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7 又惹祸了!

640?wx_fmt=gif

8 月 3 日深夜,全球晶圆制造领域最为核心的代工厂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积电)三条生产线突然遭到病毒入侵,导致数条生产线被迫中断 3 天。据台媒报道,这次事件中被波及的有新竹、台中和台南三处厂区,受影响的有负责 28nm、16nm、7nm 制程的生产基地。

对此,台积电发布公告表示:

8 月 5 日下午两点,80% 受影响的电脑已经恢复;

8 月 6 日前,受影响的生产线全部复工。

640?wx_fmt=png

这一场突发的病毒入侵事件不仅将导致台积电第三季度营收下降大约 3%,毛利率降低约为一个百分点,损失预计高达 11.5 亿人民币。同时,苹果、华为、高通、博通等手机制造商及半导体企业也将受到了重大影响。


640?wx_fmt=png

苹果秋季发布会在即,新品 iPhone 能否如期而至?


还记得上半年 WWDC(苹果开发者大会)以「Today is all about software!」的纯软件的发布更新回归到开发者之后,大家唏嘘不已,为没有硬件发布的亮点而感到惋惜,于是纷纷表达了对苹果秋季发布会的期待,而如今大会召开前夕,苹果最新处理器 A12 中的 7nm 代加工商遭到了病毒的攻击。

事实上,大多数芯片公司都是无晶圆厂,这意味着他们不会生产自己的芯片。正如英特尔所述,生产晶圆将会是非常昂贵的过程。于是诸如苹果公司、英伟达、AMD、高通、博通等等才会通过第三方来生产,而台积电就是该领域最大的领军者。其中,台积电和苹果 iPhone 两者之间的关系,用业内人士的话语来形容:台积电不仅是芯片产业的风向标,而且也是 iPhone 新品的指南针。可见,如果台积电出了事,苹果也不好过。据台积电相关人士预估计,此次病毒感染事件将导致今年第 3 季晶圆出货延期,或将影响苹果新款 iPhone、iPad 等设备的出货时间。

640?wx_fmt=jpeg

那么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新品 iPhone 是否能如期而至?此次病毒感染事件是否会对未来的设备有所影响?在此,我们或许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640?wx_fmt=png

罪魁祸首竟是 Windows 7 未打补丁!


此次事件发生之后,台积电电脑中毒是因外界黑客攻击、内鬼所为、竞争对手陷害的舆论不绝于耳。不过,8 月 6 日下午 5 点,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公开表示,没内贼没外鬼,纯属是内部人为操作失误。近日,官方进一步披露了细节,其表示病毒是在新竹科学园的产房内安装新设备时被带入,负责关键生产设施的电脑搭载的是 Windows 7 系统,但没有更新最新的补丁,也没有关闭 445 端口,让病毒有机可乘。随后,台积电在台南和台中的生产线也被病毒迅速感染。

而本次感染的病毒是“永恒之蓝”的变异版本。永恒之蓝是 2017 年 5 月 12 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基于 Windows 网络共享协议进行攻击传播的蠕虫恶意代码,攻击的方式主要是恶意代码会扫描开放 445 文件共享端口的 Windows 设备进行散播。也和去年波及 150 个国家和 20 万台电脑、造成至少 80 亿美元损失的 WannaCry(想哭) 勒索病毒颇有相似。

640?wx_fmt=jpeg


640?wx_fmt=png

Windows 7 如此不安全了,为何大家仍不愿更新?


至此,撇开病毒因素不谈,台积电电脑病毒入侵事件的蔓延主要归于人为的两个错误:

一是未关闭 445 端口。445 端口是 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CIFS)(通用 Internet 文件系统),通过它,我们可以在局域网中轻松访问各种共享文件夹或共享打印机,但黑客因此也能通过该端口共享用户的硬盘。

二是 Windows 7 未达补丁,其实,微软早于 2017 年 3 月,就发布了 MS17-010 补丁,修复了永恒之蓝攻击的系统漏洞。但此次事件中并没有及时更新补丁,且使用了旧版本的 Windows。

可以说,这两个错误本可以人为地避免,但是还是无奈地发生了。这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思,为何已有最新版本的 Windows 10 还抱着旧版本的 Windows 不放?

其实,在教育、工业等领域中,旧版的 Windows 至少在国内依然非常常见。

据 StatCounter 最新数据显示 Windows 10 在今年 1 月就完成了对Windows 7 的超越,目前在全球桌面系统市场上份额已达 47.25%,Windows 7 则已经跌至 39.06%。

640?wx_fmt=png

但是就国内而言,Windows 7 依然把持着 55.22% 的市场,而且地位相当牢靠,一年以来,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640?wx_fmt=png

那为何在一次又一次安全性问题的触发,且微软宣布「Windows 7 将在 2020 年全面停止技术支持」之后,大家仍不愿升级更新呢?是如 Windows XP 般放不下的情怀,还是如知乎上网友所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20324/answers/created):

@无名氏:Windows 7、Windows XP 中哪个版本会自动更新呢?一边打游戏或者在做其他的事情,突然蓝屏升级了!你还需要 Windows 10 吗?

@pan93412:个人觉得有几个原因:

  • Windows 10 的系统流畅度没有比 Windows 8 甚至 Windows 7 还好。就跟 Windows 7 沒有比 XP 顺畅一样,Windows 团队在让系统更漂亮时,也牺牲了效能。

  • Windows 10 的强迫更新是在让有些使用者不能接受,虽然微软已经在尽力改善强迫更新带来的不便,但是有些使用者仍然不领情。假如你在做重要的报告时突然跳出「正在升級 Windows」,你心里有何感受?

  • 其次 Windows 10 的界面改幅太大,还会出现兼容性或驱动问题。

说真的,Windows 7 真应该继续维护,Windows 10 留给电脑性能较好的用户,Windows 7 留给不需要花哨特效的人,但是 Microsoft 肯定不会愿意这么做——Microsoft 可以从更新中获取收益,他不会留给老旧电脑一条后路。

@Barry Wong:我从 Windows 10 刚刚出来就使用至今,刚刚升级的 1803。最近换回了 Windows 7,理由如下:

  • Win7 逻辑统一, 稳定健壮。

  • Win10 太乱了,这是我用了几年下来的感受。虽然我一直开放思维尽量去接纳,但是 Win10 目前没有一致的系统逻辑、经典模式和商店应用,两套逻辑,每一个版本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小改动一些,每年出两个版本,每个版本支持 18 个月,这分明模仿的 Linux 定期发行版。

  • Win 10 还在探索,新的 Fluent Design 这个设计不错,不惊艳但也不低俗,光栅跟着鼠标走,但是系统还是别变太快,尤其像我这种人,出来新系统必升级,不升级就夜不能寐。但是工作还是需要稳定的长期支持版靠谱。

  • Win10 动不动就将我的 USB 3.0 降成 40 兆每秒,这样真的很不爽。

  • 还是很看好 Win 10 未来的发展轨迹,从半年一次升级的稳定性来看,微软还是不错的,但工作还是 Win7 更稳。

对此,你怎么看呢?


征稿啦

优快云 公众号秉持着「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理念,不仅以「极客头条」、「畅言」栏目在第一时间以技术人的独特视角描述技术人关心的行业焦点事件,更有「技术头条」专栏,深度解读行业内的热门技术与场景应用,让所有的开发者紧跟技术潮流,保持警醒的技术嗅觉,对行业趋势、技术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如果你有优质的文章,或是行业热点事件、技术趋势的真知灼见,或是深度的应用实践、场景方案等的新见解,欢迎联系 优快云 投稿,联系方式:微信(guorui_1118,请备注投稿+姓名+公司职位),邮箱(guorui@youkuaiyun.com)。



————— 推荐阅读 —————


640?wx_fmt=pn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gif640?wx_fmt=gif

内容概要:该PPT详细介绍了企业架构设计的方法论,涵盖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四大核心模块。首先分析了企业架构现状,包括业务、数据、应用和技术四大架构的内容和关系,明确了企业架构设计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新版企业架构总体框架(CSG-EAF 2.0)的形成过程,强调其融合了传统架构设计(TOGAF)和领域驱动设计(DDD)的优势,以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业务架构部分通过梳理企业级和专业级价值流,细化业务能力、流程和对象,确保业务战略的有效落地。数据架构部分则遵循五大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一致和高效使用。应用架构方面,提出了分层解耦和服务化的设计原则,以提高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最后,技术架构部分围绕技术框架、组件、平台和部署节点进行了详细设计,确保技术架构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适合人群:适用于具有一定企业架构设计经验的IT架构师、项目经理和业务分析师,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如何将企业架构设计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企业和组织梳理业务流程,优化业务能力,实现战略目标;②指导数据管理和应用开发,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应用的高效性;③为技术选型和系统部署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技术架构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阅读建议:此资源内容详尽,涵盖企业架构设计的各个方面。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实践,重点关注各架构模块之间的关联和协同,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资 源 简 介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盲信号分离方法。它是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从由传感器收集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相互独立的源信号,使得这些分离出来的源信号之间尽可能独立。它在语音识别、电信和医学信号处理等信号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盲信号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的阐述了ICA的发展、应用和现状,详细地论述了ICA的原理及实现过程,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ICA算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详 情 说 明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盲信号分离方法。它是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从由传感器收集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相互独立的源信号,使得这些分离出来的源信号之间尽可能独立。它在语音识别、电信和医学信号处理等信号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盲信号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简要的阐述了ICA的发展、应用和现状,详细地论述了ICA的原理及实现过程,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ICA算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一种快速ICA实现算法一FastICA。物质的非线性荧光谱信号可以看成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源信号组合成的混合信号,而这些独立的源信号可以看成是光谱的特征信号。为了更好的了解光谱信号的特征,本文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利用FastICA算法提取光谱信号的特征的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实验。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了其他可能的ICA应用领域,如音乐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以及金融数据分析等。通过在这些领域中的实验和应用,我们发现ICA在提取信号特征、降噪和信号分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评论 1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