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计划纯母乳喂养的母亲,最大的期望应该是有足够的母乳,这样婴儿就可以每天吃饱,这样婴儿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抗体,更健康。
程程刚生孩子的时候,临床上两个妈妈都没有奶。只有她早早地为宝宝实现了母乳自由。隔壁床小美没有奶的时候,程程还有多余的奶给小美的宝宝喝,于是两个妈妈拉近了距离,产后经常一起交流育儿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程程逐渐掌握了喂养的规律,但一开始牛奶有点多,经常增加牛奶,只要宝宝长时间睡觉,感觉牛奶增加,所以不时挤出一些。
程程认为这种状态很好,有足够的婴儿吃母乳,虽然多一点,但不是特别多,也不会因为整天挤奶和易怒。
大约三个月左右,程程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很久不需要挤奶了,也很久没觉得牛奶涨了。现在牛奶少了吗?
一想到这里,她就紧张起来,赶紧给小美打电话,没想到小美也有同样的问题,只是程程先说。
事实上,哺乳期的母亲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觉得宝宝吃奶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牛奶确实少了
有这样一种情况:妈妈总是感觉不到牛奶上升,真的是因为牛奶少了。
婴儿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出生的前三个月,就像风一样,或者以前的人怎么说,婴儿看到风长。
快速生长意味着多吃牛奶。当宝宝的奶量越来越大,消化能力越来越强时,妈妈的产奶量肯定会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母亲的营养跟不上,或者少喝水,吃牛奶食物的食物,生病、愤怒、争吵等原因导致牛奶回来,那么牛奶产量减少,婴儿总是吃不饱,很少有机会增加牛奶。
你怎么知道你的牛奶有没有减少?
当母乳充足时,会有这些表现:
①宝宝吃奶后可以安静地睡2-3个小时,小月龄的宝宝一般也可以睡2个小时左右。
②婴儿每天的尿量是正常的。宝宝出生7天后,每天至少排尿6次。我们可以检查尿布。宝宝通常需要换6次以上的尿布,利用率应该达到70%,而且宝宝的尿液清澈无味。如果宝宝尿黄,身体健康,说明宝宝奶量不足。
③宝宝每天大便也要正常,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应该有2次~3次,多的话可能有8次~9次(新生儿较多),当然,在节胃期间除外。
除了排便的次数,还要注意大便的形状。如果牛奶量足够,宝宝吃饱了,大便一般都是糊状的。有些宝宝节省胃后会变成条状,这是相对柔软的。
④婴儿的体重也会正常增加,当牛奶量足够时,婴儿可以正常饮食,体重也会正常增加。
1-3个月的婴儿体重增长最快,3个月的体重是婴儿出生时体重的两倍。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体重增长的总和几乎与婴儿出生后的九个月持平。平均每月体重增长为600~1000g,每日体重增长约为30g有些特别能吃的宝宝每天可能达到50g左右。
3-6个月的宝宝每天生长速度不慢,每天约20-30个月g,每个月600~800g左右。
6-12个月的婴儿生长速度比以前慢得多,但每天也有10个左右g,一个月300g大约。当宝宝12个月大的时候,体重几乎是宝宝出生时的三倍。
⑤如果母乳足够,宝宝吃奶后会很满意,会主动挤出乳头,或者把头转向一边,不想再吃奶了。
⑥虽然没有牛奶上升的感觉,但母亲在喂养后仍然会感到胸部放松。有些母亲在喂养时也能明显感觉到牛奶阵列,可以看到婴儿的吞咽速度也加快了,但也能听到婴儿的吞咽声。
如果有以上表现,那么宝宝还是可以吃饱的,母乳也够了,那为什么不涨奶呢?
奶水达到供需平衡
不涨奶,但奶就够了,一般是第二种情况,即奶达到供需平衡,很少涨奶。
那么什么是衡是什么?
事实上,这也很容易理解,婴儿对母乳的需求,母亲是母乳的供应商,当需求和母乳供应一致时,即供需平衡。
例如,当我们第一次生下一个孩子时,因为我们不知道婴儿想吃多少牛奶,牛奶更多,但婴儿吃得更少,需求不足,此时供过于求,母亲很容易增加牛奶。
过了一段时间,宝宝的奶量增加了,也就是需求增加了,但是产奶的速度跟不上,也就是奶量少了,供不应求,宝宝容易哭。
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平衡的。
要实现供需平衡,中间需要经过磨合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产奶机制也对宝宝的需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调整产奶量,让宝宝有足够的奶吃,即供需平衡。
至于这个期限,要看个人,一般是3~4个月,但有些母亲直到断奶才达到供需平衡。
因此,有些母亲在产后1-2个月或3-4个月很少出现牛奶上升,但有些母亲无法实现,尤其是牛奶。
如何更好地实现母乳供需平衡?
哺乳期间,母乳供需平衡真的太舒服了。你不必担心牛奶不足,也不必担心牛奶过多,因为你不必整天想着挤奶,换防溢乳垫,更不用说储奶袋和吸奶器了。
①对于母乳不足的母亲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多喂奶。婴儿多吃牛奶意味着向供应商下订单。当供应商收到订单时,他们将开始增加牛奶的生产,并逐渐实现供需平衡。
②母乳过多的母亲,首先,如果牛奶严重上升,你可以适当地挤出一部分,但不需要完全挤出空气,不那么不舒服可以停止。因为如果挤出所有的牛奶,母亲的身体会自动认为这是婴儿吃的,下次会产生同样多的牛奶,那么它永远不会达到供求平衡。
其次,母亲通常可以少与婴儿接触,以避免刺激牛奶阵列,如果婴儿不饿,母亲不需要经常喂婴儿,因为担心婴儿饿,因为牛奶吃得越多,喂养次数越多,产奶量越大,所以总是供应过剩。
最后,饮食也可以适当调整。有些食物可以增加母乳,如水竹、猪蹄、鸡汤、鲫鱼汤等,尽量不要吃各种汤、豆浆、牛奶。
相反,妈妈可以适当吃一些会减少乳汁分泌的食物,如豆类、韭菜、山楂等。
然而,吃什么取决于个人,有些人吃韭菜会增加牛奶,有些人吃鸡肉会回到牛奶,看看他们自己的需要。
有人说母乳喂养比较简单,的确,如果没有堵奶、奶水过多、母乳不足等情况,还是比较方便的。
那么,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母乳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