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A 交换机及VLAN

交换机3种行为

参见: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 第3.3以太网交换机,比较详细

常见的以太网设备包括Hub、交换机等。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转发数据帧,它有效地隔离了以太网中的冲突域,极大地提升了以太网的性能

交换机的每个接口是一个冲突域
交换机的3种行为

  • 泛洪(flooding)
  • 转发(forwarding)
  • 丢弃(discarding)

交换机进行转发,泛洪,丢弃
广播,未知单播,组播(没有启用互联网协议)都是泛洪的一种

初始状态下,交换机MAC地址表为空
交换机将收到的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和对应接口记录到MAC地址表中。

当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表中,或者目的MAC地址为广播地址时,交换机会泛洪该帧。

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将目标主机的回复信息单播转发给源主机

VLAN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

VLAN的工作原理实际是对MAC地址表的划分,每一个VLAN都会对应一张MAC地址表,通过将物理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实现广播域(MAC地址表)的隔离。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属于VLAN1,在同一VIAN内部,那么交换机上连接的所有主机也就都属于VLAN1,属于同一个广播域。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广播域过大,所以在现网中多个VLAN的实施用于使得广播域变小,以便于管理,

VLAN技术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成多播域,也就是多个VLAN, VLAN技术部署在数据链路层,用于隔离二层流量,一个VLAN内的主机共享同一个广播域,它们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二层通信。而VLAN间的主机属于不同的广播域,不能直接实现二层互通。这样,广播报文就被限制在各个相应的VLAN内,同时也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VLAN不是为了隔离用户,而是让用户可以通信的同时完成管理
一个VLAN即一个广播域VAN内部的主机可以直接在二层互相通信,而VLAN间主机的通信可以通过三 层(路由)通信
经典情况下:用户主机和交换机之间的链路为接入链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链路为干道链路 这两种链路类型是通用类型。在不同的组网解决方案中可以实施不同的技术,最本质的内容为是否需要多个VLAN ID的流量经过接口转发。

接入模式可以用于不同交换机之间

使用VLAN的好处

  • 通过减少每个广播域的设备数量,减少每个设备上的CPU开销,提高主机性能
  • 通过减少接收交换机泛洪的帧的副本(广播,多播和未知单播)的主机数量来降低安全风险
  • 通过每个VLAN应用不同的安全策略来提高主机的安全性
  • 更灵活的设计,按部门或按工作组将用户分组
  • 更快地定位和解决问题,因为许多问题的故障域与同一广播域中的设备组相同
  • 通过将VLAN限制在单个接入层交换机来减少
<think>嗯,用户需要查找交换机VLAN配置实验报告,还提供了三个相关引用。用户可能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或网络管理员,正在完成实验报告或复习相关知识。ta的查询很明确,但引用内容略有重复,需要整合核心信息。 从引用看,实验报告通常包含这几个固定模块:背景目的、原理说明、操作步骤、结果验证和思考总结。用户给的第三个引用特别强调了VLAN的逻辑隔离特性,这是实验的理论基础。第二个引用则提到Trunk属性和连通性测试的具体操作,这些是技术难点。 用户可能最关注实验步骤的规范性,因为引用[3]描述了物理连接方式(双绞线+直通线),这在实验中容易出错。另外ping测试在不同VLAN间的连通性结果,是验证配置成败的关键证据,必须体现在报告中。 需要提醒用户注意:不同厂商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可能不同(如华为/H3C/Cisco),但实验原理相通。如果用户未说明设备型号,默认采用通用描述。 </think>基于站内引用内容,以下是交换机VLAN配置实验报告的核心框架和内容要点,符合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标准结构: --- ### **交换机VLAN配置实验报告框架**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VLAN技术的逻辑隔离原理[^3] 2. 掌握交换机VLAN划分的配置方法[^1][^2] 3. 验证不同VLAN间的通信隔离性[^2] **二、实验原理** - **VLAN本质**:通过逻辑划分将同一物理局域网内的设备隔离成不同广播域 - **关键技术特性**: - 广播流量仅限同一VLAN内传播[^3] -VLAN通信需三层设备路由 - Tag VLAN Trunk实现跨交换机VLAN扩展[^2] **三、实验设备** 1. 交换机×2台 2. 主机×2台 3. 双绞线(交换机互联)、直通线(交换机-主机)[^3] **四、实验步骤** 1. **物理连接** ```markdown 交换机A ──(双绞线)── 交换机B │ │ (直通线) (直通线) │ │ 主机1 主机2 ``` 2. **基础配置** ```cisco Switch> enable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hostname SW1 // 交换机命名 ``` 3. **VLAN创建与端口分配** ```cisco SW1(config)# vlan 10 // 创建VLAN 10 SW1(config-vlan)# name Sales // 命名VLAN SW1(config)# interface f0/1 // 进入端口 SW1(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 端口划入VLAN ``` 4. **Trunk配置(跨交换机通信)** ```cisco SW1(config)# interface f0/24 // 交换机互联端口 SW1(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 设为Trunk模式 ``` 5. **连通性验证** - 同一VLAN主机:`ping` 通[^2] - 不同VLAN主机:`ping` 不通(需三层路由) **五、实验结果分析** | 测试场景 | 预期结果 | 实际结果 | |------------------|-------------|-----------| | 主机1-主机2同VLAN | 连通 | ✅ 成功 | | 主机1-主机2跨VLAN | 隔离 | ❌ 失败 | > 证明VLAN有效隔离广播域,符合设计目标[^2] **六、实验思考** 1. VLAN划分优化策略:按部门/功能逻辑分组 2. 扩展场景:结合三层交换机实现跨VLAN路由 3. 安全价值:限制故障扩散范围,提升网络安全性[^3] --- ### **实验报告获取建议** 1. **查找完整文档** - 搜索关键词:`实验05 交换机划分Vlan配置.doc`(引用[1]标题) - 定位路径:校内实验平台/计算机网络课程资源库 2. **参考同类报告** - 《软件工程-交换机基本配置及VLAN划分》(引用[3])含详细原理分析 3. **命令手册** - Cisco/H3C官网配置指南:搜索`VLAN configuration commands` > 注:不同厂商交换机命令存在差异(如华为需用`port link-type access`),建议根据实验设备型号调整命令语法。 ---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