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和老外“贴面”要发出“啵啵”声


我先生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很多澳大利亚人。慢慢的,我也和他们熟识起来,他们的风趣幽默、热情开朗,深深地吸引了我。渐渐的,他们已经不再仅仅是先生的工作伙伴,而是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不过,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有一点我是从最初不习惯、到后来适应了、继而才越来越自然的,那就是“贴面礼”。
想起和澳大利亚朋友的第一次见面,还是在2002年。一天晚上,我按先生说的地址赶到一家饭店门口,他和两位女士及一位老人已经在等我了。因为之前先生已经向我提过他(她)们多次,所以见到他(她)们我一点儿也不觉陌生。而当我走过去时,其中的一位女士已经张开了双臂。我是学英语专业的,对西方国家的礼仪也略懂一二,知道这是一些国家的习惯,于是没觉得有什么奇怪,自然也伸开臂膀,和她拥抱上了。没想到的是,当我刚和她抱上,她的脸颊就向我的脸贴了过来,这倒是让我有一点儿“措手不及”,但是“暗自镇定”,和她的脸颊轻轻相碰了一下。接下来,另一位女士也是如此一番。到那位老人了,我以为男士不会如此吧,已经准备伸出手和他握手,可没想到的是他也是伸出脸颊和我相“贴”了。后来,和他(她)们分手的时候,又是如此一一“贴”过。
其实学英语的我知道,这是西方一些国家的“贴面礼”,最初好像是从法国兴起的。但是,咱们中国毕竟讲究“感情内敛”,尤其男女之间更是“授受不亲”,于是,乍一下让我接触到如此亲密的问候方式,还是很不适应。但是问先生,他已经很习以为常了。
后来,和澳大利亚朋友们接触越来越多,我对这“贴面礼”也就越来越自然了。即使与男士见面,也已经能很自然的伸出脸颊去与对方相“贴”。不过,我没搞清楚过到底该贴哪面脸颊,每次和朋友们见面,好像全凭那一刹那间的“默契”,有时我的头略为左倾,被“贴”的就是右脸颊,而有时,拥抱的那一瞬间,我的头正好到了对方左侧,那被“贴”的就是左脸颊。我暗中观察他们自己人之间行礼时,好像也没有规律。我还亲眼见过一对澳大利亚人见面时,两人没“默契”好贴脸的方向,两人的头都向同一方向偏,还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弄的场面很是尴尬却又有趣。不过有时,他们会两面脸颊都贴一遍,这可能是更为亲密的朋友之间。另外,我和先生的“贴面礼”其实还并不“地道”,我看他们自己人行礼时,除了要贴面颊,还噘起嘴,嘴里还同时发出亲嘴的“波波”声,有时嘴唇已经碰上对方的脸。这一点我和先生是再也做不到的,他们好像也能理解,所以和我们贴面时,从来不会发出亲嘴声。还有据先生告诉我,“贴面礼”只是在男士和女士之间、女士和女士之间,而男士和男士之间是不这样的,只握手。
现在,虽然对“贴面礼”我已经能“应付自如”,但是还是有一点我每次都要注意。那是有一次和一位比较高大的澳大利亚女士见面时,因为她的身材,我虽然已经很努力的仰着脖子了,但是我的下巴还是只够得到她的前肩,于是打完招呼后,我尴尬的发现,我的口红竟然在她白色衣服的肩侧留下一道浅浅的印迹。我始终没鼓起勇气告诉她这点,只是心里深深的感到歉意。后来,再和朋友们“贴面”时,我除了尽量仰起头(澳洲人大多身材高大),还轻轻地抿起嘴,免得再发生这样的错误。
除了用“贴面”作为问候的方式,在和澳大利亚朋友们接触之中,我还学到了澳式英语的回应感谢的方式。原来,在澳大利亚,回答“Thankyou”的方法,不是我们熟知的“You’rewelcome”之类,而是用“Noworries”来回答。另外,澳洲作为一个文明礼仪素质已经高度发展的社会,他们对这方面的注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刚和澳大利亚的朋友们接触时,先生就经常提醒我,“Thankyou”和“Sorry”这两句话要时时不离口。人家给你让路了,要说“Thankyou”;人家在餐桌上帮你递过来食物,要说“Thankyou”;人家送你礼物,要当面打开,还要让感激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反之,如果稍微妨碍到别人,就一定要道歉。最典型的是,自己咳嗽一声或者打了个喷嚏,哪怕没有影响到周围的人,也要说声“Sorry”。
[@more@]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4376/viewspace-1007058/,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74376/viewspace-1007058/

《C++编程实例100篇》是一本深入实践、极具价值的编程教程,它针对C++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掌握C++的各项特性与编程技巧。这本书的经典之处在于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100个精心设计的编程实例,覆盖了C++的各个核心领域,包括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模板、异常处理、STL(标准模板库)等。 我们来探讨C++的基础语法。C++是C语言的增强版,它保留了C语言的高效性灵活性,并引入了类、对象继承等面向对象编程概念。基础语法包括变量明、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函数的定义调用等。在实例中,你可能会遇到如何编写简单的程序,如计算两个数的,或者实现一个简单的猜数字游戏。 C++的面向对象编程是其一大特色。通过类对象,你可以构建复杂的软件系统。类是对象的蓝图,它定义了对象的属性行为。实例化一个类,就是创建一个具体的对象。继承允许你创建新的类,这些类从现有的类派生,共享其属性方法,同时可以添加新的功能。多态性是面向对象的另一个关键特性,它使得不同类型的对象可以对同一消息作出不同的响应。这些概念在实例中会以各种形式展现,例如设计一个图形界面的类层次,或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游戏。 接下来是模板,C++的模板功能让代码更加通用,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模板分为函数模板类模板,前者可以创建泛型函数,后者可以创建泛型类。通过模板,你可以编写出高效且灵活的代码,比如实现一个通用的排序算法。 异常处理是C++中用于处理程序运行时错误的机制。当程序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抛出一个异常,然后在适当的点捕获并处理这个异常。这使得代码能够优雅地处理错误,而不是让程序崩溃。实例中可能会有涉及文件操作或网络通信时可能出现的异常处理示例。
一、毕业设计的技术背景设计依据 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作为一种存储数据信息的设备,在目前的计算机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写的快慢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无疑占有重要地位。硬盘式电子计算机磁记录机构中最为精密的一类微机电系统设备,它对振动的敏感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而其控制尚未很好的解决,针对硬盘展开建模及控制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毕业设计的任务 现代硬盘一般有 1 - 5 个盘片,以常见的 3.5 英寸硬盘为例,盘片直径约为 95mm,厚度约为 0.635mm。磁头数量通常与盘片数量相关,每面盘片有一个磁头,比如一个 3 盘片的硬盘就有 6 个磁头。缓存大小可能为 32MB、64MB 或 128MB 等,如某普通硬盘缓存为 64MB,电机功率一般在 2 - 5W,像速为 7200RPM(每分钟)的电机功率约 3W。数据写入时,磁头在电机带动下,以平均寻道速度约 10 - 15m/s 定位磁道。以一块顺序写入数据的硬盘为例,当写入连续大文件,如 1GB 的视频文件时,在 SATA3.0 接口下,理论传输带宽为 6Gb/s(约 750MB/s),实际可达 500 - 600MB/s。读取时,磁头感应盘片磁场变化,如读取小文件(1MB 大小),若磁头寻道距离平均为 1000 个磁道,每次寻道时间约 8 - 12ms,读取速度会因寻道而下降到 10 - 20MB/s。 本设计选取硬盘驱动器作为研究对象,假设电机扭矩为 0.3N・m,盘片动惯量为 0.003kg・m²,轴承摩擦力矩为 0.03N・m。在稳定旋阶段,速波动范围设为额定速的 ±0.5%,即 ±36RPM。首先通过对该系统分析建立了其物理模型,然后针对以音圈电机作为伺服机构的硬盘磁头定位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对音圈电机的控制设计采用三种控制器方案,即极点配置法、PID控制方法、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方法,分别比较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