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是媒体行业最令人回味的风景线。在深度报道中,记者们发现,记录或者影响、中立或者参与、监督或者启蒙,共同追求“超越事实,报道真相”。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缺乏专业共识的职业圈,也是一个缺乏监管标准的新闻领域。即便如此,这些深度报道的从业者比普通新闻记者拥有更崇高的职业追求,更强烈的专业意识。深度报道前20年的桥头堡是属于社会报道的,中国媒体的舆论监督阵营空前壮观。
时至今日,科技已成为全民话题。从《今日头条》分发数据来看:一年时间,科技内容的日均阅读数从去年7月的8700万,增长到今年7月的1.7亿,今年是去年同期的1.9倍。日均文章数,今年7月日均则是去年同期的1.2倍。头条用户最关心的前十大企业中,科技企业占据六席。华为、苹果、腾讯、小米、阿里巴巴以及三星,分别占据前十。每100个头条用户中,6.6个用户平时会经常阅读关于苹果的内容。科技巨头发布会的热度,已经开始超过了国民综艺开播。
在此背景下,
小编很积极的帮大家梳理了今日头条最认可的深度科技报道(来自2017年8月16日,今日头条金字节奖第一届颁奖典礼)。
年度作者《财经》杂志记者宋玮:《百度的冬天》、《大并购幕后故事》、《乐视危机虚实》、《共享单车:资本局中局》
组委会评价很用心:“因为魏则西事件,他们采访了李彦宏,这篇关于百度危机的报道并没有停留在医疗广告上,一年之后百度向移动端和人工智能的转型,事实上已经提前嘉奖了这篇具有前瞻价值的报道。”
年度媒体:科技媒体36氪(小编心中最财经style的科技媒体~)
年度人物特写:《GQ智族》杂志何瑫《喊麦之王》
年度独立作品:前《创业家》记者和阳《阿里“中供系”前世今生:马云麾下最神秘的子弟兵》
评委说的好感人:“他两年磨一剑,通过对多位关键人物的采访,大量资料、书籍的翻阅,将一群少为人知、难以接近的人搬进一篇十万字长文。这是一部大公司崛起前的早期创业史,当公司成为冲破数千亿市值的巨头时,当初那批销售铁军何去何从。理解中国商业的变更,这是不应被忽视的一环。”
年度行业报道:记者谢梦遥《深圳“滴滴村”:被互联网收编的司机和他们的江湖》
年度调查报道:记者杨林、韩洪刚与方园婧《贾跃亭更难的一百天》
组委会评价也很亮:“正如这篇特写的开头所言,天佑是直播世界的代表性产物,是时代土壤结出的果实。理解他的故事,也就理解了直播,乃至理解这个时代广大人群的审美趣味与精神境况。作者以最大的克制与平视描绘出天佑最鲜活的人性部分,也还原出时代最喧嚣直白的一面。”
背景信息:
今日头条号称一款自动学习智能的资讯软件,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已服务5亿用户。
2016年6月23日,今日头条在北京宣布启动一项评选优秀科技报道的行业奖项金字节科技报道奖。
2017年8月16日,今日头条金字节奖第一届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在年度颁奖礼上,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赵添阐述了金字节奖的理念:不问出处、不论资历,作品水准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未来希望将金字节奖打造为科技报道的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