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萌】谈谈我国现代软件的发展道路

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年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特别关注了内核、C库及编译器的重大更新。文章强调了Ubuntu发行版的崛起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并讨论了国产基础软件研发的可能性与挑战。
现代软件发展的历史不算很长久,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发展阶段尤其重要。操作系统基本上有两类:Unix类和Windows大家族,前者以Linux为代表(暂不涉及BSD),后者以XP或Vista为代表。ITPUB个人空间fP4MZ!kUe6Y
ITPUB个人空间5R#J S,O/u|T
  微软单独一家支撑着Windows大家族的发展,确实不易,但是,我们不予评说。本文仅谈及Linux软件体系的近代发展状况(2000-)。 回顾十年前,我们手上只有三件东西:操作系统内核(Linux 2.2)、C库(glibc 2.1)和编译器(gcc 2.7)。任何Linux类操作系统都必须具备这三件东西,比如,用C库定义基本函数,比如:open、mallc、printf、exit等,而且,C库必须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比如:ISO 99、POSIX等),并且遵守相关的国际接口标准。ITPUB个人空间 ?$} N3D)O?$k*G i

&]h'a2Y!QHy ^&c12639172  我们用C语言编写任何应用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器处理,才能获得可执行软件代码。十年来,我们经历了“非典”时期,......,至今,汶川大地震和奥运会已经过去,Linux内核已演变成2.6.28最新版本,C库变为glibc 2.9版本,编译器变为gcc 4.3版本,在此基础上,各种基础软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变化(软件版本的升级)都是非常深刻的历史演变。十年来,原有的十余种Linux发行版不断衍生出上百个新版本(这里只限于比较重要的版本),比如:由Debian衍生出的Ubuntu分支,其用户目前已占全球Linux用户的1/3以上。根据Canonical和Red monk最近的一项大型调查(2月6日,样本数为6,819),该调查的数据表明,在欧洲和北美地区,Ubuntu应用已经渗透到企业级的关键应用。ITPUB个人空间4Y.H D2J@(TH }vF tL x

-Pa;C*Y^,a12639172  4年前(2005年1月18日),我们国内成立了《Ubuntu实验室》,(我们)亲眼目睹了Ubuntu系统四年来的迅速发展、壮大。我们相继实际使用了9个版本的Ubuntu发行版,发现Ubuntu版本确实一个比一个更易用、也更稳定的操作系统,并且对Windows体系构成了巨大实际的威胁(请见2月7日Matt Asay署名文章”Ubuntu desktop apparently scares Microsoft”)。ITPUB个人空间N,R*hv^b!~2?J
ITPUB个人空间 f5}Np \~.S-S
  当今,Linux大树已经根深叶茂,分支众多。我们可以公平地说,在当今世界,离开了这棵Linux大树,就不(可能)存在任何Linux软件体系,另起炉灶几乎不可能。 在我国,有人提倡要发展“国产基础软件”,这当然很好。但是,你的基础(或者说根基)何在?你的出发点在哪里?你的操作系统内核、C库和编译器是什么?何谓“基础软件必须自己研发”?你的原始基础软件从何而来?这些问题都必须给予正面回答。我们可以一切从头开始做起,我们不怕任何困难艰险,我们要写出自己的(所谓“国产”的)全部程序源代码。但是,这一切要花费多少人力、多少物力和多长时间?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此,我们说句实实在在的话,现代软件体系是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不断积累、不断增强的结果,任何人都不能割裂历史,单独另搞一套,包括我们(我国)在内。
H rW5T-a!y8}p"@12639172ITPUB个人空间;e2| }3v H)Vg
  2月7日,《经济观察报》发表一则新闻,“科技部提前启动六大科技专项”,据说,我国政府将投入数千亿人民币发展投入这些科技专项,其中就包括基础软件重大专项。人们要问,基础软件能够这样搞法(投入巨资)吗?美国(奥巴马政府)、俄罗斯、印度、巴西、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日本各国都不敢单独自己搞“本国产”的基础软件(注:Linux不属于哪一个国家),各国政府都视国际Linux软件体系的宝贵资源(与合理利用),我们凭什么“必须自己研发”?根据何在?基础何在?基础软件,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大力发展,但是,不是闭起国门自己单干、甚至蛮干。
0c$@ y3U-} o8AP12639172ITPUB个人空间~!\uA!H r-D
  现在,经济危机来了,IT人员就业困难,我们就是有些钱,也要准备过苦日子,注意节俭。如此把国家巨资花在所谓“基础软件”(国产基础软件本质上是商业软件)的研发上,并没有事实根据(或客观基础)。近来,有人在微软“黑屏”事件上,大作文章,极力鼓动“国产软件”,实际上,我们应该理性地认为,有关微软的“黑屏”事件是一项合法的、正常的商业反盗版措施,不必然涉及国家的信息安全,与发展基础软件(比如基础软件重大专项)更无干系。
1r1}+w9Wux\-\12639172
2?%r ju5n%g+H12639172  我认为,发展我国现代软件的理性之路,应当重在软件(尤其是基础软件)的人才培养(学习别国先进经验),夯实本国软件基础(包括独立研发、合理借鉴),而不是由国家投入巨资(注入个别企业),独自研发“国产”商业软件,无异于搞花架子工程(类似空中楼阁)。对此,我们必须头脑冷静。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5783504/viewspace-548646/,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5783504/viewspace-548646/

【无人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复杂环境中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实现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方法,并将其与遗传算法(GA)、标准粒子群算法等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涵盖路径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避障策略、航路点约束以及算法收敛性和寻优能力的评估,所有实验均通过Matlab代码实现,提供了完整的仿真验证流程。文章还提到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比较,突出了改进PSO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知识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路径规划、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无人机在复杂地形或动态环境下的三维路径规划仿真研究;②比较不同智能优化算法(如PSO、GA、蚁群算法、RRT等)在路径规划中的性能差异;③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算法选型和改进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算法的参数设置、适应度函数设计及路径约束处理方式,同时可参考文中提到的多种算法对比思路,拓展到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