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硕士,简称学硕。专业型硕士,简称专硕。
许多同学考研报名的时候,看到同样是一个专业,却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
如下图,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专业的学硕与专硕:
学硕
专硕
那么,学硕和专硕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这篇文章暂时只描述全日制,非全日制在以后会有文章专门讲述。)
下面我们将会一一描述它们的不同。
1
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这从一部分学科名称上就能看出来。比如计算机,学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硕就是“计算机技术”。“科学”二字,代表了科研和应用的区别。
2
考试内容不同
学术型硕士的公共课考试内容一般是:
数学一,英语一,政治
而专业型硕士的公共课考试内容一般却是:
数学二,英语二,政治
在专业课上,很多学硕的专业课考试都是多门科目内容的集合。而专硕科目相对较少。例如:
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
学硕的专业课考试内容都是:813计算机专业基础,包含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
专硕的专业课考试内容是:889数据结构。
当然,这会根据学校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有部分学校的专硕也考数一英一,也有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的专业课内容相同。
3
学习年限不同
同为全日制,学硕与专硕的学习年限也是不同的。
学硕一般是3年,而专硕一般是2年,2.5年或者3年。
4
学费与奖学金不同
一部分学校的学硕和专硕的学费是相同的,一部分是不同的。
对于那些学费不同的学校,专硕的学费一般要比学硕要高一些。
同时,学硕和专硕都是有奖学金的。但是,部分学校学硕的奖学金要高于专硕。
5
学历与学位证书不同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都会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如果你顺利毕业的话),在但是毕业证上会明确标注学术型硕士或者专业型硕士。
当然,由此也会带来一些社会认可度上的区别。
6
学习内容不同
由1知,学术型硕士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因此会进行一些科学研究,比如研究新技术,改进算法,一般会有发论文的要求。(部分学校可能会要求发几篇SCI才能毕业)
而专业型硕士一般是研究对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发论文的要求较少。并且学校会鼓励专硕进行实习。
7
读博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直博,俗称硕博连读,或者毕业时保送。
而专业型硕士需要在毕业时参加博士招生考试,才能读博。
不过还有一种方式,叫做“申请-考核”制读博,这种方式同样不需要参加考试,学硕和专硕都能用这种方式。
关于学硕和专硕对读博的影响,之后小编还会发文章来具体说明。
看了这么多,你懂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了么?你知道该如何选择了么?
这里,小编给出几条建议。
1、自身实力不太强 选择专硕
学硕的考试内容一般比专硕难,选择专硕,会让你更容易通过考试。
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
2、喜欢研究学术 选择学硕
学术性硕士就是为了科研而准备的,如果你以后想从事科研工作,那强烈建议你选择学硕。
3、想早毕业 选择专硕
见第三点不同。同时专硕实习的机会比较多。
学硕还是专硕,你想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