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的“云计算”服务:只要接入互联网,就能放心使用安装在“云”上的功能,永远不必操心升级维护。
■ IBM的内部“云计算”尝试:让30多万员工远程使用计算资源,而无须额外购买设备。
■ 杀毒行业的“云安全”:支持用户不必在单个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而是在线用“云”来杀毒,更有效更安全。
刚听说“云计算”时,真是云里雾里,请教几个高手,得到的答案更是不知所云。一向不喜欢太过专业的解释,因为有些定义,诘屈聱牙的措辞背后,暗含的其实是表达能力的缺失,如果不是故弄玄虚的话。所以,对“云计算”这样的概念,不要以为它深不可测,我们完全能够简单的见其真面目于云山雾罩之中。
还记得无盘站吗?那是多年前证券营业部的必备设施,显示行情的电脑都是没有硬盘的工作站,不会存储更不会计算,只会发出服务请求。至于向什么地方请求,用户不必知道也不用关心,就算是向“云”里请求吧,我们要的只是行情数据:这就是简化版的“云计算”了。用户电脑里没有常见的应用程序,甚至连操作系统也欠奉,但是却有一系列的软硬件在某个地方为用户提供服务,其服务能力大的像“云”,亦远在云端,这就算是“云计算”了。
“云计算”是革命性的举措,就像从挖井取水模式转向了自来水供应模式。对于大多数人,计算机是复杂的甚至是不可琢磨的,性能的提高和软件的升级永远跟不上应用的需求,所以总是运行缓慢,总是病毒干扰,总是容量不够。人们对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亦总是抱有幻想,事实上,即使关于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增强一倍的“摩尔定律”,也只是一个统计规律,任谁也无法保证其永远有效,但却可以保证有限的硬件提升和无限的应用程序甚至病毒对系统资源的吞噬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对此,常规的解决方案已显力不从心。所以,在互联网的高度上对计算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云计算”的初衷。
几年前在做一个教育项目时,谷歌开始了“云”计划。该计划带给谷歌不少的意外收获,虽然在实施上并不那么从容:一方面,外部用户使用谷歌内部的计算资源会产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面对成百台或更多的电脑进行编程,设计人员在思想维度上需要一次根本的革命。
谷歌是“云计算”领域的老大,现在已经不怕微软生气了,今年初他们推出了“云计算”产品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5027527/viewspace-429646/,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5027527/viewspace-42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