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yderabad生活多少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是语言问题。印度基本上算是一个半英语国家,英语普及程度是很高的,走在大街上,满街的标牌广告都是英语,印度文字却比较少见,普通公司职员的英语都相当流利。很多中国人觉得印度英语的口音很重,其实这是相对的,中国式英语的口音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比印度口音更难适应。尽管如此,要在印度生活,光凭英语还是会遇到不少麻烦,因为根据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英语说不好的还是大有人在。在我们住的旅馆,老板英语是没得说,但是服务生就不行了,只能说些简单的词汇,刚来的时候为了让他拿房间钥匙就比划了半天。街上的出租车司机也是水平参差不齐,档次高一些的出租车公司的司机的英语就流利一点,至于便宜而不太安全的小三轮出租司机就基本上说不明白了。
与此相关联,由印度语发音译成英文的地名、人名和食品名等,词汇构成和一般的英语单词不一样,光凭看往往很难正确发音。顺便说一下,印度语这个提法比较笼统,和我们的普通话类似,印度本地通用语言是以北部的Hindi为基准,其它还有各种地方语言,象Hyderabad其实就不是说Hindi的地区。
其次是交通。Hyderabad的市内公共交通在我看来落后很多年。公共汽车大多破旧,显得黑乎乎的,更糟糕的是安全性看上去不佳,因为公车基本上前后两门都是不关或者索性就没有门(据我观察,大部分没门)。有些公车极度拥挤,密度估计大于沙丁鱼罐头。这样的公车我是不敢挤上去,只有本地人能安然乘之。没有地铁,公车不敢乘,剩下只好打的。的士除了四个轮的以外,还有三轮的,叫做auto。auto方便便宜,但是安全性就成问题,一是因为左右都是敞开的,二是司机开得还都挺快,颇有疯狂摩托的味道。
再有一点就是停电。从这看出Hyderabad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每天都会停电,不但停好几次,而且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所以基本上商户,餐馆,旅馆都会自备发电机。这确实给平时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801/viewspace-327302/,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7801/viewspace-32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