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穿透的原理是什么,是如何实现的? 附设置公网访问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内网穿透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允许外网设备访问位于内网中的资源,打破了网络隔离的限制,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便利。本文将详细探讨内网穿透的原理以及如何实现内网穿透。

一、内网穿透的需求场景

许多情况下都需要用到内网穿透技术。例如,基于微信平台开发服务号时,本地移动端测试需要在微信平台注册测试号并填写接口配置信息,这就要求有自己的服务器资源且能被外网访问,此时就需要内网穿透技术。另外,家庭或公司网络没有固定公网 IP,或者虽有公网 IP 但应用在一级网络且无法使用 80 或 443 端口等情况,也需要借助内网穿透来实现外网访问内网资源。

二、内网穿透的原理

内网穿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某种方式,让外网设备能够访问到内网中的资源。常见的内网穿透原理包括以下两种:

1、服务器中转数据穿透

对于处于 NAT 之后的服务器,虽然不能直接被外网有效访问,但可以持续主动访问中间的公网服务器,从而建立连接通道。当其他 NAT 后的客户端连接公网服务器时,服务器将连接请求通过已建立的隧道转发给内网服务器,内网服务器响应后再原路返回,最终到达客户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稳定性好,但数据传输全部经过中转服务器,受限于服务器的带宽。

2、点对点穿透(P2P)

为了减轻服务器中转数据带来的带宽压力,可采用 P2P 技术。常见的是 UDP 打洞技术,通过中间服务器协助在各自的 NAT 网关上建立相关表项,使 P2P 连接双方发送的报文能直接穿透对方的 NAT 网关,实现客户端互连。

具体过程如下:客户端 A 向集中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将包含 B 的外网和内网地址二元组发给 A,同时也将 A 的信息发给 B;A 和 B 收到对方信息后,开始向对方的外网和内网地址二元组发送 UDP 数据包,并锁定第一个给出响应的地址二元组,从而打开“洞”,实现直接发送 UDP 数据包进行 P2P 数据传输。为避免 NAT 网关的限制,可设定穿越有效期。另外,还有 TCP 打洞技术,如采用新的代理类型 xtcp,在传输数据的两端部署公网服务器的客户端来建立直接连接。

三、内网穿透的实现方式

实现内网穿透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或技术,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现方式:

1、使用第三方内网穿透工具:例如nat123

nat123提供了简单易用的界面和配置方法,用户只需在本地安装客户端,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即可实现内网穿透。用户在使用中可以自行选择改变端口转发模式,或使用固定端口点到点的直连穿透模式。

具体步骤包括注册账号、登录客户端、自定义配置内外网地址信息(如内网地址、端口、域名等)、然后在互联网上即可通过对应自己绑定的域名进行连接访问到本地内网指定的端口服务和应用。

2、利用开源软件搭建内网穿透服务:如 frp(Fast Reverse Proxy)

frp 使用 Go 语言开发,支持多平台部署。用户需要在具有公网 IP 的服务器上部署 frp 服务端,在内网设备上部署 frp 客户端,并进行相应的配置,以实现内网穿透。frp 可支持 TCP、UDP、HTTP、HTTPS 等协议,且 web 服务支持根据域名进行路由转发,同时也提供了 xtcp 用于实现点对点穿透,但不能保证完全成功。

3、借助 VPN(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如openVPN

VPN 可以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用户通过在外网设备上连接到 VPN 服务器,从而获得访问内网资源的权限。

内网穿透的原理主要涉及通过中间服务器中转或直接建立点对点连接,实现外网对内网资源的访问。其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技术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无论是使用第三方工具还是自行搭建服务,都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步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网络安全和合法性等问题,确保内网穿透的稳定、安全运行,以满足各种场景下的需求,如远程办公、家庭网络访问、物联网设备控制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