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如此单调,还好人们发明了茶叶。
我一向以为喝酒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越来越不耐烦别人一个劲儿的捏着鼻子猛灌的动作。我喜欢喝茶。
茶也看收成,雨水好的时候,茶树的叶子长的鲜嫩,制茶工艺把握一般的茶农都有机会制出好茶叶的。当然还要有运气。好茶多的年份(比如前年),我的日子过得极为悠闲,手上只要有一点点钱就不愁喝不上好茶叶。福建产茶,闽南的乌龙茶和闽北的岩茶都上得了大场面。两个大系衍生出来许许多多的各种名称非常有趣:铁观音,形如观音色如铁;肉桂,花香岩韵,相得益彰,最可贵的是它有桂花的香味;水金龟,这个茶我喝的少,不知道怎么来的;白鸡冠,有意思吧;还有贡品大红袍,红袍加身,王者之尊;佛手,好的佛手的每个叶片有半个手掌那么大,一片茶叶就能冲一杯馥郁浓香的茶,所有的茶都没有佛手的韵浓;白芽奇兰,四个字的名字叫起来特别的顺口;正山小种,喝起来有一股梅花的香气,名字也奇怪,为什么叫“小种”?
我最喜欢喝的是铁观音,有形、有色、有香、有韵、有好汤、有回甘。喜欢它是因为喝懂铁观音不难,且不说名字的好坏,上好的铁观音一粒粒茶叶外形就尤如观音打座一般, 滚水泡出来你就会看到极为舒服的绿色充满了茶壶,紧接着就是茶香扑鼻。铁观音的香气有好几种,有兰花香、奶油香(我一直奇怪为什么茶叶有奶香,不过真的是有)、清草香。倒出壶的茶汤极为清爽,汤色透亮。茶汤入口,好茶的人有一个字专门形容的:韵好的茶泡出来的汤都称赞为“水滑”,一般都说:“这茶水很滑。“温泉水滑洗凝脂”。可能好汤好水都可以说它滑吧。 茶汤入口,香气就顺着往四处弥漫开去,五脏六腑皆活络起来。最最可贵的是等到这杯茶喝完,回头一想的时候,一股甘甜慢慢的会从舌底泛起,还可供你回味一番。此等好茶,闲暇时泡它一泡,一天受益。
泡茶除了茶叶好,要紧的就是水了,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经里说的)。不过我喝茶都是用的自来水过滤的,福建的功夫茶泡起来非常浪费水的,悬壹高冲---过一次水,孟臣沐淋---过一次水(孟臣是制壶的名家,孟臣在现在都指的是壶)。若琛出浴---过一次水(若琛是制杯的名家,同上)。重洗仙颜---再过一次水。别看功夫茶杯小,水是经不住这么浪费的! 说到水,我发现上海以南的地方的水都适合用来泡茶,上海以北的水都太硬,尤其是北京的水,简直无法入口,更别说用来泡茶了。
名茶入名器,茶壶是必不可少的,一把好壶在手,何等赏心悦目。养壶和喝茶是同意的,一半的茶是我喝掉的,另一半是喂壶了。 养了几年的壶,往往爱不释手,捧在手心,看着从壶身透出的油亮,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养一把好壶的成就感真不亚于我拿下一个天大的订单。说到好壶,不禁心中一痛,想起我养了几年的摔破盖子的一个“僧帽“(也是壶的一种)。感觉说不清,脑子里只回响的都“乱世佳人”的主题曲:“随风而逝”。这部电影是我第一部从头看完的爱情电影。
有了好茶好水好器,还要有好茶的人,我喜欢会喝茶的人,据说修身养性的方法之一就是喝茶,举轻若重(端起茶杯时的凝重的样子),三龙护鼎(用三个手指环拿茶杯的形就尤如三条龙护着一个大鼎),不练个百八十次也难学的有模有样。写到这里才发觉,原来喝茶是很讲究姿势的。一杯茶倒出来后先别急着喝,否则烫嘴,可以先念一段九阳真经:“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先把心静下来,看看汤色,闻闻茶香,然后再决定用几口把它喝掉。
金圣叹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老金是个农民,因为他不品茶。
我去年有一恨,至今耿耿于怀。恨去年久旱无雨,茶少费钱!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243399/viewspace-83110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7243399/viewspace-8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