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工作小结与读书笔记

作者分享了使用MFC框架进行程序设计的经验,包括改进界面显示效果的方法,并讨论了《程序员的自我修养》一书中的关键概念和技术细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工作小结

最近一直做MFC的程序设计,感觉越来越熟悉MFC程序设计。虽然MFC作为开发框架比较古老,而且貌似微软还停止了更新,且并不跨平台。然而工业领域大量的代码是由MFC开发的,而且很多项目从VC6.0遗留下来,不得不在MFC上面开发。
这两周我一直在完善程序的界面,根据需求把原来的控件进行改写,使之能满足要求,我成功地实现了根据不同的警报等级用不同的背景颜色来显示。还根据EXCEL的报表风格,然后精心地设计了表头的颜色,以及表格内交替显示的颜色配色,使原来粗糙的界面瞬间变得华丽起来。然后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项目经理看了以后,要我把这个软件和另一个项目合并在一起,利用另一个后台服务程序来启动我做的这个,而我只好继续做下去,希望不要花太长时间就可以做完。

读书小结

最近一两周都在读《程序员的自我修养》,目前读完第六章,正在读第七章。这本书有其独到之处,因为它写了一些在各个领域的交叉之处的一些东西,比如链接的大致而略详细的过程,分析了可执行文件的内部结构,以及加载的详细过程,说实话,读一点忘一点,只有个模糊的大概,所以需要反复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点:

  1. debug版本的程序,为什么比release版本的大?因为debug版的程序里多了一个.debug段,这个段里存放了调试信息,调试信息运行时用不到,但是在调试时很有用,通常比较庞大,所以debug版的软件比release版的大很多。即便如此,居然还可以用某个工具软件去除掉.debug段。
  2. 以前没想过可执行文件具有结构,只是意识到它是一堆二进制码的集合,想不到可执行文件居然有很多段,而且还有个文件头。以前自学微机原理的时候,知道程序是放在不同段里的,有代码段,数据段等,一直不太明白什么意思,直到现在终于明白。
  3. 可执行文件虽然不能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工具查看,然而却有专门的工具查看里面的大体内容。比如各个段的大小等。
  4. 终于弄懂了缓存+虚拟地址控件的原理,CPU读的是虚拟地址,用MMU翻译成物理地址,这个物理地址是指内存(主存)内的地址,而不是磁盘的里的物理地址。内存里也不是一个时刻只有一个进程的代码页,而是可能有很多个进程的代码页。一旦有缺页错误,那么就会从磁盘中找到缺的页,换入到主存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