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出处: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ipc/part5/index1.html#toggle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ipc/part5/index2.html
以下部分只是阅读后的简单整理
原理
mmap通过映射某个文件来达到任意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另外还可以通过匿名文件映射的方式,
来让有亲属关系的进程也能互相通信。所以mmap方式的共享内存又称为映射内存。
当然如果需要严格控制进程之间通信的同步,可以使用到互斥量或者信号量来控制。
mmap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各个进程不同的地址空间映射相同的物理内存来进行通信的,中间的读写操作
并不会立即反映到文件中,所以效率非常高。
注意事项
1. mmap映射的地址空间范围大小可以超过文件的实际大小。
但是当共享内存写入到文件中时,共享内存中超过部分的内容,并不能反映到文件中。
2. mmap并不能改变文件的大小。
3. mmap使用的时候是分配的实际空间大小是系统page页的整数倍
4. mmap参数中使用的fd,在mmap后可以直接close(fd)掉
5. 只有调用msync()或者mumap时,才会将共享内存的内容flush到文件中
6. 如果封装mmap相关的内容给其它模块使用的时候,为了防止使用者乱用地址空间进行读写,从而产生SIGBUS信号,
有可能的情况下,需要判断这次SIGBUS是否是由于使用者误用导致的,如果不是,还是需要重新raise该信号,给默认的sighandler处理程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