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监测异常
1.1 第一种监测方法:try-except语句
1.1.1 try-except语句的基本语法
try范围内真有错,剩下程序跳过,直接执行对应的except 内的代码- 一个try可以匹配多个except,但是只输出第一个错误的信息
try:
错误代码范围
except Exception[as reason]:
出现异常后的处理代码
1.1.2 try-except实例
- 在python3中,IOError属于OSError
- 如果把异常的原因输出:需要把异常对象(reason)转换成字符串
① 没用try-except
- 报一堆红

② 用try-except
- 不报一堆红了
- 执行
except后的操作

③ 用try-except [as reason]
- 不报一堆红了
- 执行
except后的操作 - 输出错误原因,
注意:输出原因时,需要把异常对象(reason)转换成字符串

④ 一个try多个except
- 注意:只输出第一个错误的信息
- 如果有一个错误,是程序的第一个错误,但是不属于except ,他会直接报一堆红

1.2 第二种监测方法:try-finally语句
1.1.1 try-finally语句的基本语法
- 操作文件的时候防止缓存的数据丢失
try :
检测范围
except Exception[as reason]:
出现异常后的处理代码
finally:
无论如何都会被执行的代码
1.2.2 try-finally 实例
- 防止数据丢失

效果:可以看到,数据被存储进去了

2. raise
自己定义输出一个异常
2.1 基本格式
raise [想出现的异常名(异常介绍)]
raise 实例
① raise
- 默认:RuntimeError

② raise 异常名

③ raise 异常名(异常介绍)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异常处理机制,包括try-except和try-finally语句的使用。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捕获并处理IOError,以及如何确保在发生异常时仍能执行必要的清理操作。同时,还探讨了如何自定义raise语句来抛出特定异常,并提供了不同格式的raise语句示例。
14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