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把“奴隶时代”分界划分于春秋战国之间(当今大陆以外的史学家都不承认有一个单独的奴隶制时代存在),“封建时代”的下限延长至清末,“半封建社会”延长至1949年。在当前,封建一词是所有古老而落伍的一切坏的风俗习惯的代名词,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特创的一个新名词。
那么到底“封建”的本义是什么?
“封建”的本义是指西周时的“封君建国”,这种制度盛于西周,衰于春秋,至战国开始崩溃,公元三世纪时,被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废掉,代之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文官体制。
文官制与封建制的区别在于,文官是中央政府定期任免的公务员,而封君制是世袭罔替的一种私有土地财产的所有者。这些封君在受封之后对他们的主子要尽各种义务,如进贡、防边、筹饷、力役等,主子对他们则不能随意任免或干涉其内部事务。
封建制是从一种部落主义演化出来的职责不分、组织松散、以封君个人为中心的一种原始的部落制度。而中央集权文官制则是具有严密组织、职责分明、效率卓越、法则灿然的高级文明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文官制和封建制在历史上是两个历史阶段,在政治作用上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大体上从秦汉至当今,中国所采用的都是这样一种中央集权的文官制度,即毛泽东所谓的:“千古犹行秦法政”
[@more@]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37724/viewspace-1003308/,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37724/viewspace-100330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