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B S D系统将2 5 5 . 2 5 5 . 2 5 5 . 2 5 5看作是配置后第一个接口的广播地址,并且不提供向所属具备广播能力的接口传送数据报的功能。不过,r o u t e d(见1 0 . 3节)和r w h o d(B S D r w h o客户的服务器)是向每个接口发送U D P数据报的两个应用程序。这两个应用程序均用相似的启动过程来确定主机中的所有接口,并了解哪些接口具备广播能力。同时,将对应于那种接口的指向网络的广播地址作为发往该接口的数据报的目的地址。
1 9 8 3年问世的4 . 2 B S D是第一个影响广泛的T C P / I P的实现,它使用主机号全0作为广播地址。一个最早提到广播IP地址的是IEN 212 [Gurwitz and Hinden 1982],它提出用主机号中的1比特来表示I P广播地址(IENs 是互联网试验注释,基本上是R F C的前身)。RFC 894 [Hornig 1984]认为4.2BSD使用不标准的广播地址,但RFC 906 [Finlayson 1984] 注意到对广播地址还没有I n t e r n e t标准。R F C编辑在RFC 906中加了一个脚注承认缺少标准的广播地址,并强烈推荐将主机号全1作为广播地址。尽管1 9 8 6年的4 . 3 B S D采用主机号全1表示广播地址,但直到9 0年代早期,操作系统(著名的是SunOS 4.x)还继续使用非标准的广播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