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提到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同学心里早已有了答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我想阐述的是大量的代码练习对我们学习java带来怎样的好处。
罗辑思维里面讲到一个观点:学习本身,应该分成两种。
一种是信息的获取,就是读书、看报、上课、听讲座、看新闻之类的吧!
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是可以大规模复制并标价出售的,所以特别符合工业社会的胃口,所以作用就被夸大了。
而另一种学习方式那就重要的多了。那就是训练,就是把知识通过自己的身体加工之后再输出成某种程度的结果。
比如反复练习一个打球动作啊,把几页纸的文章,转化成一张PPT文档啦,把读过的一本书的内容用自己的口语表达出来啊!这都算训练。
训练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把软的知识转化成类似于肌肉记忆这样的东西,从而完成实质上的提升。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学习似乎很用功,但是进步很少,为什么呢?
原因正是在于他们只是在吸取知识,但从来没有实现成果的转化。
想通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看透很多问题和现象了。
比如,为什么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学英语的效果会很差?
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肌肉训练,是一种习惯,她的用途是输出,所以单纯的【学英语】,效果差是必然的。
又比如,为什么java学习需要大量大量的代码练习
首先,编程语言说到底就是一门工具,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只有多做实验才能慢慢对编程语言当中的抽象概念建立起画面感,从而形成自己的编程思想。
所以说,学习编程的过程一定要多做实验、多敲代码,如果说学习编程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么多做实验多敲代码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编程语言的捷径。
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多敲代码,另一方面在实验的选取上,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实验要有针对性。
编程实验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在学习的初期主要以验证抽象概念为主,主要是通过各种实验来掌握编程过程,以及编程语言自身的各种特点。
以Java语言为例,作为典型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语言自身的抽象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在学习的初期一定要通过实验来掌握类、接口、对象、封装、多态等核心概念,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在学习的初期,实验并不要追求代码量,而是要重视代码自身所能够描述的概念。在学习Java、Python、C++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时,一定要重视对于各种抽象的理解,而实验是理解抽象最为便利的方式之一。
第二:实验要有层次。
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实验的层次要逐渐推进,早期以验证概念为主,中期以建立编程思想为主,后期以应用为主。
早期的编程实验要注重验证,以建立抽象概念的画面为主,此时要重视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
中期的编程实验要重视对于概念的延伸,包括如何通过编程来延伸对于概念的理解,这个过程还是非常重要的。以Java语言为例,中期的编程实验要重视一些综合性实验,比如如何通过Java来连接外部资源,包括数据库等等,这个过程还需要加强总结,从而形成自身的编程思想。
第三:实验要结合实际场景。
在编程实验的最后一个阶段,要特别重视编程与场景的结合,不同的场景对于编程的要求是不同的,本身编程语言也有非常强的环境属性,而在结合场景的过程中,也可以积累大量的实践编程经验。
对于编程的初学者来说,往往会选择一个主攻方向,比如Web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大数据开发、人工智能开发等等,不同的开发方向会有相应的开发场景,一定要重视对于这些开发场景的了解。
Java、Python、C#等语言是比较典型的全场景开发语言,但是这些编程语言在不同的场景下,也需要掌握不同的API和编程方式,所以即使学习全场景编程语言,也要重视对于不同场景下的编程实验。
最后,对于编程的初学者来说,除了要重视多敲代码之外,还需要重视案例的学习和交流,通过一些优秀的开发案例能够帮助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这对于后续的团队合作会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下面这些java项目都是非常优秀的开发案例(直接点击开始学习练习),可以认真的学习一下,
2 、Java桌球游戏项目
2021最新学习资料:java300集,专为初学java者而著
还有很多这样的项目和案例,大家可以去找一下,他们会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知识点都讲的十分明白透彻,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讲解实际的练习一下,多敲代码,多多练习,我想你总会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