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经济) 自上个世纪ERP的概念被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后,ERP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但褒贬不一,特别是国内许多大企业如长虹ERP实施未获成功后,阴影一直笼罩着ERP,似乎ERP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们来分析一下传统ERP容易失败的原因。传统ERP产品的销售和实施,一般是ERP厂商对用户进行分析诊断,多数情况下实施人员会否定并推倒用户既有的经营模式,按照传统ERP产品的要求改造、重组用户的业务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少量二次开发,直至ERP正式上线。
在这个实施模式中,不难看出,整个ERP的实施其实是用企业的业务流程往已经设定好的ERP模块上去套,并进行少量的二次开发。尽管厂商们都打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旗号,但是却不难看出整个ERP实施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是用客户应用去套ERP产品。由于产品无法大幅灵活修改,产品模块与客户需求的冲突日趋激化,使得项目上线时间总是推迟。这表明,产品化的ERP系统无法使客户达到项目实施的预期目的。
实际上,企业之间是有差异的,企业对软件的个性化要求是必然的。传统功能型ERP“以产品为中心”的理念,迫使用户按照固化在产品中的管理理念和思想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以适应产品,因而往往营造出封闭的系统,不会根据用户需求的特点进行大量修改。传统的面向对象的技术设计也使二次开发困难重重,不但人力成本高,而且二次开发周期长,这样往往会使ERP工期延长,甚至遥遥无期,这些就造成了ERP实施成功率低下。由于用户需求不断变化,ERP项目实施往往变成长期消耗战,软件的改动或扩展周期长,而用户又往往不愿意为此付出过多费用,厂商也苦恼万分。
面对中国的ERP市场状况,我们可以断言,传统的ERP理念和产品有着致命的缺陷,必须从根本上对它进行升级换代。 什么样的ERP才能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呢?
一定是体现灵活、开放、完全根据客户需求来定制,在解决好共性需求的同时又能最大化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ERP产品,才适合行业用户。这样,既解决了行业共性的问题,又为用户的个性化应用留下了充足的空间,而只有将ERP产品进行平台化才能将这些需求变成现实。
与传统ERP相比,平台化的ERP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一种平台,它具有一套优越的技术架构、成熟的业务对象和先进的定制工具,易于实现快速的、低成本的、深度的产品扩展和增值服务,使提供商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定制最适合用户应用的产品。除此之外,平台实现了技术无关性和数据无关性,解决了技术升级换代、不同数据库之间事务处理和查询等方面的问题。这样的ERP产品不再是一个固化的东西,不再是束缚用户手脚的规矩,而是用户手里的资源,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这种资源的调配,从而切实有效地达到应用ERP的目的。
VP管理软件平台是金算盘提出的“升级ERP,走向平台化”策略的核心,它将带领用户打破原有功能型软件的束缚,进入一个架构型平台软件时代,进入一个更丰富的、自由的、个性的软件新境界。平台的出现解决了当前软件发展与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很多实质性问题,给ERP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目前,国内ERP的发展遭遇了困境,国外厂商的扩张也为国内ERP厂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可以说,国内ERP企业的发展身处产业困境和国外厂商的包围之中。
面对困境,在探索、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深刻体察国内企业的现状后,我们提出ERP走向平台化,管理软件从功能型产品走向架构型平台。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一种大胆的探索。ERP产业要发展、中国软件企业要强大,创新是最好的药引,创新推进着中国软件企业走向成熟。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96349/viewspace-37144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96349/viewspace-37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