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 NIO编程中,对缓冲区操作常常需要使用 java.nio.Buffer中的 flip()方法。
Buffer 中的 flip() 方法涉及到 Buffer 中的capacity、position、limit三个概念。
capacity:在读/写模式下都是固定的,就是我们分配的缓冲大小(容量)。
position:类似于读/写指针,表示当前读(写)到什么位置。
limit:在写模式下表示最多能写入多少数据,此时和capacity相同。在读模式下表示最多能读多少数据,此时和缓存中的实际
数据大小相同。
flip():Buffer有两种模式,写模式和读模式。在写模式下调用flip()之后,Buffer从写模式变成读模式。
那么limit就设置成了position当前的值(即当前写了多少数据),postion会被置为0,以表示读操作从缓存的头开始读,mark置为-1。
也就是说调用flip()之后,读/写指针position指到缓冲区头部,并且设置了最多只能读出之前写入的数据长度(而不是整个缓存的容量大小,也就是写了多少数据进来,我就读这么大的长度,后面空的就不去读了,省时间)。
public final Buffer flip() {
limit = position;
position = 0;
mark = -1;
return this;
}
对于clear()方法,就是和初始化一样,所有值都设成默认的.
public final Buffer clear() {
position = 0;
limit = capacity;
mark = -1;
return this;
}
rewind() 使缓冲区为重新读取已包含的数据做好准备:它使限制保持不变,将position设置为 0。简单理解就是你的限制和调用这个方法之前都一样,只是把指针position移到头部,也就是读的话就从头读,写的话从头写.
public final Buffer rewind() {
position = 0;
mark = -1;
return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