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白, get和post本质上都是TCP链接 ,那他们为什么会不一样?
就好像,在互联网世界中,HTTP(交通规则)会给不同服务类型的TCP(汽车)贴上不同的标签;因为标签不同所以使用方法也不一样。
标准区别
先说说他们表面上的不同点:
(1) 传参方式不同
get是通过URL传递参数,post则是将数据放置在request body中。
(2) 传参方式导致的长度限制不同
get有URL长度限制(浏览器的限制),而post没有长度限制。
(3) 传参方式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get通过URL传参,因此数据都显示在用户面前,肯定不安全;而post不会作为url的一部分,也不会被缓存、但能够被保存在服务器日志以及浏览器浏览记录中。
(4) 浏览器回退导致的不同结果
GET在浏览器回退时是无害的,而POST会再次提交请求。
因此,一般来说,post用于修改和写入数据;而get一般用于搜索排序和筛选之类的操作,目的是获取资源,读取数据。
底层区别
上面是他们的表面不同,但是一开始就说了,get和post本质上都是TCP链接,那么真正导致他们不同的是交通规则,也就是HTTP协议;
由于协议规定,就导致 get比post更快 ,原因如下:
(1) post请求包含更多请求头
(2) 请求的方式不一样
psot请求:
1) 浏览器请求tcp连接(第一次握手)
2) 服务器答应进行tcp连接(第二次握手)
3) 浏览器确认并发送psot请求头(第三次握手)
4) 服务器返回100 Continue响应
5) 浏览器发送数据
6) 服务器返回200 OK响应
get请求:
1)浏览器请求tcp连接(第一次握手)
2)服务器答应进行tcp连接(第二次握手)
3)浏览器确认,并发送get请求头和数据(第三次握手)
4)服务器返回200 OK响应
由上面我们可以知道, post产生两个TCP数据包,get则只产生一个TCP数据包 ;这个不同点,在网络好的时候差别不大,但是在网络差的时候,两次TCP在验证数据包完整性上就显得比较有优势。
(3) 静态数据的缓存方面
如果get请求的是静态资源,则会在第一次打开时进行缓存处理,这样在用户第二次访问相同地址时能够快速打开;而post则不行。
(4) post不能进行管道化传输
http/1.1中,还有一种称为管道通信的方式进行速度优化:把需要发送到服务器上的所有请求放到输出队列中,在第一个请求发送出去后,不等到收到服务器的应答,第二个请求紧接着就发送出去,如果连接中断,则清空重新发送;这样的通信方式对于幂等请求get还好(每次都是相同的结果),但是post就不行了(比如支付)。
幂等的概念 :
HTTP 幂等方法是指无论调用多少次都不会有不同结果的 HTTP 方法。 ( 它只作用于结果而非资源本身)
持久连接:
http/1.0+中是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keep-alive值(持久连接是默认的,除非在connection中添加close)
http/1.1中是在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persistent值(必须在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keep-alive,否则在接收数据包后就断开连接,不能持久化)
GET传参最大长度解读
虽然我们说get有URL长度限制,但是 HTTP协议并没有规定get和post的长度限制 ,get的 最大长度限制是因为浏览器和web服务器规定的 ,因此,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议规定,这导致了在不同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对get的限制长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超出了最大长度,大部分的服务器直接截断,也有一些服务器会报414错误。
浏览 器:
( 1)IE:IE浏览器 对url长度限制是2083(2K+53),超过这个限制,则自动截断(若是form提交则提交按钮不起作用)。
(2)firefox:火狐浏览器的url长度限制为 65536字符,但实际上有效的URL最大长度不少于100,000个字符。
(3)chrome:谷歌 浏览器 的url长度限制超过8182个字符返回本文开头时列出的错误。
服务器 :
(1)Apache:Apache能接受url长度限制为8 192 字符
(2)IIS:IIS能接受url长度限制为16384个字符
由于IE浏览器对URL长度的允许值是最小的,所以网站开发中,只要URL不超过2083字节,那么在所有浏览器中工作都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