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程,又称微线程,纤程,是一种程序组件,一个轻量级的线程。单核CPU中系统会将CPU划分为时间片,调度不同线程进行运行,给用户造成所有程序在同时运行的错觉;在多核CPU中每个线程可能由不同的CPU来执行。但是协程单核CPU和多核CPU中都和单核CPU中线程一样。
协程的概念很早就提出来了,但直到最近几年才在某些语言(如Lua)中得到广泛应用。
子程序,或者称为函数,在所有语言中都是层级调用,比如A调用B,B在执行过程中又调用了C,C执行完毕返回,B执行完毕返回,最后是A执行完毕。所以子程序调用是通过栈实现的,一个线程就是执行一个子程序。
子程序调用总是一个入口,一次返回,调用顺序是明确的。而协程的调用和子程序不同。
协程看上去也是子程序,但执行过程中,在子程序内部可中断,然后转而执行别的子程序,在适当的时候再返回来接着执行。
注意,在一个子程序中中断,去执行其他子程序,不是函数调用,有点类似CPU的中断。比如子程序A、B:
def A():
print('1')
print('2')
print('3')
def B():
print('x')
print('y')
print('z')
假设由协程执行,在执行A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中断,去执行B,B也可能在执行过程中中断再去执行A,结果可能是:
1
2
x
y
3
z
但是在A中是没有调用B的,所以协程的调用比函数调用理解起来要难一些。看起来A、B的执行有点像多线程,但协程的特点在于是一个线程执行,那和多线程比,协程有何优势? 协程的执行效率极高。
-
子程序切换不是线程切换,而是由程序自身控制,因此,没有线程切换的开销,和多线程比,线程数量越多,协程的性能优势就越明显。 -
不需要多线程的锁机制,因为只有一个线程,也不存在同时写变量冲突,在协程中控制共享资源不加锁,只需要判断状态就好了,所以执行效率比多线程高很多。
因为协程是一个线程执行,那怎么利用多核CPU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多进程+协程,既充分利用多核,又充分发挥协程的高效率,可获得极高的性能。
协程,即微线程,是一种轻量级的程序组件,可在单个多核CPU环境中高效执行。与传统线程不同,协程在执行过程中可中断并转至其他协程,再适时返回。其优势包括极高的执行效率,因由程序自身控制切换,无须线程切换开销,且在单线程环境下无需锁机制,避免了多线程的资源竞争。
9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