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云计算服务商的多维实践之道:用户需求驱动变革

UCloud在2018用户大会上展示了从基础建设到系统构建的全面云计算解决方案,强调用户需求与前瞻性,推出全球首款数据所有权分离产品,并分享了机房热迁移、VPC网络自主可控等先进技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云计算被称作人工智能的强载体,必然在AI时代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2018年12月21日,UCloud用户大会暨Think in Cloud 2018上海站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拉开了帷幕,作为2018年终的最后一次云计算盛会,UCloud在会上详细阐述了从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到云平台的系统构建,再到产品底层的技术改革。在这国内云计算即将十周年之际,UCloud就如何将最新的技术趋势与用户日新月异的需求来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独立云计算服务商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2008年,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互联网产业也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互联网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明显加快。面对高并发的流量冲击以及短时间内大量的数据涌入,此时的传统IOE架构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业务的发展。

自2009年云计算开始在国内发展到现在,云计算在国内已经走过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中,云计算经历了起初被人质疑,到市场上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再到巨头布局蚕食市场,现在的国内云计算市场已经呈现出趋于稳定的局面。其中不同于巨头系,独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背后没有庞大的生态系统和雄厚的资本实力来支持,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云计算帮助梦想者推动世界进步

在会上,UCloud CEO季昕华特意强调了“用户需求和前瞻性”这两个词,对于UCloud来说,用户的需求永远是下一款产品的目标,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云计算作为划时代的产物,前瞻性也十分重要,要走在用户的前面,在用户尚未感知到问题所在时就已经将其修复,才能最大化用户体验。

比如UCloud通过在全球部署了29个可用区以便于数据能够瞬达全球、最初的分布式KV转化为现在的高性能SSD云盘以及全球首款将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产品—安全屋,这些都离不开UCloud对用户需求和前瞻性的理解。

演讲最后季昕华说到,希望能让UCloud承载更多人的梦想,帮助一个个梦想者成长起来,让技术为这些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UCloudStack–极简产品体验背后的极深技术

相信大家对OpenStack肯定不会陌生,作为最成功的几个开源项目之一,从2017年开始,以Google为首的公有云企业开始弃用OpenStack。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OpenStack为云计算提供了使其变得更加复杂的解决方案,也使得云计算变得不再轻量。

但是随着ToB领域的热起,私有云的热度持续上升,那在弃用OpenStack后,如何将公有云上的技术带到客户的私有化上呢?UCloud对OpenStack进行了重构,诞生了UCloudStack。

作为一款轻量级且可私有化的云计算软件系统,UCloudStack是以UCloud技术栈和产品栈为基础的一款轻量级IaaS平台解决方案。从2017年开始,UCloudStack就已经覆盖了IaaS平台上的大部分需求。

基于UCloud在公有云领域6年时间的技术经验,通过将公有云的方案完整移植到UCloudStack的私有化上,为有这方面需求的客户减负,即减轻客户运维的负担、减轻客户使用产品的负担。如果客户的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UCloudStack甚至可以协助用户搭建两地三中心的容灾方案。

机房热迁移–做得越好,用户就越不容易感知到

上文提到UCloud在全球部署了29个可用区,韩国首尔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由于韩国机房供应商的原因,UCloud不得不面临需在3个月内完成对整座机房层面的数据迁移的严峻局面。

按照一般的思路,如此大规模的、机房层面的数据迁移,必定要进行离线迁移,但这对用户业务的影响非常大;此外另一种方法就是线上迁移,在云端这样的热迁移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比如王者荣耀就经常在不影响用户的情况下完成热更新。但是对于整座机房层面的线上热迁移,还从来没有人尝试过。

UCloud研发总监吴斌炜举了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他谈到,机房层面的数据热迁移就相当于将正在高速运行的高铁上的乘客,无缝迁移到另一列同样正在高速运行的高铁上,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避免客户的业务受到冲击,针对机房层面的线上数据热迁移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是合并,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合并,而是通过将这两个机房打造为一模一样的配置,无论是服务器配置网络架构设计,从而将两个机房在逻辑上变为一个机房。
其次是系统层面的迁移,这方面相对就容易一些,现在已经有很多支持系统无损迁移的工具。
最后是产品数据迁移,数据是 机房中最上层的部分,需要底层和系统层都确保稳定后才能开始进行,类似于“主备”的模式,现在UCloud的技术已经可以将用户的影响降低至一秒内。但是数据库较为特殊,在做数据库的数据迁移时,为确保数据一致性,需要短暂的将数据库控制台功能关闭,以防止有新的数据接入,这个步骤需要耗费约15分钟左右的时间。

VPC–实现网络的自主可控

我们都知道云计算有三大核心,分别是计算、存储及网络。其中网络无疑是云计算中变数最大、结构最复杂、最难以控制的一个变量,尤其是互联网关联十分紧密的现在,稍微的网络波动就可能对业务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UCloud的VPC具有透明升级的特性,通过对全球部署的29个机房进行统一化的部署,在不同机房之间实现统一的VPC,用户在进行跨机房的数据迁移时也不会影响到自身的业务。

ToB领域的云计算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近些年随着云计算在市场教育中取得的良好成效,如果企业的业务现在还没有上云,那就几乎等同于用落后的冷兵器来对抗友商的原子弹,于业务的发展极为不利。

随着目前国内云计算市场状况逐渐稳定下来,各大互联网企业内部的云计算部门也相继完成了组织架构的升级。在国内云计算即将步入第十年之际,国内科技巨头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表明了国内公有云市场的红利正在消退,同时也可以预见到,国内云计算全面深入到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ToB深水区域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EnMAP-Box是一款高效、便捷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免安装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直接运行而无需进行复杂的安装过程。这款工具主要用于处理和分析来自各种遥感传感器的数据,如EnMAP(环境多波段光谱成像仪)和其他同类设备获取的高光谱图像。EnMAP-Box的设计目标是为科研人员和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个直观、易用的平台,以执行复杂的遥感数据处理任务。 在使用EnMAP-Box之前,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一个兼容的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环境。IDL是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特别适用于科学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尤其是在地球科学和遥感领域。它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支持对多维数组操作,这使得它成为处理遥感图像的理想选择。EnMAP-Box是基于IDL开发的,因此,用户在使用该软件之前需要确保已经正确配置了IDL环境。 EnMAP-Box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数据导入:能够读取多种遥感数据格式,如ENVI、HDF、GeoTIFF等,方便用户将不同来源的遥感图像导入到软件中进行分析。 2. 预处理:提供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功能,用于改善原始图像的质量,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3. 分光分析:支持高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提取,如光谱指数计算、光谱端元分离等,有助于识别地物类型和监测环境变化。 4. 图像分类:通过监督或非监督方法进行图像分类,可以自动或半自动地将图像像素划分为不同的地物类别。 5. 时间序列分析:对于多时相遥感数据,EnMAP-Box能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揭示地表动态变化趋势。 6. 结果导出与可视化:处理后的结果可以导出为各种格式,同时软件内置了图像显示和地图投影功能,帮助用户直观地查看和理解处理结果。 7. 自定义脚本:利用IDL的强大功能,用户可以编写自定义脚本来实现特定的遥感处理需求,增强了软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使用EnMAP-Box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例如对IDL编程语言不熟悉,或者对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缺乏了解。这时,可以通过查阅软件自带的文档、教程,以及在线资源来提升技能。同时,积极参与相关的学习社区和论坛,与其他用户交流经验,可以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EnMAP-Box作为一款基于IDL的遥感图像处理工具,为遥感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但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IDL基础和遥感知识。通过熟练掌握EnMAP-Box,用户可以高效地处理和解析遥感数据,揭示地表信息,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科学支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