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早盘,两市股指高开低走,沪指翻绿,深成指、创业板指临近午盘加快下探;两市半日成交约5700亿元,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出。
到午间收盘,沪指微跌0.03%报3283.21点,深成指跌0.45%,创业指跌0.68%,科创50指数跌0.55%;两市算计成交5749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4.86亿元。
盘面上看,两市板块走势分解,造纸、有色、钢铁、煤炭、保险、酿酒等板块走强,旅行、农业、券商、半导体、汽车等板块走弱;NMN概念、特高压、充电桩概念等表现活泼。
当时A股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叠加全面注册制变革利好,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主张静待增量资金以及方针盈利合力促发的新一轮趋势性时机。具体操作方面,主张在动摇行情中优先掌握确定性出资时机,重点重视两条主线:一是重视年报业绩超预期板块出资时机;二是掌握两会前重要时间窗口,重视方针受益相关板块的出资时机。
未来3-6个月重视如下三条主线:1)预期不高、方针出现边际改变受影响大的范畴,如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2)高景气、有方针支持、我国有竞争力的制作成长赛道,包括科技软硬件、高端制作等;3)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范畴,如医药、互联网等。
A股市场早盘高开低走,沪指微跌,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下跌。造纸、有色等板块上涨,旅行、半导体等走弱。市场在相对低位估值中期待全面注册制和政策利好带来的趋势性机会。建议关注年报业绩超预期和政策受益的板块,以及消费、科技和医药等领域在未来3-6个月的投资潜力。
9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