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andas轻松实现数据清洗十大常用技巧与实战案例

用Pandas轻松实现数据清洗十大常用技巧与实战案例

数据清洗是数据分析与挖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高质量的数据是构建可靠模型和得出准确结论的基础。Pandas作为Python数据分析的核心库,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工具集,能够高效地处理各种数据清洗任务。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Pandas进行数据清洗的十大常用技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

技巧一:处理缺失值

缺失值是数据集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Pandas提供了多种处理缺失值的方法。isnull()notnull()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缺失值。对于处理方式,可以选择删除含有缺失值的行或列(使用dropna()),或者使用填充方法(使用fillna()),例如用均值、中位数、众数或前后值进行填充。

实战案例: 假设一个销售数据集中“销售额”列存在缺失值。我们可以计算非缺失值的平均值,并用该平均值填充缺失部分:df['销售额'].fillna(df['销售额'].mean(), inplace=True)。若想直接删除缺失值所在行,则使用:df.dropna(subset=['销售额'], inplace=True)

技巧二:处理重复数据

重复的数据记录会影响分析的准确性。duplicated()方法可以用于识别重复的行,而drop_duplicates()方法则可以快速移除重复项。该方法可以基于所有列或指定列的子集进行重复项判断。

实战案例: 在一个用户信息表中,可能存在多条相同的用户记录。我们可以使用df.drop_duplicates()删除完全重复的行。如果希望根据“用户ID”列来去重,保留第一条记录,则可以写作:df.drop_duplicates(subset=['用户ID'], keep='first')

技巧三:数据类型转换

不正确的数据类型会导致计算错误或无法执行特定操作。astype()方法是将列转换为指定数据类型的常用工具,例如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型,或将对象类型转换为分类类型以节省内存。

实战案例: 从CSV文件读取数据时,“价格”列可能被识别为字符串类型(如“100元”)。我们需要先使用字符串方法移除“元”字,再转换为浮点数:df['价格'] = df['价格'].str.replace('元', '').astype('float')。将字符串表示的日期转换为日期时间类型也很常见:df['日期'] = pd.to_datetime(df['日期'])

技巧四:字符串操作与清洗

文本数据常常包含不规则的大小写、空格、特殊字符等。通过Pandas的字符串方法(通过str访问器调用)可以方便地进行清洗,如大小写转换、去除空格、字符串替换和分割等。

实战案例: 清洗用户输入的“城市”列,确保格式统一。将所有城市名转换为小写并去除首尾空格:df['城市'] = df['城市'].str.lower().str.strip()。如果需要将包含“省”或“市”的字符去除,可以使用:df['城市'] = df['城市'].str.replace('省|市', '')

技巧五:数据分箱(Binning)

数据分箱是将连续数值划分为离散区间的过程,常用于将定量数据转换为定性数据,或者平滑噪声数据。cut()qcut()是实现分箱的主要函数。

实战案例: 将客户的年龄划分为“青年”、“中年”、“老年”等组别。使用pd.cut()可以自定义区间边界:df['年龄分段'] = pd.cut(df['年龄'], bins=[0, 30, 50, 100], labels=['青年', '中年', '老年'])。而pd.qcut()则会根据样本分位数进行划分,确保每个区间的数据量大致相等。

技巧六:检测与处理异常值

异常值(离群点)可能会扭曲数据分析的结果。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基于标准差(Z-score)的方法和基于四分位数间距(IQR)的方法。

实战案例: 使用IQR方法识别“销售额”列中的异常高值和低值。首先计算Q1(第一四分位数)、Q3(第三四分位数)和IQR,然后定义正常值的范围,最后筛选掉异常值:

Q1 = df['销售额'].quantile(0.25)
Q3 = df['销售额'].quantile(0.75)
IQR = Q3 - Q1
lower_bound = Q1 - 1.5 IQR
upper_bound = Q3 + 1.5 IQR
df_cleaned = df[(df['销售额'] >= lower_bound) & (df['销售额'] <= upper_bound)]

技巧七:数据标准化与归一化

当多个特征的数据尺度差异很大时,为了消除量纲影响,需要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处理。这通常是机器学习模型预处理的重要步骤。

实战案例: 使用Z-score标准化方法将“收入”和“年龄”两个尺度不同的特征标准化。Z-score标准化使数据符合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df[['收入','年龄']] = (df[['收入','年龄']] - df[['收入','年龄']].mean()) / df[['收入','年龄']].std()。另一种常见方法是最小-最大归一化,将数据缩放到[0, 1]区间。

技巧八:值的映射与替换

使用map()replace()方法可以方便地对Series中的值进行映射和替换,常用于数据编码或修正错误的值。

实战案例: 将数据中的分类变量“性别”从中文映射为英文。可以创建一个字典,然后使用map()函数:gender_map = {'男': 'Male', '女': 'Female'}df['性别'] = df['性别'].map(gender_map)。如果只是简单地替换特定值,比如将所有的“N/A”替换为NaN,可以使用replace()df.replace('N/A', np.nan, inplace=True)

技巧九:重命名列名与索引

清晰且一致的列名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rename()方法允许我们修改DataFrame的列名或索引名。

实战案例: 将含有空格或中文的列名改为更易于编程处理的英文名。可以传递一个字典给columns参数:df.rename(columns={'销售 金额': 'sales_amount', '客户 名称': 'customer_name'}, inplace=True)。也可以使用df.columns属性直接赋值一个新的列名列表。

技巧十:应用函数进行复杂转换

对于更复杂的数据转换逻辑,apply()函数非常强大,它允许我们将自定义函数或lambda函数应用于DataFrame的行或列。

实战案例: 创建一个新列,其值基于多个现有列的计算结果。例如,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BMI指数:df['BMI'] = df.apply(lambda row: row['体重'] / (row['身高']/100)2, axis=1)。这里的axis=1表示按行应用函数。对于Series,也可以使用apply()对每个元素进行操作。

掌握以上十大Pandas数据清洗技巧,你将能够应对大多数常见的数据质量问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建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这些技巧往往需要组合使用,并需要根据具体数据集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

【电能质量扰动】基于ML和DWT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研究(Matlab实现)内容概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ML)和离散小波变换(DWT)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并提供了Matlab实现方案。首先利用DWT对电能质量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有效捕捉电压暂降、暂升、中断、谐波、闪变等常见扰动的关键信息;随后结合机器学习分类器(如SVM、BP神经网络等)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分类,实现对不同类型扰动的自动识别准确区分。该方法充分发挥DWT在信号去噪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结合ML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提升了分类精度鲁棒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适合人群: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电能质量监测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信号处理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者更佳。;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扰动类型的自动识别;②作为高校或科研机构在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教学案例或科研实验平台;③目标是提高电能质量扰动分类的准确性效率,为后续的电能治理设备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深入理解DWT的实现过程特征提取步骤,重点关注小波基选择、分解层数设定及特征向量构造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并尝试对比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分类效果,以全面掌握该方法的核心技术要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