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http://tech.c114.net/174/a259052.html
摘要 回顾了3G终端的发展历程,分别介绍了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制式3G终端的起步和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TD-SCDMA终端的发展阶段,及其芯片的发展情况。
1、WCDMA
1.1 标准确立
2000年5月,WCDMA标准确立,成为全球三大主流IMT-2000标准之一。
1.2 WCDMA终端起步期(2001~2004年)
(1)发展背景
2001年10月,日本NTT、DoCoMo在全球首次推出基于WCDMA网络的3G业务——FOMA。由于受网络覆盖和终端技术的限制,DoCoMo的WCDMA网络经历了近两年的市场培育期,到2003年9月才突破100万用户的门限阀值。随着终端技术的解决,到2004年3月底,FOMA用户已突破了300万大关。
(2)终端发展
截至2004年底,有超过90款WCDMA商用终端上市,其中包括用于笔记本电脑的PC卡。发展初期一直制约着WCDMA终端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体积偏大、重量过重、待机时间短、成本偏高、互联互通性较差、供货商与新款机型较少等,到2004年上述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善,WCDMA终端的性能已经超过2G终端。2004年底至2007年中期,WCDMA终端款数统计见图1。
图1 全球WCDMA终端款数统计
●体积
WCDMA手机的PCB板面积可以做到1500 mm?,与同期一般水平的GPRS手机PCB板相当。使用该面积的PCB板生产出来的WCDMA手机,大小、重量已经和同期广泛使用的GPRS手机没有区别。例如,2004年5月面市的LGU8110,其尺寸为96×50×23 mm,由于体形小巧,该手机已成为当前和记“3”最畅销的手机。
●待机时间
关于待机时间,2004年上市的WCDMA手机得到了较大的改进。2004年推出的新款WCDMA终端的待机时间超过400小时,通话时间超过2小时。
(3)厂商
到2004年,全球主要的WCDMA终端生产厂家有12家。其中,日本终端厂商(除NEC外)基本都在为日本本国的NTT DoCoMo和Vodafone k.k提供WCDMA商用终端,还没有完全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且生产的手机多为WCDMA单模手机。以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索爱为代表的欧美厂商的产品主要以GSM/WCDMA双模手机为主。
1.3 WCDMA终端快速发展期(2005~2006年)
2005~2006年,全球WCDMA终端市场飞速发展。全球市场上在售的WCDMA终端款数从2004年底的90款增加到2006年底的500款。
WCDMA终端厂商包括:夏新、富士通、HTC、华为、LG、三菱、摩托罗拉、NEC、诺基亚、Novatel/朗讯、松下、Option、Pantech & Curitel、三星、三洋、夏普、西门子、Sierra Wireless、索尼爱立信、东芝、中兴、UT斯达康等,而诺基亚、摩托罗拉、LG、三星和NEC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见表1)。
表1 2004年3G终端与2G终端的性能比较
1.4 2007年开始,WCDMA终端进入市场成熟期,HSDPA开始快速发展
从2007年开始,WCDMA终端进入成熟期。截至2007年6月底,WCDMA终端款数达到714款。同时,HSDPA终端进入快速发展期,HSDPA的终端款数从2006年底的86款增加到344款。
2、cdma2000
1.1 标准确立
2000年5月,cdma2000标准确立,成为全球三大主流IMT-2000标准之一。
1.2 发展起步期(2001~2004年)
截至2004年底,全球有超过700款的cdma 1x商用终端,100款EV-DO终端。
cdma2000标准3G终端的生产和研发主要由韩国厂商占据优势,其中三星、LG、SK Teletech这三家厂商生产的EV-DO机型多达50款以上,占全部EV-DO商用机型的77%。EV-DO手机在韩国和日本使用较为普遍,美国市场主要是以数据卡和个别几款智能手机为主。
cdma2000标准的3G终端核心芯片供货商有:National Semiconductor、Novatel Wireless、Qualcomm和Via Telecom四家,其中以National Semiconductor和Qualcomm两家为主。
1.3 市场快速发展期(2005~2006年)
截至2006年12月底,全球共有1180款cdma 1x终端,390款cdma2000 1x EV-DO终端,cdma2000 1x EV-DO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加大。
1.4 2007年开始进入成熟期
CDMA终端市场从2007年开始进入成熟期,终端款数增长相对平稳。截至2007年6月底,全球共有1267款cdma 1x终端,491款cdma2000 1x EV-DO终端,cdma2000 1x EV-DO的新增数量超过cdma 1x。
2004年底至2007年中期,全球cdma2000终端款数统计见图2。
图2 全球cdma2000终端款数统计
3、TD-SCDMA
TD-SCDMA终端的发展历程是伴随着TD-SCDMA标准和产业链的完善不断成熟的。TD-SCDMA经历了关键技术发展期、商用化发展期、产业化发展期,目前已经实现商用化的批量生产能力,满足语言、数据、流媒体等多种业务的需求。
1.1 终端发展
TD-SCDMA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五个阶段:
(1)1997~2000年,标准确立
(2)2001~2003年,系统开发和关键技术验证/3G试验
成立TD-SCDMA产业联盟,大唐集团、南方高科、华立集团、华为公司、联想集团、中兴通讯、中国电子、中国普天等8家公司加入,但只有大唐移动一家提供测试终端。
(3)2004~2005年,TD-SCDMA产业化和全面技术试验
在此期间,在北京和上海进行小规模TD-SCDMA网络试验,这是TD-SCDMA实现商用化的关键一年。
终端:在2005年4月26~27日举行的TD-SCDMA高峰会上,包括三星、LG、大唐、TCL、华立、夏新、展讯、英华达、迪比特等在内的15个中外手机制造商共展示了20款TD-SCDMA手机,并在现场进行了语音和部分3G功能演示。而且,TD-SCDMA与GSM双模手机终端芯片组也已推出,三星还展出了其第一款双模手机。
数据卡:2005年3月,大唐移动推出TD-SCDMA数据卡PS UL64K/DL384K——DTM5701,支持384 kbit/s速率的上网浏览、FTP下载和VOD点播等业务。这是大唐移动自主开发的业界第一款TD-SCDMA数据终端,也是第一款实现了PS UL64K/DL384K业务功能的TD-SCDMA移动终端产品。
(4)2006年,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
在北京、上海、保定、青岛、厦门进行“2+3”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有5000部终端参加此次规模试验,形成了多厂家、完整的产业链。2006年是TD-SCDMA终端走向产业化的关键一年。
截至2006年底,TD-SCDMA终端产品的数量已经超过100款,终端厂商主要有大唐、中兴、三星、LG、迪比特、英华达、华立、TCL、海信、夏新、波导、联想、海尔、中电赛龙、Simcom等。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末,中低端TD-SCDMA手机已经达到商用化水平。到2006年第四季度,可以规模提供商用TD-SCDMA终端。
业务支撑能力方面,TD-SCDMA终端不仅完全支持2G网络已有业务,也完全支持3G网络的各种新业务,包括CS 64 kbit/s可视电话业务、PS 384 kbit/s高速下载业务、多模等。
(5)2007年,扩大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
在北京、上海、保定、青岛、厦门、天津、沈阳、秦皇岛、广州、深圳等十个城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应用试验,以及后续演讲技术HSDPA的试验,预计到2007年底将现有网络进行全面升级。2007年将是TD-SCDMA手机大规模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下一代TD-SCDMA终端商用化的关键一年。
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已有15个终端厂商的17款手机获得了入网许可认证,并申请了17000枚入网标志。预计随着扩大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的进展,TD-SCDMA终端将会批量生产和商用。2007年10月份将提供TD-SCDMA HSDPA数据卡,2008年初TD-SCDMA HSDPA数据卡将上市,TD-SCDMA HSDPA终端将于2008年第1~2季度上市。
1.2 终端芯片发展
对于TD-SCDMA终端而言,TD-SCDMA终端芯片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发展历程见图3。
图3 TD-SCDMA移动终端核心芯片发展历程
TD-SCDMA终端芯片的研发于2004年4月开始,并完成第一轮流片,第二轮流片于2005年上半年完成。到2006年底,硬件已经基本稳定,可以投入商用。
目前,TD-SCDMA终端芯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耗偏高、稳定性不足、对于新业务的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强等,TD-SCDMA终端芯片下一步研发工作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商用度和集成度的提高上。
此外,开发支持HSDPA的终端芯片也会成为下一步研发的主要内容,采用HSDPA技术可以让TD-SCDMA系统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有很大的提高,单载波支持数据传输速率为2.8 Mbit/s。因此对芯片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支持HSDPA功能的终端芯片将在2006年底或2007年初出现,支持HSDPA的终端则会在2007年年中至年底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