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人才标准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启动《中国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标准》项目,强调培养应用型大数据人才的重要性,并计划在第五届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峰会上发布标准最终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数据不断发展的今天,数据获取、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决策、数据可视化等技术不断完善;而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的研究与应用,相应的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大数据综合应用人才成为真正的宠儿。为此,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数据委”)提出建立《中国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10月28日,数据委主持召开专家研讨会,针对标准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中国大数据人才标准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数据委于2017年7月12日正式启动规划“中国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项目,广泛邀请来自大数据企业(产品提供方、应用方)、高校、培训机构、全国数据分析师事务所、大数据人才服务机构等专家代表对标准体系的形成提出意见。经过两轮专家评审探讨之后,标准体系形成草案,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9位对标准提出中肯意见的专家代表,共同组建了人才标准专家团队,参与了本次的研讨会,对标准草案提出最终的完善意见。 

标准的制定是数据委致力于大数据人才培养、激发大数据商业价值理念的综合展现。数据委会长邹东生先生认为:“大数据不仅仅是先进的理念,更应该是一个能通过分析产生商业价值的实用行业。”因此,数据委在标准中定义的大数据人才是数据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邹东生提出:“大数据是一个综合学科,作为数据分析师需要有专业IT工具的运作能力,但更需要对所关注行业的理解、具备专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据的掌控能力直接影响到大数据的落地效果。我们应该将IT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软件理解为大数据分析必须的工具,但是评定大数据人才价值的核心标准是如何综合使用工具为企业或客户创造商业价值。” 

将大数据人才定位为数据应用型人才,不仅是各位专家的共同观点,而且也是欧美等大数据先行国家的统一认知,此类人才是大数据实现价值的关键,然而目前行业中却紧缺这类人才。在数据委的前期调研中,发现我国目前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过于偏重技术,而忽视了业务的驱动力。数据委在标准中指出:“目前对大数据人才的培养过于专注底层架构开发,集中在数据获取、数据运算、数据存储以及基于数据编程几个层面,,不能解决具体企业面临的问题,不能真正做到以数据驱动带动业务的发展,这是与大数据的核心目标背道而驰的!”针对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数据委认为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是目前推动我国大数据发展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也希望通过标准的实行推广能帮助产业发展培养一批业务驱动型的大数据人才。 
中国大数据人才标准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转自:数据观   

据数据委介绍,此次研讨会后形成的标准最终版将在11月18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数据分析行业峰会上正式发布。了解详情,可扫码报名参加本届峰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