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常见Top Event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关键点,包括解析常见的等待事件如dbfilescatteredread和dbfilesequentialread,以及针对这些事件的具体解决策略。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SQL语句和物理读取策略来提升性能,特别是在处理直接路径读取(directpathread)和理解其高发原因。此外,文章还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法和参数调整建议,帮助开发者有效识别和优化性能瓶颈。

1.常见等待事件-db file scattered read

当数据块以multiblock read的行式被

读取到SGA中时。

– FTS(full table scan)

– IFFS(index fast full scan)

– 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

AWR中相对应事件:(Avg wait time应当小于20ms)



2、常见等待事件-db file sequential read

”db file sequential read”单块读等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物理IO等待事件,这里的sequential指的是将数据块读入到相连的内存空间中(contiguous memory space),而不是指所读取的数据块是连续的。该wait event可能在以下情景中发生:

1.最为常见的是执行计划中包含了INDEX FULL SCAN/UNIQUE SCAN,此时出现”db file sequential read”等待是预料之中的,一般不需要我们去特别关注

2.当执行计划包含了INDEX RANGE SCAN-(“TABLE ACCESS BY INDEX ROWID”/”DELETE”/”UPDATE”), 服务进程将按照”访问索引->找到rowid->访问rowid指定的表数据块并执行必要的操作”顺序访问index和table,每次物理 读取都会进入”db file sequential read”等待,且每次读取的都是一个数据块;这种情况下clustering_factor将发挥其作用,需要我们特别去关注,本例中提及的解决方法对 这种情景也有效

3.Extent boundary,假设一个Extent区间中有33个数据块,而一次”db file scattered read”多块读所读取的块数为8,那么在读取这个区间时经过4次多块读取后,还剩下一个数据块,但是请记住多块读scattered read是不能跨越一个区间的(span an extent),此时就会单块读取并出现”db file sequential read”。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额外关注

4.假设某个区间内有8个数据块,它们可以是块a,b,c,d,e,f,g,h,恰好当前系统中除了d块外的其他数据块都已经被缓存在buffer cache中了,而这时候恰好要访问这个区间中的数据,那么此时就会单块读取d这个数据块,并出现”db file sequential read”等待。注意这种情况不仅于表,也可能发生在索引上。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额外关注

5.chained/migrated rows即链式或迁移行,这里我们不介绍链式行的形成原因,chained/migrated rows会造成服务进程在fetch一行记录时需要额外地单块读取,从而出现”db file sequential read”。这种现象需要我们特别去关注,因为大量的链式/迁移行将导致如FULL SCAN等操作极度恶化(以往的经验是一张本来全表扫描只需要30分钟的表,在出现大量链式行后,全表扫描需要数个小时),同时也会对其他操作造成不那么 明显的性能影响。可以通过监控v$sysstat视图中的”table fetch continued row”操作统计来了解系统中链式/迁移行访问的情况,还可以通过DBA_TBALES视图中的CHAIN_CNT来了解表上的链式/迁移行情况,当然这 要求定期收集表上的统计信息;如果没有定期收集的习惯,那么可以配合@?/rdbms/admin/utlchain脚本和analyze table list chained rows 命令来获取必要的链式行信息

6.创建Index entry,显然当对表上执行INSERT操作插入数据时,虽然在执行计划中你看不到过多的细节,但实际上我们需要利用索引来快速验证表上的某些约束是否 合理,还需要在索引的叶子块中插入相关的记录,此时也可能出现”db file sequential read”等待事件,当然这还和具体的插入的方式有关系。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额外关注

7.针对表上的UPDATE/DELETE,不同于之前提到的”INDEX RANGE SCAN-UPDATE/DELETE”,如果我们使用rowid去更新或删除数据时,服务进程会先访问rowid指向的表块(注意是先访问table block)上的行数据,之后会根据该行上的具体数据去访问索引叶子块(注意Oracle并不知道这些leaf block在哪里,所以这里同样要如range-scan/unique-scan那样去访问index branch block),这些访问都将会是单块读取,并会出现’db file sequential read’,完成必要的读取后才会执行更新或删除的实际EXEC操作,

上面的图表示的是出现行链接的情况。

通常,Avg wait time应当小于20ms。具体看上面第5点。

参考:http://www.askmaclean.com/archives/db-file-sequential-read-wait-event.html


3.解决方法:

通过查看按读排序的sql语句,或物理读最多的段,是否有优化的余地。


4.常见等待事件--direct path read

 在11g中,全表扫描可能使用direct path read方式,绕过buffer cache,这样的全表扫描就是物理读了(在11g中如果表的大小占了大于等于sga的2%,就会采用直接读取)。 在10g中,都是通过gc buffer来读的,所以不存在direct path read的问题。

direct path read较高的可能原因有:

  1. 大量的磁盘排序操作,order by, group by, union, distinct, rollup, 无法在PGA中完成排序,需要利用temp表空间进行排序。 当从临时表空间中读取排序结果时,会产生direct path read.

  2. 大量的Hash Join操作,利用temp表空间保存hash区。

  3. SQL语句的并行处理

  4. 大表的全表扫描,在中,全表扫描的算法有新的变化,根据表的大小、高速缓存的大小等信息,决定是否绕过SGA直接从磁盘读Oracle11g取数据。而10g则是全部通过高速缓存读取数据,称为table scan(large)。11g认为大表全表时使用直接路径读,可能比10g中的数据文件散列读(db file scattered reads)速度更快,使用的latch也更少。

  大量的direct path read等待时间最可能是一个应用程序问题。 direct path read事件由SQL语句驱动,这些SQL语句执行来自临时的或常规的表空间的直接读取操作。 当输入的内容大于PGA中的工作区域时,带有需要排序的函数的SQL语句将排序结果写入到临时表空间中,临时表空间中的排序顺序串随后被合并,用于提供最终的结果。读取排序结果时,Oracle会话在direct path read等待事件上等待。DB_FILE_DIRECT_IO_COUNT初始化参数可能影响direct path read的性能。


一个隐含参数/或者100949事件:

_serial_direct_read = false 禁用direct path read

_serial_direct_read = true 启用direct path read

alter sytem set "_serial_direct_read"=never scope=both sid='*'; 可以显着减少direct path read


也可以参考下惜分飞的博客 http://www.xifenfei.com/685.html


本文出自 “无双城”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929044991.blog.51cto.com/1758347/1262935

从程序员的视角,看计算机系统! 本书适用于那些想要写出更快、更可靠程序的程序员。通过掌握程序是如何映射到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程序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效率低下是如何造成的。粗略来看,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硬件、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网络互连环境。而通过程序员的视角,读者可以清晰地明白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会对他们今后作为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工作有进一步的帮助。它还有助于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器和网络互连做好准备。 本书的主要论题包括:数据表示、C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结构,程序优化、存储器层次结构、链接、异常控制流、虚拟存储器和存储器管理、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书中所覆盖的内容主要是这些方面是如何影响应用和系统程序员的。例如,在讲述数据表示时,本书说明了用来表示数字的表示方法是有限的,它能够近似地表示整数和实数,但是这种表示方法是有限制的,程序员必须了解。在讲述高速缓存时,本书讨论了矩阵代码中的循环变量的顺序是如何影响程序的性能的。在讨论网络互连时,本书描述了并发服务器如何能有效地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请求。 本书基于Intel兼容(IA32)机器,在Unix或者相关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上执行C程序。虽然书中包括了一些帮助读者将Java转化成C的提示,但是还是要求读者对C或者C++有一定的了解。 您可以通过本书的Web网站www.csapp.cs.cmu.edu获得完整的资料,包括实验和作业,授课笔记和代码示例。 本书英文版久负盛名,被众多专业人士称为“最伟大的计算机教材”之一,著名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程序员眼中的透彻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扛鼎之作。作者Randal E. Bryant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主任,ACM和IEEE双院士(Fellow),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ACM和IEEE颁发的大奖。   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静态和动态链接、虚拟存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等精彩内容。其目的是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本质概念,并向读者展示这些概念是如何实际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与其他主要针对系统构造人员的系统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写给程序员的,是从程序员的角度来描述的。本书为软件和硬件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它给出了一种帮助读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程序及其行为的途径,这也填补了国内计算机系统教学中的一个空白。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帮助读者理解概念,让读者很清楚地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最低层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如我们一直陌生的浮点数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存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态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应用。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及部分答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笔头或程序试验,加深读者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