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制作

本文详细介绍了针对ARM架构进行Linux内核编译的过程,包括清除配置与中间文件、配置内核、创建依赖以及最终的内核编译步骤。

1.  清除原有配置与中间文件

x86:  make mrproper

arm: make mrproper ARCH=arm

2.  配置内核

x86:  make menuconfig

arm: make menuconfig ARCH=arm

3.  创建依赖

x86:  make dep

arm:  make dep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4.编译内核

x86:  make bzImage

arm:  make zImag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在Linux系统中,制作ISO镜像需要先进行内核的替换。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步骤: 1. 下载所需的Linux内核:您可以从官方网站或Linux发行版的仓库中获取内核文件。确保下载与您所用的发行版匹配的版本。 2. 解压内核文件:使用终端命令将下载的内核文件解压到您选择的文件夹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tar -xvf <内核文件.tar.gz> ``` 3. 进入解压后的内核文件夹:使用`cd`命令进入解压后的内核文件夹。 ``` cd <内核文件夹> ``` 4. 配置内核:运行以下命令来配置内核。 ``` make menuconfig ``` 这将打开一个菜单,允许您选择所需的内核选项和功能。根据您的需求进行选择并保存配置。 5. 编译内核:运行以下命令来编译内核。 ``` make ``` 这将花费一些时间来编译内核。在此过程中,您可以观察编译的输出。 6. 安装内核:运行以下命令来安装编译后的内核。 ``` make install ``` 这将安装内核和相关文件。 7. 创建内核镜像:使用以下命令创建内核镜像。 ``` mkinitramfs -o /boot/initrd.img-<内核版本号> <内核版本号> ``` 8. 复制内核镜像文件:将生成的内核镜像文件复制到ISO镜像的合适位置。 ``` cp /boot/initrd.img-<内核版本号> <ISO镜像路径>/boot/ ``` 9. 重新打包ISO镜像:使用相关的工具重新打包ISO镜像,以包含新的内核。 10. 完成:现在您已经成功地制作了包含新内核的ISO镜像。 请注意,上述步骤仅是一个基本示例,并且可能会因具体的Linux发行版而有所不同。确保在进行此过程时仔细阅读相关文档和指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