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把一天安排的满满当当,害怕浪费一分一秒,结果不仅没效果,甚至还没坚持多久,就开始想摆烂……
在漫长又熬人的考研期间,我们常常感觉自己身负千斤重担,都不知道自己考研的动力是什么,累的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不能把不开心带给身边的人,不能告诉父母。
看不到方向,真的很奔溃......
其实有这种感受的原因很简单,你把自己逼得太狠了!再加上部分其它的因素,导致部分同学还没到考试就觉得自己复习累得不行,今天咱们先来剖析一下为啥会出现复习动力不足?
复习动力不足,原因何在?
复习进入白热化阶段、产生疲劳
如果从3月开始准备考研的话,到现在战线也不短了,再加上进入暑假后,天气逐渐转热。
每天高强度的学习,8个小时甚至更长,难免会进入疲惫期。学习效率低下,可能还会出现抵触、困惑心理。
对自己的目标没有一个很深刻的认知
这类小伙伴属于不是很清楚报考学校专业的形势。
如果你报考的是清北复交这类双一流名校,本身难度不小,就要抱着一种非它不可的心态,那用来感叹动力不足的时间就激情满满地投入到复习中去了。
对自己所学的内容产生厌倦心理
当你复习学到头痛、看到恶心的时候,真的很容易失去动力。尤其做题时候,满篇全是错误,动力值是零。
这个问题在于,你认真看书好好复习了,但是都是错误,这时候内心对知识是抵触的,再也不想学了。
知难而退,盲目悲观,对自己不自信
有个别小伙伴在备考的时期,就想:我肯定考不上,就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吧!
虽说不能一味看中结果,但是在准备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考不上,哪里又来的动力去拼一把?
瓶颈期如何突破?
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遇到瓶颈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每个同学的复习进度不同,进入瓶颈的触发点和时间点也不同。
那么,当瓶颈来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它?
正确认识瓶颈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和获得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分阶段进行的。
一般会有以下四个阶段:开始阶段—迅速进步阶段—高原阶段—克服高原阶段。
学习上的“高原阶段”是指在学习的一定阶段产生效率降低进步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
做选择不要过于理想化
考研越来越卷是一个既定事实,毕竟想要变得更优秀,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就必须要朝更高的目标努力,但是在考研中你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理想化。
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考研,为了达成变更优秀的目标,很多人都奔着”既然考一次不容易,那就选最好的学校和专业”。想要选择高目标没错,但是这也意味着你承担着高风险,在做选择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准备。
和研友多多交流
研友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啊,找一两位合适的研友,一起解决问题、一起互相鼓劲儿。可以素不相识、但只要怀有同一个梦想的同学的一句鼓励,就能让你重燃信心,斗志昂扬。
或者说找自己的辅导员、亲人,和他们多聊聊,说不定他们可以骂醒你,给你一些鼓励和支持!
复习状态不好,别总责怪自己
复习状态不好或是复习进度慢的时候,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很容易就会陷入情绪怪圈,这时候比起责怪自己“我为什么没做好”,不如多想想“我接下来怎么做会更好”。
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是一种负向思考,大脑会下意识给自己找借口甚至贴标签。
但是,如果当你问“我接下来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态”,你就会开始思考如何去改变现状,而不是陷在为什么没达到目标的情绪中,然后去找到解决方法。
考研是马拉松,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不够者被淘汰了,体能不支者被淘汰了,中途改道者被淘汰了,消极悲观者被淘汰了……
考研的路程漫长而乏味,真正能上岸的人都耐得住寂寞,还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考研路上没崩溃过几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考过研。加油吧,考研人!你们终将成硕!
来源于网络
您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