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人数再创新高!考研难度会下降吗?

156af25dd76cd069d1a97d71a1c18924.jpeg


 
去年的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但是,近几年考研招生的人数一直在扩张中。那么,考研扩招对上岸难度下降有实质改变吗?
研究生招生人数创新高本月,教育部官网公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
参照以往年份的公告可知: 
在2022年的时候,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达到了 124.25 万人,而2021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是117.65万人,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则为110.66万人。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生招生从整体趋势来讲是一直处于扩招状态的。 
*图源教育部官网多数高校扩招之势更是十分显著:
①深圳大学:根据深圳大学最新公布的25研究生招生目录,可以算出25拟招生人数(含推免)为5232人。对比24年4667人,扩招超过500人。
②暨南大学:暨南大学只发布了一份校对版的25研究生招生目录,各学院相加的总招生人数为5671人(含推免)。与24招生简章中5433人的招生数据对比,扩招约250人。
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24年研究生招生1508人,25年预计招生人数为1600-1700人,扩招100+。
④湖北工业大学:对比于24考研拟招收2500名研究生,湖北工业大学今年拟招生人数扩至2600人,增加了100人。
并且今年各大高校又新增硕博点了,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更是高达1924个,新增的硕士点涉及理、工、农、医、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
如果建设速度快的话,25考研人很有可能搭上“这班列车”,对于26的同学们,更是意味着新的机会在增加。

 

为何研究生会持续扩招


 

 

 

 

过去十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由61.14万人升至124.2万人(22考研及之前),增长幅度超过100%。

相关原因大致包括以下4点👇

1、分流应届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

以21届和22届毕业人数举例,2021届高校毕业生909万人,2022届毕业生1076万人,高校毕业生规模继续扩大。扩招成为了疏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时”之策,但同时也是“谋远”之策。

5fd77903fc7056eabd72865631b45e87.png

2、部分重大事件会影响研究生扩招

从整体趋势上来说,近几年硕士研究生一直是稳步扩招的,近十年平均扩招增幅在6%左右。

不过在这期间出现了两个增率最大的年份,2017年非全纳入统考和2020年,这两年的扩招比例都在20%以上。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的时候,扩招幅度是非常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

3、满足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

教育部发文明确表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363a8f52a8b9b1c9730978cdee749ada.png

4、重视教育之本,提高国民素质

从长远看,扩招也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的必然举措。

我国千人注册研究生数(在学研究生数除以当年全国人口[单位:千人]所得数值)达到2人。而美国、英国、法国一直保持近9人的水平。

这一数据一直被看作衡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目前我国和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除此之外,小掌经常看到同学们评论:

——说是扩招,为什么我的专业招生人数越来越少?

——推免名额越来越多,通过研考招生的名额并没有变多

——分数400+,报录比越来越高,招生增加,竞争难度有增无减

......

727162143fcb04f3cda0be85f8ba16ed.png

这些说法展现了同学们不同的考研经历,不过只从一个角度是没有办法全面评估25考研的难度的。

24考研的报考人数达到438万,从整体的报录比来看的话,考研又重新回到了3:1的时代。从这个角度来看,和国考相比,考研确实容易更多。

那么,25考研上岸难度究竟如何呢?请听小掌细细道来👇

25考研难度分析

大家都知道,能否上岸的先决条件是能否过线,但对于每个考生来说,“这条线”可不仅仅是一个数据那么简单。

按照往常的考研笔试分数来看,有这样一个公式:

国家线≤院校复试线≤录取最低分

按照常理说的,考生分数过了国家线之后,只要通过了院校的复试线,参加完复试后,就有机会上岸啦。换句话讲,如果今年的国家线普遍下降,从宏观来看,难度是呈现下降趋势的。但是,我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24考研为例:虽然国家线是普遍下降的趋势,但是我们能从考生的吐槽中发现,部分院校存在压分的现象。

虽然专业排名靠前,但是初试总分并不高,甚至过不了国家线,那专业排名再靠前也没用了。

所以,对于23年报考部分院校的同学们来说,因为压分而导致国家线过不了,哪怕过了国家线也会因为低分很难调剂上岸。

而且往年的复试时间不统一,被压分加上可选择的调剂院校不多,也会影响最终上岸。

此外,除了分数、报考人数、院校竞争之外,历届考研试题难度都维持在一个比较平均的水平,25考研也很难有大的改变,所以从试题难度角度分析,25考研至少是会和24考研难度持平的程度。

9e6a78e4e158bdf5af214cf1a9b8f257.png

*图源网络

综上来看,25考研的难度可能包括以下3种趋势👇

1、公共课难度增加

23考研政治、英语已经“史上最难”,数学计算量也是“史上最大”,24考研政治难度下降,英语、数学却给了大家狠狠一击。这个趋势延续到今年,25考研的难度大概率会持平或上升。(Ps.可以关注考研政治的难度,去年简单,或许今年难度就会有所提升)

2、整体竞争增加

专硕招生比例持续上升,且推免比例增加,这将直接影响统考生,报考比例会持续上升。

3、分数线有较大概率会上涨

24考研分数线普降,部分专业降幅较大,在报考人数趋于平稳的大背景下,考虑到考研大小年,今年部分专业的国家线上涨概率还是较大的。

此外,24考研中,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报考增速放缓,并且一些985院校的报考人数不涨反降;而双非院校的报考热度上涨,考研报考人数大幅度增加。(Ps.从目前各校公布的25考研数据来看,今年基本上也会延续相同趋势)

这一变化既说明了同学们在报考院校时的理性,也说明了很多同学在降低目标——「上岸有书读即可」,能上名校更好,上不了也不勉强。

不过这也说明,985、211院校本来就不好考,而现在双非院校的上岸难度也在慢慢上升。

但是请同学们记住:难度上升不意味着没有机会!

考研上岸除了实力还需要运气,毕竟“选择大于努力”,所以考研的运气是可以自己加成的!同学们一定要及时关注当年考研的情势,全面了解目标专业各个院校的分数线变化、竞争难度。

同时,在各学校官网或者“研招网”等官方渠道查询往年招生信息,主要包含:所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报考条件、专业目录、初试复试的考试科目、历年分数线、报录比等,帮助我们选择院校及专业。


 
无论是25还是26的考生,不要因为其他同学的进度而焦虑,更不要为了盲目赶进度而额外增加自己原定的复习内容。计划是随时调整的,复习规划也因人而异的,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复习状态调整好自己的计划,并有条不紊的完成,这就迈好了通往研究生的第一步。

来源于网络

739a9ed87ef0ace7d867d6d52b0d58dd.jpeg82a63f78bb3fc4a4bb476ab52f9cec1d.jpeg

6c3beb7bd9df705d0e96b32c5829d824.jpeg

776dd29e26654f8e9062e45ec26da1ac.jpeg

f4441a7f15f47d634de775113800749e.jpeg

您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

8008e0a810352703bb38c6d7d549dab6.jpeg

8fb8f6e735d7532a068e3baa9d15245c.jpeg

a6d0522acf4dbcf592241296d7f5e2b1.jpeg

a152f204f1b6aee61a63f577269df5b8.jpeg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75445130c3c17e196b606eb6f07af7b7.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