

中断架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计算机架构是由大量的中断事件驱动的。中断提供给外部硬件设备一种“打断CPU当前执行任务,并响应自身服务”的手段。

1、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中断从设备发送到CPU需要由被称为“中断控制器”的部件转发。中断控制器发展至今,经历了PIC(可编程中断控制器)和APIC(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两个阶段。

2、PIC

8259A芯片即常说的PIC,它具有IR0~IR7共8个中断管脚连接外部设备。中断管脚具有优先级,其中IR0优先级最高,IR7最低。PIC有如下三个重要的寄存器。

(1)IRR中断请求寄存器:共8位,对应IR0~IR7这8个中断管脚。某位置一代表收到对应管脚的中断但还未提交给CPU。

(2)ISR服务中寄存器:共8位。某位置1代表对应管脚的中断已经提交给CPU处理,但CPU还未处理完。

(3)IMR中断屏蔽寄存器:共8位。某位置一对应的中断管脚被屏蔽。

除此之外,PIC还有一个EOI位,当CPU处理完一个中断时,通过写该位告知PIC中断处理完成。PIC向CPU递交中断的流程如下:

(1)一个或多个IR管脚上产生电平信号,若对应的中断没有被屏蔽,IRR中相应的位 被置1。

(2)PIC拉高INT管脚通知CPU中断发生。

(3)CPU通过INTA管脚应答PIC,表示中断请求收到。

(4)PIC收到INTA应答后,将IRR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位清0,并设置ISR中对应的位。

(5)CPU通过INTA管脚第二次发出脉冲,PIC收到后计算最高优先级中断的vector,并将它提交到数据线上。

(6)等待CPU写EOI。收到EOI后ISR中最高优先级的位被清0,如果PIC处于AEOI模式,当第二个INTA脉冲收到后,ISR中最高优先级的位自动清0。

Linux 中断架构是指在Linux操作系统中用于处理硬件中断的设计实现方式。中断是指硬件设备向处理器发送的异步事件,例如设备输入输出的完成、时钟的触发、错误的发生等。中断架构的设计是为了在处理器执行当前任务的同时能够及时响应硬件设备的中断请求,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高效性能。 Linux中断架构主要包括中断控制器中断处理程序两个部分。中断控制器是负责管理分发中断的硬件模块,常见的有PIC(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APIC(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中断处理程序是在中断服务例程中定义的软件函数,用于处理特定类型的中断事件。 在Linux中,中断控制器负责监控硬件设备状态并生成中断中断通过中断请求线路(IRQ)传递给处理器。当处理器接收到中断后,会根据中断找到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并调用执行。中断处理程序对中断事件进行处理,可能包括读取数据、更新状态、调用适当的驱动程序等。处理程序执行完后,处理器会返回原来的任务继续执行。 Linux中的中断架构具有以下特点: 1. 支持多种类型的中断事件,包括硬件中断、软中断异常中断。 2. 中断处理程序是异步执行的,不阻塞当前任务的执行。 3. 提供了灵活的中断管理机制,可以配置中断的优先级、共享屏蔽等。 4. 支持中断共享,多个设备共享同一个中断向量。 5. 通过中断控制器中断处理程序,实现了对硬件设备的控制管理。 总之,Linux中断架构是为了处理硬件设备的中断事件而设计的一套机制,它保证了系统能够及时响应硬件设备的需求,并适应了不同类型的中断事件处理。这样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稳定性,使得Linux能够在各种硬件环境下高效运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