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的一家软件公司野村综研曾经专门委托日本一家专业公司帮助考察中国软件企业、寻找合作伙伴,但一年下来,竟没有找到几家合适的。知情人透露说,卡在了人的问题上。
中国那么多家做软件外包业务的公司,竟没有几家人员完全合乎要求的。人才匮乏使得很多中国软件企业难以提供出色的服务,以吸引顶级的国际客户。
这是其中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才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国内人才结构不合理体现
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的软件专业人员数量增长非常可观,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数量也逐年上升。但这样的增长仍难以满足软件企业的用人需求,原因何在?
中国不缺少软件人才,但企业还是呼吁找不到人才,原因就是缺少应用型人才和有整体架构能力的高级软件人才。而以软件外包为例,更需要的是了解两国语言和文化的软件工程师。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适合从事软件基础开发的编程员过剩,而有能力做应用分析设计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端人才以及软件市场化所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软件人才储备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很多企业高管表示有实际项目管理经验的高端软件人才太难找了。
人才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一边是学软件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怪现象。我国培训企业其实不少,但高级人才不是学校或培训机构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而近年来,国内对软件人才需求量又迅速膨胀,于是使高端人员匮乏问题凸显出来。
专家分析
专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国家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少规划,没有形成体系化的过程,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能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人才少;二是国内缺少这样一个环境来培养这类人才,国内软件公司鲜有规模化的软件开发流程,在不规范流程下工作,很难锻造出能满足发包商或客户要求的人才。

中国软件行业面临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表现为基础程序员过剩,而高级应用型和管理人才稀缺。企业难以找到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软件工程师。专家指出,缺乏规划的教育体系和不规范的软件开发流程是主要原因。为应对这一挑战,程序员应注重个人技能提升,通过不断学习适应市场需求,助力行业发展。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