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遇到 “测试某个变量是否满足条件,才执行某个action” 这样的业务逻辑,一般而言,有两种方式来实现:
1、主动不断轮询,探测
while(!test_cond)
{
... ... ;
sleep(XX);
}
2、被动通知
被动通知的一种实现:条件变量
调用pthread_cond_wait后,会探测是否满足条件,如果不满足,则把线程放入等待队列,此时,线程处于休眠状态,即不可被调度;
当条件满足后,唤醒线程,pthread_cond_wait返回;
一般而言,需要与mutex配合使用:
getlock
pthread_cond_wait ( unlock -->等待条件满足-->唤醒线程-->unlock)
unlock
方法一相对于方法二而言,比较简单,但是会浪费很多CPU时间,效率比较低;
本文对比了主动轮询与被动通知两种方法在实现测试变量是否满足条件并执行特定行动时的效率和应用场景,深入探讨了条件变量(如线程通知机制)在多线程环境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它们在实际开发中的优缺点。
106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