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89)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深度解析:Nginx的卓越性能
Nginx的卓越性能并非单一技术的偶然结果,而是架构设计、I/O模型、内存管理、网络优化多进程+事件驱动架构,实现无锁化并发与多核高效利用;异步非阻塞I/O与多路复用,支撑十万级并发连接;内存池与缓冲区优化,减少碎片与系统调用开销;零拷贝与TCP调优,提升网络传输效率;模块化与缓存机制,平衡轻量与扩展需求。这些设计使Nginx在高并发、高吞吐量场景下的表现远超传统服务器,也使其成为现代互联网架构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
2025-08-01 21:54:56
679
原创 使用Gemini API开发领域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思路
这个流程将引导您构建一个专业、健壮且可维护的个人聊天机器人。作为一名专家,您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系统化地进行测试和评估(阶段四),这是绝大多数业余项目所缺乏的。通过建立自动化的评估流程,您可以放心地对机器人的“人设”、RAG 知识库或底层模型进行调整,并立刻得到量化的反馈,从而实现真正的数据驱动迭代。
2025-08-01 19:51:50
701
原创 REST、GraphQL、gRPC、tRPC深度对比
本文深入对比了四种主流API通信范式:REST、GraphQL、gRPC和tRPC。REST作为资源导向的经典方案,简单通用但存在数据冗余问题;GraphQL通过灵活查询实现按需获取,但性能优化复杂;gRPC基于HTTP/2和Protobuf提供极致性能,适合服务间通信;tRPC创新性地利用TypeScript类型共享,实现前后端无缝协作。每种方案各有适用场景:REST适合开放API,GraphQL适合复杂数据需求,gRPC适合高性能内部通信,tRPC则最适合全栈TypeScript项目。
2025-07-30 21:06:54
1045
原创 KONG API Gateway中的核心概念
通过Service/Route抽象API的“目标”与“入口”通过Upstream/Target实现集群流量分发通过Plugin扩展功能通过控制平面/数据平面分离实现高效管理理解这些概念,是灵活配置Kong、应对复杂API管理场景的基础。无论是简单的单服务代理,还是大规模微服务架构,这些概念都是构建Kong配置的“积木”。
2025-07-30 19:03:52
1060
原创 Kong API Gateway深度解析:插件系统与微服务架构的技术基石
Kong的插件系统以Lua脚本为核心,通过钩子机制与动态配置,赋予网关“按需扩展”的灵活性;而其对微服务的深度适配(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熔断等),使其成为连接分布式服务的“可靠中枢”。无论是中小团队的快速起步,还是大型企业的复杂架构,Kong都能通过“插件+微服务治理”的组合,简化API管理复杂度,加速业务迭代。在云原生与AI融合的浪潮中,Kong的技术演进不仅是API网关的升级,更是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重要变革力量。
2025-07-30 18:48:07
668
原创 Kong API Gateway的十年进化史
2017年,Mashape正式更名为Kong Inc.,标志着公司战略全面转向API网关领域。此时Kong的GitHub仓库已拥有5万Star,成为API网关领域最活跃的开源项目之一。2011年,Mashape推出全球首个API市场,吸引了超过20万开发者和数千个API服务。于是在2015年,团队决定将内部使用的API网关独立开源,命名为Kong,取意“金刚”般的强大与坚韧。未来,随着AI与API的深度融合,Kong有望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更核心的角色,继续书写API网关领域的传奇。
2025-07-30 18:23:50
936
原创 PostgreSQL:不止是开源数据库,更是企业级数据引擎的全能选手
PostgreSQL 的扩展性堪称“开源数据库的天花板”。扩展插件:官方维护了数百个扩展,比如pg_trgm(支持模糊查询优化)、(监控 SQL 执行性能)、PostGIS(地理信息处理,比普通数据库的空间计算快 10 倍以上);自定义函数:用 SQL、PL/pgSQL(PostgreSQL 自带的过程语言)、甚至 C、Python 等语言写函数,嵌入业务逻辑(比如计算订单金额时自动扣减优惠券);存储过程:支持事务的复杂业务流程(如“下单-扣库存-支付”全链路),避免多次数据库交互。
2025-07-28 09:00:00
897
原创 持续优化Cypress自动化测试
在Cypress自动化测试中,可从多个维度进行持续优化,以提升测试稳定性、执行效率和可维护性。定期审查测试用例,移除过时测试,重构复杂测试,可确保测试套件长期健康运行。
2025-07-27 20:56:09
795
原创 Jenkins流水线中的核心概念
Jenkins流水线(Pipeline)是一套CI/CD自动化工具,通过代码定义构建、测试和部署流程,实现透明化、可维护的工作流。核心概念包括:1)Pipeline作为整体流程,支持声明式或脚本式语法;2)Jenkinsfile以代码形式存储流程;3)Agent指定执行节点;4)Stage划分不同阶段;5)Step代表具体操作指令;6)Post定义执行完成后的操作;7)Environment管理全局变量。此外还支持触发器、条件判断、人工确认、并行执行、工具配置和凭证管理等功能,使CI/CD流程更加灵活高效。
2025-07-22 07:59:46
608
原创 主流 MQ 的关键性能指标
主流消息队列性能指标对比摘要: Kafka、RocketMQ、RabbitMQ和ActiveMQ在吞吐量、堆积能力和延迟方面呈现显著差异。Kafka专为高吞吐设计,单机可达10万-50万TPS,支持TB级消息堆积;RocketMQ平衡吞吐与可靠性,单机5万-20万TPS;RabbitMQ侧重低延迟(微秒级),但吞吐仅1万-5万TPS;ActiveMQ性能最弱。选择需结合业务需求:大数据场景选Kafka,金融交易用RocketMQ,实时通知选RabbitMQ,ActiveMQ逐渐被淘汰。实际性能受消息大小、持
2025-07-21 21:29:06
945
原创 CDN和DNS 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
要理解CDN和DNS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我们需要先分别明确两者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再结合分布式系统的特性(如跨地域、高并发、高可用)分析其具体作用,最后看两者如何协同支撑分布式系统的高效运行。
2025-07-21 16:27:53
866
原创 性能测试工具JMeter
JMeter是一款性能测试工具,核心概念包括:测试计划(容器)、线程组(模拟用户并发)、取样器(执行请求)、监听器(收集结果)、逻辑控制器(流程控制)、配置元件(参数预设)、前后处理器(数据处理)、断言(结果验证)、定时器(请求间隔)和分布式测试。这些组件协同工作实现系统性能评估。
2025-07-19 09:38:35
1089
原创 前端自动化测试框架Cypress
Cypress是一款专为现代Web应用设计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支持端到端测试、集成测试和单元测试。其核心优势包括浏览器内运行架构、自动等待机制、实时调试功能(时间旅行)和网络请求控制,能显著提升测试稳定性和开发效率。相比Selenium,Cypress在前端测试中执行更快、调试更直观,但仅支持JavaScript且并行能力有限。
2025-07-17 15:58:12
959
原创 工作流引擎Conductor
Conductor是Netflix开源的分布式工作流编排引擎,采用声明式工作流定义(JSON/YAML),通过有向无环图(DAG)协调微服务任务执行。核心组件包括Server、队列服务和Worker,支持动态分支、错误重试和可视化监控。提供多种任务类型(如并行、循环、决策),适用于电商订单、数据管道等场景。相比Camunda等工具,Conductor更侧重微服务编排,具有多语言支持和分布式扩展性。
2025-07-17 12:22:39
574
原创 MYSQL中的数据类型
MySQL数据类型选择直接影响数据库性能和存储效率。数值类型应优先用INT,金额必须用DECIMAL避免精度问题;字符串类型中,定长数据用CHAR,变长用VARCHAR,大文本用TEXT;日期类型区分DATETIME(绝对时间)和TIMESTAMP(时区相关);二进制数据建议存储路径而非文件本身;JSON类型适合半结构化数据。核心原则是够用即可、避免NULL、优先内置类型,权衡存储与性能,如状态码用TINYINT而非INT,IP地址用INT而非VARCHAR。
2025-07-16 10:24:27
872
原创 Modbus通信协议
Modbu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支持主从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它采用简单的主从结构,支持RS-232/RS-485串行通信和以太网传输(Modbus TCP/IP),具有实现成本低、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开发实践中,可通过Python、C#等语言的专用库实现Modbus通信,并借助Modbus Poll、Modbus Slave等工具进行测试调试。协议分析时需关注报文结构、校验机制和异常处理,确保通信可靠性。该协议传输距离因方式而异,RS-485最长可达1200米,而以太网可通过光纤扩展至更远
2025-07-16 09:54:32
716
原创 养成重构代码的习惯
代码重构是在不改变软件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内部结构,提升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性能。重构优先级分为:高(代码异味、频繁修改、性能瓶颈)、中(设计原则不符、技术过时)、低(风格统一、局部优化)。方法包括函数重构(提取方法、参数化)、类重构(提取类、继承优化)和模块重构(拆分、通信优化)。重构能提高可维护性、扩展性、可读性,改善性能并降低技术债务。工具推荐IDE(IntelliJ、Eclipse)、静态分析工具(SonarQube)和版本控制系统(Git)。重构是保障软件长期稳定的关键实践。
2025-07-15 23:03:39
787
原创 kube-proxy 中 IPVS 与 iptables
kube-proxy的IPVS和iptables模式均实现Kubernetes服务的四层负载均衡,但存在显著差异。IPVS基于专用内核模块,具有O(1)查找复杂度、支持7种负载均衡算法,适用于大规模集群(万级Pod)和高并发场景;而iptables依赖通用防火墙模块,规则匹配为O(n)复杂度,仅支持轮询/随机算法,易出现规则爆炸问题。IPVS在性能、扩展性和功能丰富性上全面占优,成为Kubernetes生产环境推荐方案(需加载内核模块并配置mode: ipvs)。切换步骤包括内核模块准备、修改kub
2025-07-15 22:35:19
871
原创 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
工业控制系统通信协议综述:工业控制系统依赖多种通信协议连接设备,主要分为四类:1)传统现场总线(如Modbus、Profibus),适用于短距离可靠通信;2)工业以太网协议(如Profinet、EtherCAT),提供高速实时传输;3)专用领域协议(如电力DNP3、楼宇BACnet);4)面向工业4.0的OPC UA等新型协议。协议选择需考虑实时性、兼容性、行业规范及安全性,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OPC UA因其跨平台和安全特性成为趋势,但传统协议仍广泛使用。
2025-07-15 15:34:01
366
原创 PDCA环管理模型
PDCA环是一套用于持续改进流程、产品或服务的循环管理模型,核心是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不断循环,实现系统性的优化与提升。计划的准确性核心是“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若仅解决表面问题(如“员工操作失误”就简单培训),而忽视深层原因(如“操作手册模糊”“设备设计不合理”),计划将事倍功半。记住:PDCA的“计划”不是“完美方案”,而是“基于当前认知的最优尝试”,后续的Check和Act阶段会进一步修正。
2025-07-14 18:15:33
564
原创 企业BI数据可视化工具
Power BI 凭借易用性、生态整合和成本优势,成为企业级 BI 的首选之一,尤其适合微软生态内的中大型企业。然而,其在复杂模型开发、大数据处理和定制化方面的局限,要求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权衡。通过合理规划学习路径、优化数据模型和灵活结合其他工具,Power BI 可最大化发挥价值,为汽车行业等领域的工艺追溯和生产优化提供高效支持。
2025-07-14 08:36:05
736
原创 GROW领导力模型
GROW领导力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由格雷厄姆·亚历山大等人提出的结构化问题解决框架,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与个人发展领域。该模型包含四大核心要素:Goal(明确SMART目标)、Reality(客观分析现状)、Options(发散思考解决方案)和Will(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其优势在于结构化沟通、赋能团队和灵活适用性,但需注意避免流程化、确保现状真实性及行动可追踪性。GROW模型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也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适用于领导力教练、团队管理和个人发展规划等多种场景。
2025-07-13 23:02:39
1170
原创 聊聊KPI的那点事儿
项目与团队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本质是“通过明确标准引导行为,通过反馈促进成长”。关键在于:指标设计聚焦核心价值,过程跟踪依赖数据支撑,结果应用连接激励与发展。最终目标不是“评判优劣”,而是让团队和成员在“做正确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和“正确地做事(do things right)”中持续进步。
2025-07-13 17:28:57
920
原创 软件开发中的瀑布式开发与敏捷开发
瀑布式是“计划驱动,阶段清晰”的传统模式,适合稳定场景;敏捷式是“价值驱动,快速迭代”的现代模式,适合动态场景。两者非对立,需根据项目特性、团队能力、业务需求选择或融合,最终目标是高效交付高质量软件,满足用户需求。
2025-07-13 16:51:17
981
原创 时间管理四象限理论
四象限理论是经典时间管理工具,通过重要性/紧急性将任务分为四类:紧急重要(立即处理)、重要不紧急(核心投入)、紧急不重要(委派/拒绝)、不紧急不重要(淘汰)。其优势在于优先级清晰、聚焦长期价值任务,但存在主观性分类、动态调整不足、忽视隐性价值等局限。优化建议包括:定期动态调整分类、强化第二象限执行(如时间块法)、识别长期复利任务,并配合工具追踪复盘。实践核心是减少紧急事务,80%精力投入重要不紧急任务,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规划的转变。
2025-07-13 16:39:59
741
原创 Java基础:类加载的过程
Java类加载是将字节码文件加载到JVM内存并转换为可执行类型的过程,包含7个生命周期阶段(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使用、卸载)。核心流程包括:通过ClassLoader获取字节流(加载)、验证安全性(验证)、分配静态变量内存(准备)、替换符号引用(解析)和执行初始化代码(初始化)。类加载器采用双亲委派模型确保核心类安全,其中Bootstrap、Extension和Application类加载器分别负责不同层级的加载。
2025-07-13 09:30:59
609
原创 Java基础:泛型
Java泛型是JDK 5引入的特性,通过类型参数化(如List<T>)实现编译时类型安全,避免运行时ClassCastException。泛型解决了非类型安全集合(如ArrayList存储任意Object)的问题,消除强制类型转换,提升代码复用性和可读性。底层通过类型擦除实现,运行时泛型信息被擦除(如List<String>变为原始类型List),编译器自动插入类型检查。泛型广泛应用于集合框架,虽因擦除存在限制(如无法实例化T),但其类型安全优势使其成为Java开发的核心工具
2025-07-12 23:11:10
731
原创 Java基础:Object类中有哪些方法
Java的Object类是所有类的基类,提供11个基础方法:getClass()返回对象类信息;hashCode()生成哈希值用于哈希表;equals()默认比较内存地址(可重写);clone()需实现Cloneable接口进行对象拷贝;toString()返回对象字符串表示;notify()/notifyAll()和wait()系列方法用于线程同步;finalize()在垃圾回收前调用(已过时)。这些方法构成了Java对象操作的基础,其中equals、hashCode、toString等方法常被重写以满足
2025-07-12 17:42:30
420
原创 聊一聊在 Spring Boot 项目中自定义 Validation 注解
聊一聊在 Spring Boot 项目中自定义 Validation 注解的具体实现。
2025-07-11 20:45:40
258
原创 Validation框架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应用
Validation框架在微服务架构中扮演着“守门员”角色,通过分层校验(网关→服务→持久化)、多语言支持、与生态集成,确保数据从入口到存储的全链路合法性。减少错误:提前拦截无效数据,降低下游服务的异常处理成本。增强安全:防御注入攻击、权限越界,保护微服务接口安全。提升可维护性:统一校验规则,便于团队协作与代码复用。
2025-07-11 15:55:42
680
原创 聊聊微服务架构中的双token
微服务架构中,双Token机制(Access Token+Refresh Token)是保障分布式系统认证的核心方案。Access Token用于资源访问,有效期短;Refresh Token用于令牌刷新,存储于后端。认证中心负责双Token的生成和验证,通过Redis存储并实现自动续期。该机制通过短时访问+长效刷新平衡安全性与用户体验,支持单点登录、移动端应用等场景,优于单Token机制。实现需考虑分布式锁、HTTPS加密、权限细分等安全策略,并结合业务需求选择技术栈。
2025-07-11 15:36:04
841
原创 SpringBoot 拦截器和过滤器的区别
本文系统对比了SpringBoot中拦截器(Interceptor)和过滤器(Filter)的核心差异。拦截器属于Spring框架,仅作用于MVC控制器请求,支持依赖注入和访问Spring上下文;而过滤器基于Servlet规范,对所有请求有效,包括静态资源。
2025-07-11 10:18:24
735
原创 三分钟带你认识JWT (Java Web Token)
无状态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JWT(JSON Web Token)是一种用于跨域身份认证的开放标准,解决了传统Session-Cookie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局限性。其核心特点包括:无状态认证(服务器不存储会话数据)、跨域支持(通过HTTP Header传输)、安全性提升(防CSRF和签名验证)以及多平台兼容性。JWT由Header、Payload和Signature三部分组成,采用数字签名确保信息完整性。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单点登录、API授权等。
2025-07-10 21:37:19
841
原创 Nacos的基本功能以及使用Feign进行微服务间的通信
本文介绍了在SpringBoot项目中集成Nacos和Feign实现微服务通信的方法。Nacos作为服务注册中心和配置管理中心,提供动态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和健康监测等功能。通过添加相关依赖并配置Nacos服务器地址,即可快速集成。示例展示了服务提供者暴露API接口、消费者通过Feign客户端远程调用的完整流程,包括启动类注解、Feign接口定义及配置中心的动态配置读取。这种方案简化了微服务间的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2025-07-10 21:25:29
525
原创 JVM内存区域
JVM内存模型分为线程私有区域(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和共享区域(堆、方法区、运行时常量池、直接内存),各区域作用及常见问题不同。
2025-07-09 10:43:23
808
原创 软件系统测试的基本流程
核心目标:总结经验,为后续版本提供参考。编写测试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测试范围、执行情况、缺陷统计、非功能测试结果、是否建议上线。资产归档归档测试计划、用例、报告、自动化脚本等资产,便于复用(如回归测试复用用例)。复盘改进召开复盘会,总结问题(如“需求变更导致返工”),提出改进措施(如“规范需求变更流程”)。输出:《测试总结报告》《归档资产清单》《经验教训记录》软件系统测试流程通过“规划→设计→执行→分析→总结”的规范化步骤,确保软件符合需求、具备预期质量。
2025-07-08 22:52:03
926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