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大、走向未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活动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活动中,举行了东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和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揭牌仪式。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南京市政府市长陈之常,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蒋跃建,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林涛,南京市政府秘书长洪礼来,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刚,东南大学副校长黄大卫、孙立涛,东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姚尧等出席活动。
作为一所享誉海内外的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东南大学坚持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发展道路,近年来在多个领域不断取得原创性突破和丰硕成果。东南大学前沿技术与先进装备展围绕深空、深海、医工交叉和新能源等主题,展示了东南大学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攻关成果。
在座谈会上,黄如指出,本次专场活动以“未来”为核心主题,而未来的国际竞争,焦点是产业,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根子在教育。本次,学校集合强势学科和优势领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未来学科、未来专业、未来人才、未来技术、未来教育、未来设计、未来产业等,与南京市相关辖区、部门和企业签署了系列高质量合作协议,以“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的新范式促进区域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韩立明表示,希望南京和东南大学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新起点上推动校地合作再结硕果。一是在原始创新上携手合作向未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拓展东大一流学科优势,支持紫金山实验室、EDA国创中心等建设,强化有格局、有组织、有学术引领力的科技创新。二是在产业科技创新上携手合作向未来,建立多层次对接机制,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等载体,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三是在人才集聚上携手合作向未来,以建设国家级人才集聚平台为契机,创新校地双向育人模式,合力打造更具高度的世界一流人才方阵。四是在开放创新上携手合作向未来,共享资源、深化合作,积极承担国际大科学计划、科技合作项目,协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南京将一如既往服务东大、支持东大,当好一流校区环境的营造者、学术学科发展的服务者、师生创新创业的支持者,助力东大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
未来技术学院
作为深化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国家级前瞻战略,未来技术学院是高校建设的重要一步。
2020年5月,为落实《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
文件指出,通过四年左右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主要依托专业或学科已经列入“国家级一流专业”或“一流学科”建设范围,具有相对优势。教育部将统筹各类资源,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予以政策、经费支持和倾斜,推动稳定发展。
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共有17所高校申报,最终12所国内顶尖高校进入首批名单。
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
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是国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
在活动中,江宁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黄成文发布未来网络未来产业园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园以6G通信、新型网络、信息超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将引导和支持东南大学5大一流学科,移动通信和毫米波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紫金山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ENI)2个重大创新平台,联合华为、中兴通讯等龙头企业,组建一批前沿核心技术攻关联合体、研究中心,开展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技术供给,协同突破超高速通信芯片等一批关键技术。
2022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国科函区〔 2022〕323号),东南大学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入选试点建设名单,全国仅十家单位入选,东南大学是江苏省唯一入选单位。
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及培育名单具体如下:
新闻来源:东南大学、澎湃新闻、科技部、教育部
您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