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高效监控与事故响应: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实践

高效监控与事故响应: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实践

1. 监控工具与平台介绍

在系统运维与管理中,监控是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基础实践。借助各类监控工具和平台,我们能够实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 Azure DevOps :提供了丰富的监控功能,如Burn rate(1小时窗口)Kusto查询,可用于深入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同时,Azure DevOps状态页面(https://status.dev.azure.com/ )能让我们直观地了解服务的健康状态。对于更高级的报告需求,Azure DevOps的Analytics服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提供历史数据,并支持与Power BI等工具集成,具体数据和选项可参考文档:https://docs.microsoft.com/en-us/azure/devops/report/powerbi/data-available-in-analytics?view=azure-devops 。
  • GitHub :其状态页面(www.githubstatus.com )可帮助我们了解GitHub服务的运行情况。此外,GitHub组织洞察功能能让我们深入了解组织内的项目和活动。
2. 事故响应概述

事故在系统运行中难以避免,因此建立有效的事故响应机制至关重要。事故可定义为影响客户的服务中断,可能是安全相关(如拒绝服务攻击)或性能相关(如虚拟机无法处理大量请求)。

常见的事故响应框架包括NIST、ISO和SANS等,它们大多定义了相似的逻辑步骤,如下表所示:
| 框架 | 准备阶段 | 检测与分析 | 遏制、根除与恢复 | 事后活动 |
| ---- | ---- | ---- | ---- | ---- |
| NIST | 准备 | 检测和分析 | 遏制、根除和恢复 | 学习 |
| ISO | 准备 | 识别 | 评估 | 经验教训 |
| SANS | 准备 | 识别 | 遏制 | 经验教训 |

事故响应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准备/就绪 :进行相关的预防活动,如构建弹性架构、自动化流程、知识转移和主动监控。
- 检测/识别 :及时获取问题通知,了解问题的本质。
- 解决阶段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阶段,主要包括响应和补救两个子阶段。
- 响应 :首先要控制问题,减少影响范围。
- 补救 :对问题进行修复和根除,并进行测试和验证。
- 事后/学习/分析 :将每次事故视为学习的机会,避免未来出现类似问题。

3. 事故响应的关键原则与角色

为了确保事故响应的高效性,SRE团队通常遵循严格的事故响应流程,其基本原则包括:
- 指挥链明确 :确保信息传递和决策的高效性。
- 角色和职责清晰 :明确每个团队成员的任务。
- 文档记录 :记录调试、缓解和协作活动,为后续的复盘和改进提供依据。
- 快速识别和解决事故 :尽量减少事故对系统和客户的影响。

常见的事故响应角色如下:
- 第一/第二响应者 :第一响应者为值班工程师,第二响应者为备份人员。
- 记录员 :负责记录事故的相关信息,如事件、活动、决策等,避免重复工作,为缓解过程提供清晰的信息。
- 沟通负责人/协调员/经理 :作为事故响应团队的“公众形象”,定期向客户和相关利益者通报事故状态,制定沟通策略。
- 技术负责人/主题专家(SME) :熟悉被调查系统的技术专家,在需要时为响应者提供帮助。
- 事故指挥官/经理 :负责推动事故的解决和协调团队活动,确保工程师专注于工作,并在事后推动改进措施的实施。

4. 值班与轮班安排

合理的值班和轮班安排对于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制定值班计划时,需要考虑团队规模、全球分布、服务所有权和可用性等因素。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轮班安排方法:
- 跟随太阳轮班 :根据正常工作时间定义值班班次,适用于全球组织。
- 主/副响应者 :在主响应者未响应时,通知副响应者。
- 全员参与 :让每个团队成员都参与值班,提高团队的整体意识和责任感。
- 灵活的时间表 :为员工提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允许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调整。
- 避免无意义的警报 :通过自动化处理重复和无意义的问题,减少员工的负担。

5. 事故跟踪与检测

事故检测是事故响应的第一步,主要依赖于监控工具和云提供商提供的服务。Azure提供了多种信号类型的警报,包括:
- 指标 :大多数指标默认存储93天。
- 日志查询(KQL查询) :可查询Azure Monitor Logs和Application Insights收集的信息。
- 活动日志事件 :记录系统的活动信息。
- Azure平台健康 :包括计划维护、服务问题和健康/安全建议。
- 可用性测试 :使用Application Insights定期测试系统的可用性。

以Cosmos DB为例,创建警报的步骤如下:
1. 从Cosmos DB资源的“警报”中选择“创建警报”,在“条件”选项卡中选择“总请求”信号,并应用维度“状态码 = 429”,设置阈值为“计数大于0”。
2. 在“操作”选项卡中创建“操作组”,可选择发送电子邮件通知、触发Logic App或执行Azure Automation Runbooks等操作。

检测到的异常可分为以下三类:
- 主动警报 :平台或监控工具提前发出的潜在问题警报,如维护窗口、服务降级等。
- 被动警报 :由工程师定义的规则,通常在事故发生后发出通知。
- 未跟踪警报/客户通知 :由用户报告的未被监控工具跟踪的问题,处理起来相对困难。

在检测阶段,除了获取通知外,还需要评估事故的关键信息,如事故发生时间、受影响的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值班工程师信息、事故是否被跟踪以及是否需要专家帮助等。

6. 沟通与ChatOps

在事故响应过程中,清晰的沟通策略至关重要。沟通策略应贯穿事故响应的各个阶段:
- 准备阶段 :让新团队成员了解响应计划和流程,分享经验教训。
- 检测阶段 :及时将问题通知给相关利益者。
- 响应阶段 :沟通诊断细节、处理步骤和任务分配。
- 补救阶段 :公开服务恢复的情况。
- 分析阶段 :分享经验教训和后续行动计划。

一个清晰的沟通策略应包括以下方面:
- 集中化管理 :使用Azure DevOps工作项或GitHub Issues等工具,确保信息的可访问性。
- 文档记录 :记录所有活动和决策,避免信息丢失。
- 使用工具 :如专用频道,提高沟通效率。

ChatOps是一种通过自动化连接工具、人员和流程的协作模式,在事故管理中具有以下优势:
- 集中沟通 :集中管理检测、进度和补救等方面的信息。
- 打破壁垒 :提高信息的可见性和透明度。
- 异步沟通 :方便团队成员在不同时间进行交流。
- 文档记录 :记录所有对话、操作和日志,为事后分析提供支持。

更成熟的团队还会利用人工智能和定制化机器人来提高协作效率和缩短补救时间,例如:
- 自动创建协作环境和事故状态跟踪项。
- 与ITSM工具进行双向集成。
- 使用机器学习和AI服务创建知识库,帮助解决未来的事故。

7. 根除与补救

在确定问题并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后,需要开始进行补救活动。如果响应者在这个阶段遇到困难,可以向主题专家寻求帮助。补救阶段可分为两个子阶段:
- 响应 :尝试控制问题,避免其进一步恶化。例如,许多DevOps公司使用功能标志来控制功能的运行时行为,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禁用相关功能。
- 根除 :在问题得到控制后,进行永久性修复。

在补救过程中,记录每一个操作对于成功的事后分析和知识积累至关重要。同时,沟通负责人应定期向利益相关者通报情况,包括已知信息、处理活动和下次更新时间。

Azure提供了多种工具来帮助我们进行事故补救:
- Azure Service Health :帮助我们确定问题是与系统设计还是云服务有关,并可设置警报以缩短检测时间。
- Azure Monitor Logs和KQL :收集不同Azure解决方案层的日志信息,使用Kusto查询语言进行分析和创建警报规则。
- Azure Monitor Workbooks :灵活的模板,可将文本、日志和图表组合在一个报告中,方便团队协作。
- Azure Monitor Insights :提供预定义的报告,可在一些服务窗口中查看,大多数报告基于工作簿,可进行定制。
- Application Insights :用于应用性能管理,提供应用地图、故障调试、智能检测、可用性测试等功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系统运行情况,采取主动和被动的响应措施。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工具和方法,我们可以提高事故响应的效率,减少事故对系统和客户的影响,不断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高效监控与事故响应: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实践

8. 事故响应流程总结与可视化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事故响应的整个流程,我们可以用 mermaid 流程图来展示: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准备/就绪):::process --> B(检测/识别):::process
    B --> C(解决阶段):::process
    C --> C1(响应):::process
    C --> C2(补救):::process
    C1 --> C2
    C2 --> D(事后/学习/分析):::process

    style A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style B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style C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style C1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style C2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style D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这个流程图展示了事故响应从准备阶段开始,经过检测、解决(包括响应和补救),最终到事后学习分析的完整过程。每个阶段紧密相连,形成一个闭环,有助于团队更好地执行事故响应工作。

9. 不同工具在事故响应中的协同作用

在事故响应过程中,各个工具并不是孤立使用的,而是相互协同,共同发挥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工具的协同使用示例:
- Azure Monitor Logs与Application Insights :Azure Monitor Logs可以收集系统各层面的日志信息,而Application Insights专注于应用程序的性能监测。当Application Insights检测到应用程序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KQL查询从Azure Monitor Logs中获取更详细的日志信息,帮助深入分析问题根源。例如,当Application Insights的智能检测功能发出性能问题警报时,工程师可以使用KQL在Azure Monitor Logs中查询相关时间段的应用程序日志,查看是否有异常的请求或错误信息。
- Azure Alert与Azure Automation :Azure Alert负责检测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当触发警报规则时,可以自动触发Azure Automation中的Runbooks。例如,当Azure Alert检测到Cosmos DB的请求单元(RU)使用量超过阈值时,可以触发一个Runbook来自动调整Cosmos DB的吞吐量设置,实现问题的自动修复。

10. 案例分析:以Cosmos DB事故为例

假设我们的系统使用Cosmos DB作为数据库,并且已经设置了400 RU/s的预配置吞吐量(未选择自动缩放)。当系统流量突然增加,Cosmos DB无法处理过多请求时,会返回HTTP 429响应。

  • 事故检测 :通过之前创建的基于“总请求信号,状态码 = 429,计数大于0”的Azure Alert,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同时,Azure Service Health可以帮助判断问题是由于系统自身设计还是云服务问题导致的。
  • 事故响应 :警报触发后,第一响应者(值班工程师)会收到通知。如果问题较为复杂,第一响应者可以向技术负责人/主题专家(SME)寻求帮助。在这个阶段,响应者可以使用Azure Monitor Logs和KQL查询相关日志,了解请求的详细情况,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
  • 事故补救 :根据分析结果,响应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补救措施。例如,可以通过执行Azure Automation Runbooks来增加Cosmos DB的吞吐量,或者调整应用程序的请求策略,减少对Cosmos DB的请求压力。同时,使用Application Insights的应用地图功能,了解受影响的应用程序区域,确保系统的其他部分不受影响。
  • 事后分析 :事故解决后,记录员会整理事故的详细信息,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处理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团队会进行事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监控策略或系统架构,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11. 持续改进:基于事故响应的经验积累

事故响应不仅仅是解决当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每次事故的分析和总结,不断改进系统的可靠性和团队的响应能力。以下是一些持续改进的建议:
- 建立知识库 :将每次事故的详细信息、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整理成知识库,方便团队成员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快速参考。可以使用Azure Search创建一个基于AI的搜索体验,提高知识检索的效率。
- 定期回顾与演练 :定期回顾过去的事故案例,分析问题的共性和趋势,评估响应流程的有效性。同时,进行事故响应演练,模拟不同类型的事故场景,提高团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效率。
- 优化监控策略 :根据事故分析结果,调整监控指标和警报规则,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例如,如果多次出现Cosmos DB的请求单元(RU)使用量过高的问题,可以适当降低警报阈值,提前发现问题。

12. 总结

在当今复杂的系统环境中,监控和事故响应是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实践。通过合理运用各种监控工具和平台,如Azure DevOps、GitHub等,我们可以实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同时,遵循有效的事故响应框架和流程,明确各个角色的职责,合理安排值班和轮班,能够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做出响应,减少事故对系统和客户的影响。

在事故响应过程中,沟通和协作至关重要。ChatOps模式可以帮助集中管理信息,打破团队之间的壁垒,提高沟通效率。同时,Azure提供的各种工具,如Azure Service Health、Azure Monitor Logs、Application Insights等,为事故的检测、分析和解决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持续改进,不断积累事故响应的经验,建立完善的知识库和监控策略,我们可以不断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