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AT是一款开源的数据库中间件,它基于MySQL协议,主要功能是将关系型数据库拆分为逻辑上的多个数据库,支持单个数据库的分表查询。以下是关于MyCAT的详细教程:
一、环境准备
- 操作系统:MyCAT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等。
- 数据库:MyCAT支持多种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
- Java环境:MyCAT是Java开发的,因此需要安装Java环境。
- 网络环境:确保网络环境畅通,能够访问互联网,以便下载MyCAT的安装包。
二、下载与安装
- 下载MyCAT:访问MyCAT的官方GitHub仓库下载最新版本的MyCAT。例如,使用以下命令下载:
wget https://github.com/mycat-project/Mycat/releases/download/v2.2.0-RELEASE/mycat-2.2.0-release.tar.gz
- 解压安装包:下载完成后,使用解压命令解压MyCAT的安装包。
tar -zxvf mycat-2.2.0-release.tar.gz
- 配置环境变量:将MyCAT的bin目录路径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中,使MyCAT的命令可以在任何位置执行。
export PATH=/path/to/mycat/bin:$PATH
三、配置MyCAT
-
修改配置文件:MyCAT的配置文件位于conf目录下,主要有server.xml、schema.xml、rule.xml等文件。根据实际需求修改这些配置文件。
- server.xml:配置MyCAT的基本参数,如端口、连接数等。
- schema.xml:定义数据表的分片策略。
- rule.xml:定义具体的分片规则。
-
初始化数据库:使用MySQL命令创建MyCAT所需的数据库和用户。
CREATE DATABASE cat; USE cat; CREATE USER 'myca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GRANT ALL ON cat.* TO 'mycat'@'localhost'; FLUSH PRIVILEGES;
四、启动MyCAT
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启动MyCAT服务。
cd /path/to/mysqld
sh bin/mycat start
五、连接MyCAT
使用MySQL客户端连接到MyCAT,验证MyCAT是否已经启动成功。
mysql -h127.0.0.1 -P8066 -uroot -p
六、基本操作
-
创建与管理数据库与表:
- 创建数据库: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mycatdb;
- 创建表:在创建的数据库中创建表。
USE mycatdb; CREATE TABLE users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0) 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 创建数据库: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
数据插入与查询操作:
- 插入数据:向表中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 ('Alice', 25), ('Bob', 30);
- 查询数据:从表中查询数据。
SELECT * FROM users;
- 插入数据:向表中插入数据。
-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 备份数据库:使用mysqldump命令备份数据库。
mysqldump -uroot -p mycatdb > mycatdb_backup.sql
- 恢复数据库:使用MySQL命令恢复数据库。
mysql -uroot -p mycatdb < mycatdb_backup.sql
- 备份数据库:使用mysqldump命令备份数据库。
七、高级功能
-
分片策略设置:在schema.xml文件中定义分片规则,并在rule.xml文件中定义分片解析规则。例如,使用hash算法对id字段进行分片。
<table name="users" dataNode="dn1,dn2" rule="auto-sharding-by-long"/>
<tableRule name="auto-sharding-by-long"> <rule> <columns>id</columns> <algorithm class="hashAlgorithm"/> </rule> </tableRule>
-
读写分离配置:在dataHost标签中配置读写分离节点,实现写操作路由到主库,读操作路由到备库。例如,配置一个主库和一个备库。
<dataHost name="localhost1" maxCon="1000" minCon="10" balancing="true"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heartbeat>select user()</heartbeat> <writeHost host="hostM1" url="localhost:3306" user="root" password="root"> <readHost host="hostS1" url="localhost:3306" user="root" password="root"/> </writeHost> </dataHost>
MyCAT 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架构设计方案
1. 架构概述
目标
- 高性能:通过读写分离、分库分表提升吞吐量。
- 高可用:主从复制 + MyCAT 双节点冗余,结合 Keepalived 实现故障自动切换。
- 可扩展:支持动态扩容数据库节点,应对业务增长。
核心组件
组件 | 职责 | 数量 |
---|---|---|
MyCAT 节点 | 路由 SQL、管理分库分表、缓存 | 2(主备) |
MySQL 主库 | 处理写操作,同步数据到从库 | 1 |
MySQL 从库 | 存储主库数据副本,处理读操作 | 1~N |
Keepalived | VIP 浮动,保障 MyCAT 高可用 | 2(主备) |
2. 核心架构设计
2.1 MyCAT 分层架构
客户端交互层
- 功能:接收客户端连接,解析 SQL 语句,进行权限认证。
- 关键组件:
- 前端连接器:接收 MySQL 协议请求,提取用户名、密码。
- SQL 解析器:将 SQL 转换为抽象语法树(AST),提取表名、字段等关键信息。
路由与执行层
- 功能:根据分片规则和读写分离策略,路由 SQL 到后端数据库。
- 关键组件:
- SQL 路由器:基于
schema.xml
和rule.xml
配置,决定 SQL 发送到主库或从库。 - SQL 节点:与后端数据库通信,执行 SQL 并返回结果。
- SQL 路由器:基于
数据管理层
- 功能:优化查询性能,保障数据一致性。
- 关键组件:
- 缓存层:缓存查询结果,减少对后端数据库的直接访问。
- 分布式事务管理器:确保跨库事务的 ACID 特性。
- 全局序列号生成器:生成分布式环境下的唯一主键。
系统支持层
- 功能:监控、日志记录和配置管理。
- 关键组件:
- 监控与管理模块:实时监控系统性能、日志记录和故障报警。
- 配置管理器:动态加载和更新
server.xml
、schema.xml
等配置文件。
3. 分库分表与读写分离
3.1 分库分表策略
水平分库
- 规则:按业务维度(如用户 ID、订单 ID)哈希分库。
- 示例:
-- 假设4个库:db_0, db_1, db_2, db_3 SELECT CONCAT('db_', (user_id % 4)) AS target_db FROM users;
垂直分库
- 规则:按业务模块拆分(如用户库、订单库、商品库)。
- 优势:避免不同业务数据干扰,提升查询效率。
水平分表
- 规则:按主键范围或哈希分表。
- 示例:
-- 假设100张表:orders_0 ~ orders_99 SELECT CONCAT('orders_', (order_id % 100)) AS target_table FROM orders;
3.2 读写分离配置
MyCAT 配置示例(schema.xml)
<dataHost name="localhost" maxCon="1000" minCon="10" balance="1" writeType="0">
<writeHost host="hostM1" url="10.0.0.41:3306"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readHost host="hostS1" url="10.0.0.42:3306"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dataHost>
- 参数说明:
balance="1"
:启用读写分离,读操作分发到从库。writeType="0"
:仅允许向主库写入数据。
4. 高可用与故障转移
4.1 MyCAT 双节点部署
- 架构:两个 MyCAT 节点(主备)通过 Keepalived 共享 VIP(如
10.0.0.100
)。 - 流程:
- 主节点 MyCAT 处理请求,备节点处于待命状态。
- 主节点故障时,Keepalived 自动将 VIP 漂移到备节点。
4.2 Keepalived 配置
主节点配置(/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vrrp_instance VI_1 {
state MASTER
interface ens33
virtual_router_id 51
priority 100
virtual_ipaddress { 10.0.0.100 }
track_script { chk_mycat }
}
备节点配置(/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vrrp_instance VI_1 {
state BACKUP
interface ens33
virtual_router_id 51
priority 90
virtual_ipaddress { 10.0.0.100 }
track_script { chk_mycat }
}
健康检查脚本(/usr/local/mycat/bin/check_mycat.sh)
#!/bin/bash
MYCAT_PORT=8066
if ! netstat -ntlp | grep $MYCAT_PORT > /dev/null; then
echo "MyCAT is down, stopping keepalived"
systemctl stop keepalived
fi
5. 监控与运维
5.1 监控指标
指标 | 阈值 | 说明 |
---|---|---|
主从延迟 | <1s | 从库与主库的数据同步延迟 |
连接数 | >90% | 活跃连接数占最大连接数比例 |
缓存命中率 | >80% | 缓存层命中比例 |
5.2 工具推荐
- Prometheus + Grafana:监控 MyCAT 和后端数据库的性能指标。
- MyCAT 自带监控模块:查看 SQL 执行统计、缓存状态。
- 日志分析:通过
wrapper.log
排查故障。
6. 总结
关键步骤
- 部署 MyCAT 集群:双节点 + Keepalived 实现高可用。
- 配置分库分表:定义
schema.xml
和rule.xml
规则。 - 读写分离:通过
writeType
和balance
参数配置主从路由。 - 监控与优化:实时监控主从延迟、缓存命中率等指标。
注意事项
- 网络稳定性:MyCAT 节点与数据库节点间的网络延迟需低于复制超时时间。
- 版本兼容性:MyCAT 与 MySQL 版本需匹配(如 MyCAT 1.6+ 支持 MySQL 8.0)。
- 事务一致性:跨库事务需依赖分布式事务管理器,避免数据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