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绑定的心得 (转)

动态绑定的心得 (转)[@more@]

  我前不久看了遍《thinking in C++》对动态绑定有了点心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如果一个基类(没有父类)含有虚函数,那么在编译时,编译器会生成一张虚函数表,表里是该类中所有虚函数的地址(按出现顺序排列);并且会在该类中动态的插入一个成员变量(__vfptr),它是一个指向这个虚函数表的指针。对于这个基类的所有子类,编译器都会生成各自的虚函数表,并且把继承得来的__vfptr指针指向它。例如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class BB{

public:

  BB();

  virtual ~BB();

  virtual void f1(){ cout << "BB"<< endl; };

};//BB的虚函数表中的一个函数是~BB(),第二个是f1();

class DD : public BB{

public:

  DD();

  virtual ~DD();  //表中的第一个函数

  virtual void f1(){ cout << "DD"<< endl; };//第二个

};

BB的虚函数表中的一个函数是~DD(),第二个是DD的f1();如果BB没有定义f1()而定义了//virtual f2();则第二个函数是BB的f1(),第三个是f2();如果有以下的调用

  DD dd;

  BB* pBB = &dd;

  pBB->f1();  //输出的是"DD"

 

因为编译器对pBB->f1() 不是直接CALL f1的地址,而是类似于:

mov  ecx,  dword ptr [ebp-20h];//pBB变量的内容=类的首址=__vfptr的地址

mov  edx,  dword ptr [ecx];  //__vfptr的内容 = vtable的首地址

call dword ptr [edx+4]   //调用虚函数表的第二个函数:就是dd.f1()

例如class CC{

public:

  CC();

  virtual ~CC();

  virtual void f2(){cout << "CC" << endl;};

};

 

class DD: public BB, public CC{...}

 

有以下调用:

  DD dd;

  void* pCC = (CC*)&dd;  //关键在这一句!!!

  BB* pBB = (BB*)pCC;

  pBB->f1();  //竟然输出是"cc",就是说调用的是CC::f2()!!!

  这是因为:dd内有两个__vfptr(一个是BB的,一个是CC的)分别在在dd对象数据空间的前两位,都指向DD的虚函数表。  其实在第二句pCC指向的是第二个__vfptr(CC的),根据上面的汇编代码,可知编译器对pBB->f1()的解释就是调用"那个"虚函数表的第二个函数(因为f1()在BB的第二个),而"那个"虚函数表现在已经是CC的了。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0752043/viewspace-988232/,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0752043/viewspace-98823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