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号晚间,知乎上一个题为“如何评价贾扬清离职Facebook?”的问题热度不断发酵,在短短数小时内就被流览近6万次并很快在朋友圈内广泛传播。在该知乎问题中,题主Po出了一张聊天记录截图,称Caffe作者、Facebook AI架构总监贾扬清将从Facebook离职并加入阿里任VP。而在回答中有人表示3月8号是贾扬清在Facebook的最后一天、而入职阿里的时间是3月11号。
\n3号凌晨,AI前线与相关人士确认得知,贾扬清离职加入阿里消息属实,不过贾扬清最终的去向并非回国,而是加入阿里硅谷研究院。不过当前贾扬清的LinkedIn页面上目前在职公司仍为Facebook。
\n作为全球最普遍使用的图像识别开源软件Caffe的作者,贾扬清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里的佼佼者。贾扬清是浙江绍兴人,本科和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随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3年毕业后,他加入谷歌,是谷歌大脑TensorFlow的作者之一。2016年2月从谷歌离职,加入Facebook,致力于前沿AI研究和平台开发。
\nCaffe之父
\nCaffe是一个清晰、可读性高、快速的深度学习框架,对整个深度学习领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深度学习领域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Caffe无论在结构、性能上,还是在代码质量上,都称得上一款十分出色的开源框架。更重要的是,它将深度学习的每一个细节都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大大降低了人们学习研究和开发的难度。而这样一款出色且影响广泛的深度学习框架,正是贾扬清在伯克利大学就读博士期间开发出来的。
\nCaffe的诞生是因为贾扬清需要一个深度学习框架来支持他的科研工作,他经常和人开玩笑说:“我写Caffe的原因是因为我不想写毕业论文。”
\n对于贾扬清来说,Caffe起初纯粹是因为兴趣使然作为一个业余的项目,后来因为越来越觉得有意思,花在Caffe上的时间逐渐变成20%、40%、80%,后来在上下班的地铁上也开始编程序。2013年下半年,Caffe写完并开始在组内试用,大家都觉得好用,比如Jeff和Ross利用Caffe的训练代码实现了R-CNN。到了11月份的时候,贾扬清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开源Caffe,然后12月份正式开源。
\n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面Caffe开始吸引很多其他的用户和开发人员,特别是NVIDIA开始帮助团队做更多的加速,Berkeley也成立了Berkeley Learning and Vision Center来组织和吸引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多个开源项目(包括Caffe)。后来,Caffe开始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尝试和使用深度学习技术,这是贾扬清始料未及的,但这与他决定将Caffe开源的初衷却是不谋而合。贾扬清曾表示,希望Caffe成为深度学习领域的Hadoop。
\n在Caffe之前,深度学习领域缺少一个完全公开所有的代码、算法和各种细节的框架,导致很多的研究人员和博士生需要一次又一次重复实现相同的算法。贾扬清曾在采访中表示:“我觉得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还是需要有开放的胸怀来帮助整个社区的发展,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n从谷歌到Facebook
\n在加入Facebook之前,贾扬清于2013年12月到2016年2月在Google Brain担任研究科学家,致力于前沿的深度学习研究和工程,参与了ImgeNet2014比赛、移动端深度学习、Google下一代AI平台TensorFlow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开发和产品咨询等。
\n无独有偶,2016年贾扬清离开谷歌、加入Facebook时也曾引发热烈讨论。当年知乎上也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caffe作者贾扬清加入Facebook?
\n在这个问题下,贾扬清自己回复道:
\n\n\n“正常换工作而已,大家不需要太过关注。。。
\n
\n就我个人而言,在Google实习过两年又工作过两年,无论是技术还是科研都感觉收获颇丰,换到Facebook的原因也是为了在个人发展上能学到一些不同的东西,为将来的职业发展继续做准备。另外一个原因是好多以前伯克利同实验室的朋友也在Facebook,比如Ross Girshick和Bharath Hariharan,所以也增加了一份亲切感。
\n两家都是好公司,也都是牛人云集,所以从找工作的角度说,来哪儿都不会让你感觉后悔的。
\n不过话说我哪儿都没有announce到底是谁捅出来的消息呢?”
当时知乎评论里不少人对贾扬清加入 Facebook 有很多解读,有人猜想:“谷歌估计铁了心让Tensor Flow一统江湖。Caffe 到了脸书至少可以和Torch分庭抗礼。”
\n贾扬清加入Facebook之后,Facebook又陆续发布了PyTorch和Caffe2。由于Caffe在开发之初主要针对计算机视觉领域,因此在NLP等其他领域用起来稍有欠缺。Facebook在2015年的时候还有很多产品使用Caffe的runtime来部署,但是后来出现了不少灵活性问题,这也是后来开发Caffe2跟PyTorch的原因。2017年4月份,Facebook正式发布Caffe2,基于Caffe但更加轻量化、模块化且保持了可扩展性和计算性能。2018年4月份,为了提高开发效率,Caffe2代码全面合并进了PyTorch。
\n针对Caffe2和PyTorch的合并,贾扬清在知乎上表示,将这两个框架整合起来可以极大提升开发效率,为广大开发者提供便利。
\n\n\n“因为 PyTorch 有优秀的前端,Caffe2 有优秀的后端,整合起来以后可以进一步最大化开发者的效率。目前 FAIR 大概有超过一半的项目在使用 PyTorch,而产品线全线在使用 Caffe2,所以两边都有很强的动力来整合优势。
\n
\n开发效率是我在 Facebook 非常重视的一个方向:去年年中的时候启动了 ONNX 项目(初版的代码是我亲自上手写的),然后帮助搭建了 ONNX team,来增强不同框架甚至不同公司之间的协作;Caffe2 和 PyTorch 在代码层的合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推动的一项内容。”
如今贾扬清离开Facebook,不知道Caffe2和PyTorch的未来又会如何?
\n写在最后
\n早前在彭博新闻的一次采访中,贾扬清被记者问到未来是否会有回中国工作的可能性,当时他笑说:“这是一个很trick(编注:狡猾)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家庭和各方面的原因。”
\n如今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想必这是贾扬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得出的最好、最合适的答案。祝贺贾扬清,新工作顺利!
\n参考链接:
\n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99450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