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之概念——程序中泛型的理解,什么是泛型?

泛型是一种程序设计范式,允许代码接受多种类型参数,提高代码复用。本文通过冰箱的例子解释泛型的概念,指出在编写函数或程序时,使用泛型可以避免为每种可能的类型编写单独的接口。泛型在常见编程语言中以'T'为代表,允许在实际使用时指定类型。通过泛型,开发者可以编写更加灵活且高效的代码。

知识分享之概念——程序中泛型的理解,什么是泛型?

 

背景

日常我们开发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问题(踩坑o(╯□╰)o),这个常见问题系列就是我日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记录文章系列,这里整理汇总后分享给大家,让其还在深坑中的小伙伴有绳索能爬出来。
同时在这里也欢迎大家把自己遇到的问题留言或私信给我,我看看其能否给大家解决。

开发环境

  • 系统:windows10
  • 数据库:MariaDB

内容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描述泛型的

泛型程序设计(generic programming)是程序设计语言的一种风格或范式。泛型允许程序员在强类型程序设计语言中编写代码时使用一些以后才指定的类型,在实例化时作为参数指明这些类型。各种程序设计语言和其编译器、运行环境对泛型的支持均不一样。Ada、Delphi、Eiffel、Java、C#、F#、Swift 和 Visual Basic .NET称之为泛型(generics);ML、Scala 和 Haskell 称之为参数多态(parametric polymorphism);C++和 D称之为模板。具有广泛影响的1994年版的《Design Patterns》一书称之为参数化类型(parameterized type)。

我理解的泛型是用于我们在编写一个函数或者一个程序时想要让它能接受多种类型的入参时使用的一种范式。

假设我现在编写一个"冰箱",这个冰箱未来需要放入"苹果"这个类型的对象,还需要放入"草莓"这个类型的对象。
这时我的这个冰箱接口就需要既可以传参"苹果"又可以传参"草莓"。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写上两个类型的参数,有需要时就用哪个参数呗,其实不然,我们的"冰箱"需要放入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时我们的参数是写不完的,或者写了很多后会浪费掉很大一部分的空传参和一些相关判定。
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类型来代表着未来某个时间时,我们再进行使用"冰箱"时再告知到底是什么类型。于是这里就诞生了泛型这个概念。

那在常见的程序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比较常用语言中通常使用"T"来表示泛型。

本文声明:

88x31.png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由 cn華少 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N華少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