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2--拦截器浅析

本文介绍了Struts2中拦截器的工作原理及自定义方法,包括实现Interceptor接口或继承AbstractInterceptor类的方式。同时展示了如何通过配置文件指定拦截器及其执行顺序,并列举了Struts2提供的内置拦截器。

一、拦截器工作原理

拦截器的执行过程是一个递归的过程,(intercept1,intercept2,intercept3,intercept3,intercept2,intercept1)。与在Web中过滤器的工作原理是几乎一样的。

二、自定义拦截器(有两种方式)

1、实现(implements) Interceptor接口,则需要实现(可以空实现)以下三个方法:

void init():初始化拦截器所需资源

void destory():释放在init()中分配的资源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ai) throws Exception  在调用拦截器时真正执行的方法,实现拦截器功能,利用ActionInvocation参数获取Action状态,返回result字符串作为逻辑视图

2、继承AbstractInterceptor类,AbstractInterceptor实现了Intercept接口,对init()、destory()方法做出了空实现,则它的子类就不再实现了,

只需要实现intercept()方法。


在拦截器的方法中,若本拦截器的功能执行完毕,要调用后面的拦截器(若是最后一个拦截器,则调用的是目标执行的action),只需要在方法中写上invocation.invoke();即可

-----------------------------------eg:计算执行Action花费的时间------------------------------------------

public class MyInterceptor extends AbstractInterceptor{

 //进入拦截器,会自动调用此方法

  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执行Action之前

       long start=System.currentTimeMills();

       //执行下一个拦截器,如果 已是最后一个拦截器,则执行目标Action

      String result=   invocation.invoke();       / /result为最终的结果视图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执行Action花费的时间:"+(end - start) +"ms");

      return result;

  }

}

在struts.xml中配置拦截器

<package name="default" namespace="/" extends="struts-default">

     <!--声明拦截器-->

     <interceptors>

          <interceptor name="myInterceptor" class="com.yc.interceptor.MyInterceptor"></interceptor>

          <!--自定义拦截器栈-->

          <interceptor-stack name="mystack">

                  <interceptor-ref name="defaultStack></interceptor-ref>

                  <interceptor-ref name="myInterceptor"></interceptor-ref>

          </interceptor-stack>

     </interceptors>

    <action name="timer" class="com.yc.TimerAction">

          <result>/success.jsp</result>

          <!--引用拦截器-->

          <interceptor-ref name="myInterceptor"></interceptor-ref>

          <!--引用自定义的拦截器栈-->

          <interceptor-ref name="myStack"></interceptor-ref>

    </action>

</package>

二、Struts2内建拦截器

1、params拦截器:负责将请求参数设置为Action属性

2、staticParams拦截器:可以将struts.xml配置文件中action元素的子元素param参数设置为Action属性

3、servletConfig拦截器:将源于Servlet API的各种对象注入到Action,必须实现对应接口

4、fileUpload拦截器:对文件上传提供支持,将文件和元数据设置对应的Action属性(内部有调用Commons-FileUpload组件,对这个组件做了封装)

5、exception拦截器:捕获异常,并将异常映射到用户自定义的错误页面

6、validation拦截器:调用验证框架进行数据验证

可去struts-core包中的struts-default.xml中查看所有配置的栈,

只要在定义包的过程中,继承struts-default包,那么defaultStack(struts-default.xml中配置的一个拦截器栈)将是默认为拦截器

当为包中的某个action显式指定了某个拦截器,则默认拦截器不会起作用,要用默认的拦截器,还需要显式的引用一次

拦截器栈中的各个拦截器的顺序很重要。

采用PyQt5框架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本项目基于Python编程环境,结合PyQt5图形界面开发库,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书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书店等机构的日常运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三层设计模式,包含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持久化方案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与MySQL企业级数据库的双重配置选项,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数据存取隔离。在数据建模方面,设计了包含图书基本信息、读者档案、借阅记录等核心数据实体,各实体间通过主外键约束建立关联关系。 核心功能模块包含六大子系统: 1. 图书编目管理:支持国际标准书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专业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提供批量导入与单条录入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2. 库存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在架数量、借出状态、预约队列等流通指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自动提醒补货 3. 读者服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记录借阅历史与违规行为,实施差异化借阅权限管理 4. 流通业务处理:涵盖借书登记、归还处理、续借申请、逾期计算等标准业务流程,支持射频识别技术设备集成 5. 统计报表生成:按日/月/年周期自动生成流通统计、热门图书排行、读者活跃度等多维度分析图表 6. 系统维护配置:提供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 在技术实现层面,界面设计遵循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采用QSS样式表实现视觉定制化。通过信号槽机制实现前后端数据双向绑定,运用多线程处理技术保障界面响应流畅度。数据验证机制包含前端格式校验与后端业务规则双重保障,关键操作均设有二次确认流程。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图书管理场景,通过可扩展的插件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代码的可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设计,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技术基础。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基于SSM架构的学籍数据管理平台技术解析》 在当代数字化教育背景下,数据管理平台已成为教育机构运营的核心支撑。本系统以SSM技术组合为基础架构,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籍信息处理体系,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方案实现教育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与智能分析。以下从架构设计、技术实现与功能模块三个维度展开说明。 一、系统架构设计 该平台采用分层式架构设计,充分体现模块化与可维护性特征。Spring框架作为核心容器,通过依赖注入机制实现组件解耦;SpringMVC架构负责前端请求的路由与响应处理;MyBatis数据层框架则封装了数据库交互过程,通过映射配置简化SQL操作。三层架构协同工作,形成高内聚低耦合的技术体系。 二、技术实现要点 1. Spring容器:基于控制反转原则管理业务对象生命周期,结合面向切面编程实现事务控制与日志管理 2. SpringMVC模块: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范式,规范Web层开发流程,支持RESTful接口设计 3. MyBatis组件:通过XML配置实现对象关系映射,提供动态SQL生成机制,显著减少冗余编码 三、核心功能模块 1. 学籍信息维护:实现学员基本资料的增删改查操作,涵盖学籍编号、个人信息、所属院系等关键字段 2. 学业成绩管理:支持课程分数录入与批量处理,提供多维度统计分析功能 3. 教学组织管理:建立班级体系与学员关联关系,实现分级数据管理 4. 权限控制机制: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划分管理员、教职工、学员三级操作权限 5. 系统审计功能:完整记录用户操作轨迹,构建安全追踪体系 四、系统开发方法论 在项目生命周期中,采用结构化开发流程。前期通过需求调研确定系统边界,中期完成数据库范式设计与接口规范制定,后期采用迭代开发模式配合自动化测试,确保系统交付质量。 五、技术演进展望 当前系统虽未集成智能算法,但为未来升级预留了扩展接口。可预见的技术演进方向包括: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智能预警、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等深度应用场景。 综上所述,该平台通过SSM技术体系实现了教育管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既展示了现代软件开发范式的实践价值,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思路,充分体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