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通常对数据库的查询性能要求很高,而mybatis提供了查询缓存来缓存数据,从而达到提高查询性能的要求。
mybatis的查询缓存分为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一级缓存是SqlSession级别的缓存,二级缓存时mapper级别的缓存,二级缓存是多个SqlSession共享的。mybatis通过缓存机制减轻数据压力,提高数据库性能。
一级缓存:
mybatis的一级缓存是SQLSession级别的缓存,在操作数据库时需要构造SqlSession对象,在对象中有一个HashMap用于存储缓存数据,不同的SqlSession之间缓存数据区域(HashMap)是互相不影响的。
一级缓存的作用域是SqlSession范围的,当在同一个SqlSession中执行两次相同的sql语句时,第一次执行完毕会将数据库中查询的数据写到缓存(内存)中,第二次查询时会从缓存中获取数据,不再去底层进行数据库查询,从而提高了查询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SqlSession执行了DML操作(insert、update、delete),并执行commit()操作,mybatis则会清空SqlSession中的一级缓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缓存数据中存储的是最新的信息,避免出现脏读现象。
当一个SqlSession结束后该SqlSession中的一级缓存也就不存在了,Mybatis默认开启一级缓存,不需要进行任何配置。
注意:Mybatis的缓存机制是基于id进行缓存,也就是说Mybatis在使用HashMap缓存数据时,是使用对象的id作为key,而对象作为value保存
例子说明:
工程架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