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ython:并行计算与交互式编程的利器(上)
1. 并行计算基础
在计算领域,存在一类特殊的算法,对于它们而言,增加处理器数量能带来线性的加速效果,这类算法被称为易并行算法(embarrassingly parallel algorithms)。判断“更多的处理器是否更好”,答案取决于具体的算法。幸运的是,很多算法在并行计算中都能体现出一定的加速效果,并且许多重要问题都可以借助这些算法来解决。
以Collatz猜想为例,给定函数:
[
f(n)=
\begin{cases}
\frac{n}{2}, & \text{if } n \bmod 2 = 0 \
3n + 1, & \text{if } n \bmod 2 = 1
\end{cases}
]
该猜想指出,对于任意正整数,重复应用 (f(n)) 最终都会得到数字1。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目前尚未得到证明。我们关注的是从给定的 (n) 开始,需要多少次应用 (f(n)) 才能达到1,并希望计算1到100所有 (n) 的平均值。对于任意 (n) 生成的数字序列被称为冰雹序列(hailstone sequence),例如 (n = 6) 时,冰雹序列为 6, 3, 10, 5, 16, 8, 4, 2, 1。
2. 串行程序实现
下面是一个用于计算上述平均值的串行Python程序:
def f(n):
curr = n
tmp = 1
while curr != 1:
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