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多?那可不一定!

前段时间,小编推送了全国考研大数据 :

教育部2015-2018全国考研大数据!考研人数持续上涨!

里面提到全国考研人数持续增长:

实际上,在最近的数十年间,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也是逐渐增多的。那么,这样是不是可以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硕士研究生也会越来越多呢?

前几天,国家发布了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小编截取了部分片段:

(七)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

  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加强对各类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各类教育形式、各类专项计划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科学公正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

 (二十三)加强引导指导督导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适度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权限,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适度提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继续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机制,增强建设高校资金统筹权,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建设高校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统筹自主资金和其他可由高校按规定自主使用的资金等,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完善政府、社会、高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也就是说,国家将提高双一流高校中博士研究生的比例。

未来博士生将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博士才是科研的主力军。而双一流高校又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需要大量的博士“搬砖”。

下面有一个实际的例子:

今年2018年,时值2015级同学保研,北大信科传来噩耗,保研名额锐减60%,直博名额增加,但总体来说总名额还是减少了。很多准备保研的同学被打个措手不及。

是硕士名额少了60%?清华两年前就砍了,信息学院电子系已经全面取消学硕,计算机系大概还有十个左右吧,看来北大也跟进了。

例子来源于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4458443

可能以后想做科研的就去直博,想提升学历方便找工作的就去读专硕了。

同学们读研毕业之后,是想继续做科研(读博)还是想去工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