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请求返回的是字符串,将其改成字典

本文介绍了一个iOS应用中实现用户登录功能的具体代码实例。通过AFHTTPRequestOperationManager发起GET请求来与后台进行交互,获取登录状态及日志ID等信息,并展示了如何解析返回的JSON数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oid)loginBtnClick:(id)sender{
    

    AFHTTPRequestOperationManager *manager = [AFHTTPRequestOperationManager manager];
    manager.responseSerializer = [AFHTTPResponseSerializer serializer];
    
    NSString *str = @"http://xxxx/pay_user/Login"; //对应的后台的地址。
    
    NSDictionary *dict = @{@"APPID":@"10086",@"username": @"admin",@"password":@"admin"};
//    NSDictionary *dict = @{@"APPID":corporateTextField.text,@"username": phoneNumTextField.text,@"password":passwordTextField.text};
    
    [manager GET:str parameters:dict success:^(AFHTTPRequestOperation *operation, id responseObject) {
        
       <span style="color:#ff0000;"> NSDictionary *dict = [NSJSONSerialization JSONObjectWithData:responseObject options:NSJSONReadingMutableContainers error:nil];  //主要是要加入这句话,不加入的话,返回的是一串字符串,如果加入的话,就能够正常的将数据当做字典使用。</span>
        
        NSLog(@"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是:%@",responseObject);
        NSLog(@"加入字典解析的数据是:%@",dict);

        NSString *logid = dict[@"log_id"];
        NSString *isLogin = dict[@"isLogin"];
        
        if ([isLogin isEqualToString:@"3"]) {
            
            FirstViewController *firstVC = [[FirstViewController alloc] init];
            firstVC.log_iD = logid;
            [self.navigationController pushViewController:firstVC animated:YES];
        }
    
    } failure:^(AFHTTPRequestOperation *operation, NSError *error) {
        
        NSLog(@"请求失败了  %@",error.localizedDescription);
        
    }];
}

<think>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问题:将原本的验签错误返回数据改为指定的JSON结构。 假设原本的验签错误返回可能是其他结构,现在要求改成: { "code": 1001, "msg": "视频生成失败,请查看日志" } 在Python中,我们通常使用字典(dict)来表示JSON结构,然后在需要返回JSON的地方,将这个字典换为JSON字符串。 例如,在一个Web框架中(如Flask、Django等),我们可能会这样返回响应。 下面以Flask框架为例,展示如何返回这个JSON结构。 假设我们有一个视图函数,原本可能是这样处理验签错误的: return jsonify({"error": "signature verification failed"}), 401 现在需要改成指定的结构,并设置相应的HTTP状态码(假设我们仍然使用401状态码,但具体状态码可能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修改后的代码可能如下: return jsonify({"code": 1001, "msg": "视频生成失败,请查看日志"}), 401 但是,注意:问题中并没有要求状态码,所以状态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这里假设我们保持原来的状态码。 如果我们不在Web框架中,而是直接构建一个字典,然后使用json.dumps换成JSON字符串,可以这样做: import json response_data = { "code": 1001, "msg": "视频生成失败,请查看日志" } json_str = json.dumps(response_data, ensure_ascii=False) # 确保中文字符正常显示 然后可以将这个json_str作为响应体返回。 现在,针对问题,我们假设是在一个Web框架中修改返回的错误信息。 步骤: 1. 找到验签失败的地方。 2. 将返回的响应内容改为指定的字典结构。 3. 使用框架的jsonify或类似函数将其换为JSON响应。 注意:错误码1001和错误信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义,这里按照要求写死为1001和“视频生成失败,请查看日志”。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验签错误和视频生成失败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错误。原问题要求将验签错误返回的数据改成这种结构,但消息内容却是“视频生成失败”。这可能是问题描述的不一致。我们需要确认: - 如果确实要求验签错误返回这个消息,那么我们就按这个写。 - 如果是视频生成失败的错误,那么验签错误可能是另一个错误,应该用不同的错误码和消息。 由于问题描述是“上面的验签错误返回数据改成...”,所以我们就按照要求修改,不管逻辑上是否合理(可能是个例子)。 因此,我们假设在验签失败时,返回这个指定的JSON结构。 示例代码(Flask):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jsonify,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generate_video', methods=['POST']) def generate_video(): # 假设有一个验签函数 if not verify_signature(request): # 验签失败,返回错误 return jsonify({ "code": 1001, "msg": "视频生成失败,请查看日志" }), 401 # 正常处理逻辑 # ... 注意:这里的状态码401表示未授权,但错误信息是视频生成失败,这可能会让客户端困惑。所以实际开发中,错误码和错误信息应该对应。 如果问题中的消息是用于视频生成失败的,而验签错误应该用另一个消息,那么我们需要分别处理。但问题要求改成这个结构,所以我们就用这个。 另外,如果不在Web框架中,比如在普通函数中返回错误,我们可以返回一个字典,然后由上层调用者决定如何输出(如换为JSON)。 例如: def process_request(data, signature): if not verify_signature(signature): return { "code": 1001, "msg": "视频生成失败,请查看日志" } # ... 正常处理 然后在调用这个函数的地方,将返回字典换为JSON。 总结:根据问题要求,将验签错误返回的数据结构改为指定的字典,然后换为JSON返回。 下面给出一个通用的修改方法(不依赖框架): import json def verify_signature(): # 假设验签逻辑,返回True或False return False # 处理请求的函数 def handle_request(): if not verify_signature(): error_response = { "code": 1001, "msg": "视频生成失败,请查看日志" } # 将字典换为JSON字符串,并确保中文字符正常 return json.dumps(error_response, ensure_ascii=False) else: # 正常业务逻辑 return json.dumps({"code":0, "msg":"success"}, ensure_ascii=False) 在Web框架中,通常有内置方法(如Flask的jsonify)来处理JSON响应,所以直接返回字典即可(Flask的jsonify会自动换为Response对象)。 但是注意:Flask的jsonify默认会设置Content-Type为application/json,并且自动处理中文字符(在最新版本中默认使用UTF-8)。而使用json.dumps需要自己设置响应头。 所以,在Web框架中,推荐使用框架提供的json响应方法。 最后,根据问题,我们只修改验签错误的返回结构,其他错误可能需要根据情况修改。 由于问题描述比较具体,我们就按照要求修改即可。 相关问题: 1. 在Flask中如何返回JSON响应? 2. 如何确保返回JSON字符串中包含的中文能正常显示? 3. 在Web开发中,常见的HTTP状态码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 4. 如何设计一个统一的错误码系统? 注意:按照要求,相关问题必须按照格式提出。</think>### 修改验签错误返回数据的代码实现 在 Python Web 开发中(以 Flask 框架为例),将验签错误返回数据修改为指定 JSON 结构的代码如下: ```python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jsonify,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 验签函数示例 def verify_signature(request_data): # 实际验签逻辑(此处仅为示例) expected_sign = "valid_signature_123" if request_data.get("signature") != expected_sign: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app.route('/api/generate_video', methods=['POST']) def generate_video(): data = request.json # 1. 验签检查 if not verify_signature(data): # 返回指定的错误结构 return jsonify({ "code": 1001, "msg": "视频生成失败,请查看日志" }), 401 # 401 表示未授权 # 2. 正常处理逻辑(此处省略) # ... # 成功返回示例 return jsonify({"code": 0, "msg": "success", "video_url": "..."})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 ### 关键修改说明: 1. **数据结构变更**: ```python # 修改前(常见错误返回) return jsonify({"error": "Signature verification failed"}), 401 # 修改后(符合要求的格式) return jsonify({ "code": 1001, "msg": "视频生成失败,请查看日志" }), 401 ``` 2. **状态码选择**: - `401 Unauthorized`:明确表示客户端身份验证失败 - 错误代码 `1001` 需在系统中全局唯一,便于问题追踪 3. **中文字符处理**: - Flask 的 `jsonify` 自动处理 UTF-8 编码 - 确保响应头包含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 常见错误原因: 1. **验签失败场景**: - 客户端签名算法错误 - 密钥不匹配或过期 - 请求参数被篡改 - 时间戳过期(常见防重放机制) 2. **调试建议**: ```python # 在验签函数中添加日志记录(实际生产环境使用 logging 模块) print(f"验签失败: 收到 {data.get('signature')},预期 {expected_sign}") ``` 3. **安全增强建议**: - 添加请求时间戳校验(防止重放攻击) - 使用 HMAC-SHA256 替代简单字符串匹配 - 关键参数排序后签名(防止参数顺序攻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