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

 

【名称】《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年代】东汉
  【作者】无名氏
  【体裁】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作品原文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⑴,与君生别离⑵。
  相去万余里⑶,各在天一涯⑷;
  道路阻且长⑸,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⑹,越鸟巢南枝⑺。
  相去日已远⑻,衣带日已缓⑼;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⑽。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⑾,努力加餐饭⑿!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作品注释


  ⑴重(chóng崇):又。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⑵生别离:是“生离死别”的意思。 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 
  ⑶相去:相距,相离。 
  ⑷涯:方。 
  ⑸阻:艰险。 
  ⑹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⑺越鸟:南方所产的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当时习用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⑻已:同“以”。远:久。 
  ⑼缓:宽松。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 
  ⑽顾反:还返,回家。顾,返也。反,同返。 
  ⑾弃捐:抛弃。 
  ⑿这两句是说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妇说: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22ca96b7bd39 在 IT 领域,文档格式转换是常见需求,尤其在处理多种文件类型时。本文将聚焦于利用 Java 技术栈,尤其是 Apache POI 和 iTextPDF 库,实现 doc、xls(涵盖 Excel 2003 及 Excel 2007+)以及 txt、图片等格式文件向 PDF 的转换,并实现在线浏览功能。 先从 Apache POI 说起,它是一个强大的 Java 库,专注于处理 Microsoft Office 格式文件,比如 doc 和 xls。Apache POI 提供了 HSSF 和 XSSF 两个 API,其中 HSSF 用于读写老版本的 BIFF8 格式(Excel 97-2003),XSSF 则针对新的 XML 格式(Excel 2007+)。这两个 API 均具备读取和写入工作表、单元格、公式、样式等功能。读取 Excel 文件时,可通过创建 HSSFWorkbook 或 XSSFWorkbook 对象来打开相应格式的文件,进而遍历工作簿中的每个 Sheet,获取行和列数据。写入 Excel 文件时,创建新的 Workbook 对象,添加 Sheet、Row 和 Cell,即可构建新 Excel 文件。 再看 iTextPDF,它是一个用于生成和修改 PDF 文档的 Java 库,拥有丰富的 API。创建 PDF 文档时,借助 Document 对象,可定义页面尺寸、边距等属性来定制 PDF 外观。添加内容方面,可使用 Paragraph、List、Table 等元素将文本、列表和表格加入 PDF,图片可通过 Image 类加载插入。iTextPDF 支持多种字体和样式,可设置文本颜色、大小、样式等。此外,iTextPDF 的 TextRenderer 类能将 HTML、
### 如何在Python中实现打印时的换行 在Python中,`print()` 函数默认会在每次调用后自动添加一个新行。如果希望控制何时以及如何换行,则可以利用 `end` 参数来改变这一行为。 当设置 `end=''` 时,这会告诉 `print()` 不要在字符串结尾处加上新的行符,因此连续多次调用 `print()` 将在同一行上输出内容[^1]: ```python f = open('lines.txt') for line in f.readlines(): print(line, end='') ``` 上述代码片段读取文件中的每一行并将其打印出来而不添加额外的新行字符,从而避免了双换行的情况发生。 对于显式的换行操作,可以直接使用 `\n` 转义序列作为参数传递给 `print()` 或者嵌入到要打印的字符串内部。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默认的行为已经满足需求,因为每调用一次 `print()` 即意味着新的一行开始[^3]。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存在名为 `\newline` 的转义序列,但在实际应用中它通常被解释为普通的两个字符组合即 `\` 和 `n` 加上后面的字母,而不是作为一个单独有效的命令用于产生新行效果;真正起作用的是简单的 `\n`。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下面给出一段示范代码展示不同方式下的换行处理方法: ```python # 默认情况下的换行 print("这是第一行") print("这是第二行") # 使用\n手动指定换行位置 print("这是第三行\n这是第四行") # 设置end参数影响后续输出的位置 print("这是第五行", end=" ") print("这是第六行紧接前一句") ``` 这段程序执行的结果将是依次显示六行文字,其中某些特定部分根据设定实现了连贯书写而非各自独立成行的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