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与董明珠的 5 年之约,10 亿赌局 |畅言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于 5 年前的 12 月 12 日,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立下了轰动一时的 10 亿赌约,如今赌约即将于下个月见分晓,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640?wx_fmt=jpeg

作为两位大佬级的风云人物,雷军和董明珠随便走在哪里都可以引发大新闻,五年前俩人价值10亿的赌约,更是已经弄得人尽皆知。

如今,五年时间即将到来,雷军和董明珠的赌约也即将到达兑现的时候了。回顾2013年,雷军跟董明珠在公开场合放出10亿赌约的豪言,当时外界对于俩人的赌约只是当做笑谈,毕竟这种公开场合的放狠话一定程度上有炒作嫌疑。

但随着雷军旗下小米公司做空调,董明珠所代表的格力去做手机,格力和小米似乎用业务行为把雷军和董明珠的赌局当真了,以至于大家对于小米跟格力的这场10亿赌局的结局反而更加关注。

那么,撇开炒作不谈,在雷军董明珠赌局开始后,小米和格力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双方的产品、技术、市场实力来判断的话,究竟雷军和董明珠孰胜孰赢呢?

1.一时兴起的赌约,引发了五年间的“针锋相对”

首先,在讨论雷军和董明珠赌局谁胜谁赢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两位大佬的赌局究竟是赌什么。

大家都知道,雷军是IT互联网界的大佬,董明珠是制造业的大佬,俩人原本在业务上也没有交集和冲突,那他们为何会发起这场赌局呢?在2013年12月12日,在CCTV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现场,作为制造业代表的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与作为互联网模式代表的小米掌门人雷军约定了一个“十亿赌约”。当时,雷军提出,五年之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输我一块钱。但董明珠当场反击,我跟你赌10个亿。

640?wx_fmt=jpeg

有分析透露,俩人的这场对话本来作为节目效果,并没有被当真,但是后来双方都没有否定这“十亿赌约”,并至此开始了“针锋相对”。当事人对待赌约越来越认真,外界看热闹的想法也增加,毕竟10亿也不算是个小数目,而且这应该算是业内首次这种大张旗鼓的放明面上来赌的。

更为直接的是,空调原本是格力的看家本领,结果小米也开始做了;手机本身是小米的看家武器,格力也推出格力手机不甘示弱。在这五年的时间里,虽然雷军和董明珠对于赌局既没有再次确认也没有再次否认,却已经从实际上业务上开始竞争了。

如今,距离2018年的12月12日,已经不远了,雷军和董明珠究竟谁会输掉这10个亿?他们会否真正兑现赌注?我认为,不管他们会不会兑现赌注,也不管他们谁输了,从营销、从公司业务模式的创新推动角度上,他们两家企业都是赢家。为什么呢?从这几年小米和格力的营收增长就可以看出来。

2.雷军跟董明珠在这场赌局里并没有输家

作为两家模式天然就不一样的企业,大家很好奇的就是小米格力究竟谁会更赚钱,他们的赚钱能力也直接就是雷军和董明珠这次赌局的关键数据。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雷军的小米代表的是互联网模式新兴企业,董明珠的格力代表的是传统的制造业厂商,与其说是小米和格力的竞争,不如说是两大产业的模式比拼。

10月31日,格力电器已经发布了三季报,据格力的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487亿元,同比增长34%。而小米虽然目前还未发布财报,但也已经透露出公司将于11月19日发布三季度财报的消息。

在营收方面,相信等到小米和雷军的最终财报出来,结果就已经也会出现。但从市值、营收增长、经济模式、净利润几个方面来做比较,你会发现更有意思的内容。

第一,论市值小米目前已超格力。互联网模式的小米今年成功在港股上市。截止11月8日收市,小米市值为3011.85亿港元(大约2672.6亿人民币),超过了格力2304亿人民币的市值。目前双方的市值相差近300亿,由此可以看出,在资本市场上,至少年轻的小米对比成熟的格力,已经没有差距甚至享有一定优势了。

第二,论营收增长,双方实力都很强劲年底胜负难料。目前小米还没公布三季报,不过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的营收达796亿元人民币,与格力电器上半年920亿元的营收相比,仅差124亿元。从过去四年半的营收数据来看,小米和格力的轨迹非常相似,都经历了2015年的大幅下滑、2016年的缓慢增长和2017年的强势反弹,可以看出双方在营收上的差距在缩短。

640?wx_fmt=png

第三,格力全产业链VS小米生态链各有千秋。两家都以各自的主业务为核心,在近几年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成立8年的小米依然处于寻求规模扩张的阶段,相较平均售价不高、整体市场陷入停滞的智能手机,客单价更高的大家电成为小米营收增长的“利器”。反观格力,它不论是做手机到做芯片,多元化仍然还是围绕空调转。尽管双方各自都有去做对方的业务,但毕竟都算是新手,小米跟格力都在新领域的尝试并不受市场青睐。

第四,小米在净利润上与格力相差甚远。尽管小米营收上逼近格力,市值上超越格力,但最关键的净利润与格力相比却有很大差距。根据今年上半年两家公司发布的财报来看,格力电器净利润128.06亿元,格力集团在成本控制方面占优,小米经调整利润则仅有38.16亿元。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不仅业务要能赚钱,最重要的净利润要达到最大化,才是投资者喜闻乐见的。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小米跟格力的比拼各占优势,不管谁最后会在营收方面输下赌局,但他们不仅给公司的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曝光,同时和互相促进对方不断增长突破,成为或稳住当下互联网/制造产业中的优势市场地位。

可以预见的是,在雷军与董明珠的赌局中,格力和小米或都没有输,并且他们未来在他们所布局的业务中,或许还会保持很快的增速继续增长。原因呢,就在于格力与小米在赌局进行才过程中,已经悄然跟上了一个行业变革的大浪潮。如果我们去发现格力为什么不会被小米轻松打败的原因,去分析为什么格力和小米在过去五年内都增长如此迅猛,你会发现格力跟小米都因为跟上了互联网和制造产业融合的这个大机会,进而都成为了赌局中的赢家。

3.小米和格力业务上看似竞争,实则抓住传统制造跟互联网融合的机遇

这五年来,董明珠和雷军之间业务上频繁的“较力”其实也是见证了制造业与互联网的碰撞与融合。在2013年,新锐的互联网势力与传统产业从思维方式到运用模式上,当时可以说是格格不入,其中雷军和董明珠恰是这两个产业的代表人物。但这在五年里,两家公司的发展方向有了融合各自特点的趋势。

640?wx_fmt=png

4.董明珠敢怼天怼地,格力敢于拥抱互联网思维

格力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企业能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天下利于不败之地,一方面还是要得益于董明珠拥有的互联网思维,不论是她敢于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声,成为网红大佬;或是自身成为格力品牌的代言人,进一步提高格力的品牌影响力;另外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格力本身重视研发技术力量,并且还敢于拥抱互联网与主流电商进行深度合作,试图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需求产品。

在互联网的力量不断渗透下,格力和董明珠反而是好好学习互联网,研究互联网好的特质将其应用在格力的发展中,这才让董明珠敢于大胆地将格力产业的业务延伸到手机、芯片、造车领域,虽说在这些领域的尝试并没有给格力带来巨大的成功,但董明珠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还是得到业界认可。

对于广大的传统制造企业巨头来说,如果不能跟上时代、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如果不能跟上互联网的步伐,那么其竞争能力或许也会随着市场发展出现降低的情况。格力在赌局中已经成为与互联网融合的传统企业,这已经就是一个极大的胜利。

5.雷军敢于说行业大话,小米敢于向传统制造业捆绑

外界对于雷军的评价褒贬不一,当然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称他为“雷布斯”了。当年频频蹭苹果的热度,雷军也敢于说一些行业大话确实引人反感,好在现在小米的地位还是对得起雷军当年的豪言。

小米靠手机业务发家,精准的抓住了手机由功能机转智能机的速度,把过去几千块钱的智能机价格迅速降低,让更多人能够拥有智能手机的体验,雷军的这一决策也让小米手机迅速突围崛起。作为新兴互联网制造业的典范,小米以高性价比硬件占领市场获取海量用户,通过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和数据分析获取增值收益,成为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代表。

同时它也意识到要弥补核心技术短板,加大了芯片、屏幕、相机等核心元器件的技术研发,提升了手机的科技含量。与此同时小米还展开了一个以小米有品为核心的产业链,通过投资、收购一些传统制造企业,通过它们为小米的硬件产品提供线下渠道、供应链、研发生产等,小米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雷军大胆的让小米布局传统制造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在行业的竞争优势。

因此,整体看来:不久之后,按照营收标准,雷军和董明珠的赌局结果也就出来了。但在未来这个互联网与传统制造融合的新制造产业中,格力与小米都抓住了传统制造跟互联网融合的大趋势,纵然付出10亿赌注也是丝毫不亏的。整场赌局,对于格力和小米来说,或许只有谁赢得更多,没有输家。

640?wx_fmt=gif

声明:本文为 优快云 「畅言」栏目原创投稿文章。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优快云 立场。文中所有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畅言」是 优快云 公众号专门开设的评论类栏目,针对当前业界发生的大事以及行业痛点,面向所有互联网从业人士,专注于「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我们相信观点愈辩愈明,摆此擂台,等你来战!只要你的逻辑表达清楚、专业,数据引用准确、可靠,角度独特、话题前沿深入,欢迎投稿,一起畅所欲言!

 


“征稿啦”

优快云 公众号秉持着「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理念,不仅以「极客头条」、「畅言」栏目在第一时间以技术人的独特视角描述技术人关心的行业焦点事件,更有「技术头条」专栏,深度解读行业内的热门技术与场景应用,让所有的开发者紧跟技术潮流,保持警醒的技术嗅觉,对行业趋势、技术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如果你有优质的文章,或是行业热点事件、技术趋势的真知灼见,或是深度的应用实践、场景方案等的新见解,欢迎联系 优快云 投稿,联系方式:微信(guorui_1118,请备注投稿+姓名+公司职位),邮箱(guorui@youkuaiyun.com)。

 

标题基于SpringBoot+Vue的社区便民服务平台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社区便民服务平台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基于SpringBoot+Vue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意义分析社区便民服务的重要性,以及SpringBoot+Vue技术在平台建设中的优势。1.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国内外在社区便民服务平台方面的发展现状。1.3研究方法创新点阐述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在SpringBoot+Vue技术应用上的创新之处。第2章相关理论介绍SpringBoot和Vue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在社区便民服务平台中的应用。2.1SpringBoot技术概述解释SpringBoot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便民服务平台中的应用价值。2.2Vue技术概述阐述Vue的核心思想、技术特性及其在前端界面开发中的优势。2.3SpringBootVue的整合应用探讨SpringBootVue如何有效整合,以提升社区便民服务平台的性能。第3章平台需求分析设计分析社区便民服务平台的需求,并基于SpringBoot+Vue技术进行平台设计。3.1需求分析明确平台需满足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3.2架构设计设计平台的整体架构,包括前后端分离、模块化设计等思想。3.3数据库设计根据平台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包括数据表、字段等。第4章平台实现关键技术详细阐述基于SpringBoot+Vue的社区便民服务平台的实现过程及关键技术。4.1后端服务实现使用SpringBoot实现后端服务,包括用户管理、服务管理等核心功能。4.2前端界面实现采用Vue技术实现前端界面,提供友好的用户交互体验。4.3前后端交互技术探讨前后端数据交互的方式,如RESTful API、WebSocket等。第5章平台测试优化对实现的社区便民服务平台进行全面测试,并针对问题进行优化。5.1测试环境工具介绍测试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9648a1f24758 Java中将Word文档转换为PDF是一种常见的技术需求,尤其在跨平台共享、保持格式一致性和便于在线预览等场景中非常实用。通常,开发者会借助专门的库来实现这一功能,其中Aspose.Words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选择。Aspose.Words是由Aspose公司开发的文档处理组件,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包括Word和PDF。它提供了丰富的API,方便开发者在Java应用程序中进行文件转换、编辑和格式化操作,尤其在Word转PDF方面表现卓越。 使用Aspose.Words进行Word转PDF的步骤如下: 添加依赖:通过Maven或Gradle等工具将Aspose.Words的Java库引入项目。 加载Word文档:使用Document类加载Word文件,例如: 配置输出选项:创建PdfSaveOptions对象,用于设置PDF保存时的选项,如图像质量、安全性等。 执行转换:调用Document的save方法,传入输出路径和PdfSaveOptions对象,例如: 支持多种输出格式:Aspose.Words不仅支持将Word转换为PDF,还能转换为HTML、EPUB、XPS等多种格式,只需更换SaveOptions的子类即可。 保持格式样式:在转换过程中,Aspose.Words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源文档的格式和样式,包括文本样式、图像位置、表格布局等。 优化性能:Aspose.Words支持并行处理和多线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量文档转换的速度。 处理复杂文档:它能够处理包含宏、复杂公式、图表、脚注等元素的Word文档,确保转换后的PDF内容完整且可读。 安全性版权:在转换过程中,可以设置PDF的访问权限,例如禁止打印或复制文本,从而保护文档内容。 在实际开发中,还需要注意错误和异常的处理,以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优快云资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