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的意义:
1.百货商场有购物车吗,各柜台有构物车吗
2.超市才有购物车,
3.业务操作,部门划分是这样吗?
4.选购(收藏夹功能,产品比较,产品保存,查找),购买(解决重复输入资料),买单(解决多次支付问题,分开支付,合并支付),客人是这个习惯吗
5.客人资料,买单数据可以共享吗?
6.是库存配额产品吗,还是实时确认的信息产品
======================
大家对于“立即购买”与“加入购物车”是什么样的想法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727358/
淘宝购物车使用帮助
http://service.taobao.com/support/help_detail-5741.htm
什么是购物车?为什么用购物车?
淘宝购物车是淘宝新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的一种快捷购物工具。通过购物车,您可以在淘宝一次性批量购买多个宝贝,并可一次性通过支付宝完成付款;更重要的是,如果您一次在同一个店铺里购买多件宝贝可能还能够参加店铺促销哦。
现在淘宝、拍拍以及百度有啊都有立即购买和放入购物车的操作按钮。不过,易趣在商品详情页面只有立即购买的操作按钮。手头上没有数据,所以很难说得清楚到底有放入购物车好还是没有放入购物车好。
在现实生活中,购物车是为了方便携带一次性购买过多的商品而设计的。毕竟双手所携带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当你购买的商品多于你双手所能携带的商品的时侯,你就需要借助其它的工具来方便你携带以及进一步的购物。所以在这个时侯,购物车便出现了。
而网上购物车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就我个人的认识来看,网上购物车有合并购买的方便。当你将多件商品放入到购物车时,你不用再一次次的选择邮件地址了、输入验证码以及多次支付了。除此之外,我想还有一部分收藏夹的功能。将自己喜欢但不急需购买的商品放入购物车中收藏,需要的时侯可以进入购买或者推荐给朋友什么的。除这两点之外,实在不是很清楚其它的作用。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网上购物车从来没有用过。我购物向来非常明确,要买什么东西就直接杀入网站搜索、确认、沟通、购买,然后等待收货。基本上一次只买一件商品,即使偶尔买两件不同的商品,也是先购买其中一件,再购买另外一件的,从不将两件商品放入到购物车中。毕竟,很多时侯你所选择商品的并非是一个店家的。所以在你沟通的时侯实际上是需要分别与两个卖家购买的,我的个性是搞定一个就购买一个,而不是待两个都搞定后再统一购买。因为很多时侯,你无法保证两个都能够搞定。特别是讲价这块,很多卖家根本就不给你讲价的余地和机会。
所以,放入购物车的操作对于我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我个人会觉得,在商品详情页面加上放入购物车这一按钮,会在某种程度上流失用户转化率。因为立即购买的意思非常明确,而且有种强迫的意思。当我选择这个按钮时,我的脑袋在会被这四个字所控制,然后我便傻乎乎的第一时间去购买去支付了;而若我选择了放入购物车,则完全不会有这种马上购买和支付的压力,反倒只是觉得是将商品放入到购物车这么简单。
总之,我觉得购物车意义不大。放在那儿,弊大于利
http://www.websbook.com/alltext/UserExperience/wsgwcdzyjjssm__15564.html
===========================
购物车功能的实现
1、购物车功能
购物车是网络购物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功能,与在真实商店中的购物过程类似。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可能在某个网络商店网站的不同页面之间跳转,以选购自己喜爱的商品,最后将选中的所有商品放在购物车中统一到付款台结账。服务器通过追踪每个用户的行动,以保证在结账时每件商品都物有其主。购物车的功能应该包括以下几项:
² 把图书添加到购物车,即订购;
² 删除购物车中已订购的图书;
² 修改购物车中某一本图书的订购数量;
² 清空购物车;
² 显示购物车中的图书清单及数量、价格;
实现购物车的关键在于服务器识别每一个用户并维持与他们的联系。但是HTT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 (Stateless)”的协议,因而服务器不能记住是谁在购买图书,当把商品加入购物车时,服务器也不知道购物车里原先有些什么,使得用户在不同页面间跳转时购物车无法“随身携带”,这都给购物车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发展现状
目前购物车的实现主要是通过cookie, session,或结合数据库的方式。下面分析一下它们的机制及作用。
http://www.cnblogs.com/focustea/archive/2008/04/22/1165931.html
==================================
立刻购买与加入购物车的设计选择
http://www.dmworld.com.cn/blogger/?p=350
今天,参加了UCD广州第8期读书会。
很惨,坐远了看不清,坐近了风扇顶头吹着难受。
很好,享受了分享的乐趣。
这期读书会的主题是电子商务网站的购物流程设计。会上介绍了淘宝的购物流程设计,一晃而过,大家没有展开讨论,个人感觉这个流程弱化了用户前期的了解、比较、咨询过程,并不是从用户出发的角度。几个电子商务网站的模拟操作下来,大家讨论的也更多是购买支付过程的环节,对整体性的购物流程讨论的不多。
淘宝UED帅哥的上场,让大家的讨论有了主攻的目标,其中对淘宝网的立刻购买与购物车的讨论挺有趣味的。
立刻购买是淘宝一直实行的功能,而加入购物车是新增加的功能。目前两条线并行,模拟中似乎造成了使用的混淆,因此大家对设置购物车的必要性各有不同的意见。
个人观点,淘宝在C2C的部分新设购物车功能,说明其策略放在了如何提升单位消费者的购买量方向。
网上购物类网站与卖场其实很有相似之出。卖场要提升销量,一是关注客流量,二是关注客单价(就是单位客户购买量)。
客单价的提升,促使冲动购买是关键环节。
促使冲动购买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利用品类的相关性进行卖场区域布局、利用产品的相关性设计货架陈列、特色陈列、POP、促销等等。购物车也是一个细节的安排,硕大的购物车就是想让购买者产生把它填满的冲动。
购物网站的购物车也有类似的特点。在以前的研究中,就有发现立刻购买后会让用户产生购买已经完成的感觉,不利于促使其更多的消费。
但是,增加购物车功能就能促使更多的冲动消费吗?当然直感的方法就是对比,看增加购物车功能后是否有增加了销量。现在没有数据,就暂且分析一下吧。
网上的购物车跟卖场的购物车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淘宝的帅哥就谈了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把购物车当成了收藏夹,只收不买。
把两种购物车的流程简单分析一下:
l 卖场的购物车流程:拿取购物车¢放进商品¢收银口¢付款
l 网上的购物车流程:选择商品¢点击购物车¢确认购买¢支付
可以看到两者的最根本区别就是网上没有收银口这样必经的实体步骤,用户在家里或单位进行网上购物很容易被其他需求打断而无法完成购物过程。这样,购物车自然就变成了收藏夹。
而立刻购买因为能够完成购买程序,似乎反而更可能促使了冲动购买行为。
另外,在淘宝上买东西,似乎很少有不讲价的吧?反正我是肯定至少要把快递费给讲下来的。这就涉及到谈价、改价的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情况下,立刻购买也似乎更能适合需求。从这点看来,淘宝的C2C就不象卖场,更象广州的老鼠街,那是不能推着购物车走的。
以上分析都只是推测,调查以下类似问题将有助于判断哪种方式会更好:
l 有多少比例是一次只购买一个单品的?
l 有多少比例是放进了多个单品后由于其他事情而中断购买的?
l 有多少比例是放进了购物车后而没有了购买欲望的?
l 有多少比例是把购物车当成收藏夹来使用的?
l 有多少比例是购物车里暂存的商品会在以后实现够买的?
以上问题是针对没有议价功能的B2C网站的。而对于淘宝,就还需要调查了解议价方面的行为习惯。
另外,如果调查发现有相当比例是暂存在购物车里却最终没有实施购买的,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是否有方法可以提升最终的购买率?
结论不能简单的下,最后的依据必然是能否为网站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从这点意义来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以用户为中心能带来商业价值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