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面经”引发的思考

面经与面试技巧

所谓“面经”,就是面试经验了,求职者把自己的面试经验和教训写下来,供后来人参考。

说起“面经”, 我不由得想起新东方刚刚起步的时候出现的所谓“机经”,经过几千年考试的中国人在考试这一块儿非常有天赋,即使是上机考试,那些聪明的同学也能把题目背下来,考完以后整理成题库, 中国人的雅思和GRE成绩经常是高得令人咂舌。

640?wx_fmt=png

电影《中国合伙人》

我记得我找工作的那时候,“面经”并不多,市面上流传的都是微软面试的那些经典题目,比如为什么下水道井盖是圆的? 估计一下一个城市有多少加油站? 等等。

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所赐,现在针对程序员的面经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是面试经验,还有很多面试题,尤其是BAT的面试题。

聪明的程序员们会把这些面试题分门别类地整理,写成文章,或者放到著名的同性交友网站GitHub去,做得好的还能获得不少小星星。

更进一步,还有人建立专门的网站,出专门的书,教程序员们怎么面试,怎么应付HR。

存在即合理, “面经”的出现充分说明这是个火热的市场,有很多程序员在进入软件开发这个领域,仅仅是求职这个细分领域就可以热闹非凡。

我也看了一些面经,从中也查漏补缺学了不少知识,不过我更大的感受就是,这些面试官问的问题怎么都差不多啊

比如对于Java有这么几个著名的问题:

Spring AOP是怎么实现的?

类加载机制,双亲委派模型是怎么回事?

HashMap的原理?

Java内存模型

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

Java 的垃圾回收机制?

......

再比如基础知识的著名问题:

从浏览器输入URL到服务器返回结果,中间经历了什么?

TCP三次握手,滑动窗口

TCP和UDP的比较

实现个LRU算法。

......

我甚至想,能考察的技术点都被聪明的程序员们给挖掘完了,都端到了桌子上,悲催的面试官也想不到别的招数,只能从中选取了。

我也做过很多次面试官,其实也有这样的苦恼,到底问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呢?如何才能区分出哪些是更好的程序员呢?

有这么几种招数:

1.  对于每个知识点往深处挖掘,看看面试者是不是“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如果只是背会了面经的题目,不了解本质,最终还是会露馅的。

2. 我记得原来IBM Db2部门经理在招聘时采用过这样的办法: “我们就找一个Db2相关的问题,对Db2,面试者接触的不多,更不用说底层的技术了。 我们请他和我们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如果他在思路上能一直跟着我们,不掉队,那就说明这人技术和思维就不错。”

这招其实挺厉害的,能够很好地考察一个人的整体能力。

3. 现场编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小题目,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压力很大,但是这种考察方法时间太短,只能考察一小块能力,况且这个小题目也很有可能在面经题库中。

4. 给一个相对大一点的题目,让面试者线下完成,时间可以拉长到几天,然后看看面试者的设计能力,代码能力。不用太担心作弊, 面试者作弊的话,在复盘的时候还是容易被发现的。

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还有一大块难于在面经中出现的就是软技能。比如很多公司都看重的沟通和团队协作。

拿沟通来说,如果面试者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能把握提问者的意图,不能够答到“点子”上,而是在外围打转,甚至跑偏,那肯定要失分了。

所以,理解面试官的问题,自信而准确地表达非常重要,其实面试官最终要形成一个印象:这个人到底行不行。

也许你的技术能力差点,但是从你对问题的分析和清晰的表达,让面试官觉得是个可塑之才,招了吧。

总结一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技术层面,面试官群体和面试者群体是个互相博弈的过程,双方的层次都在不断提升。 有时候,软技能反而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完)

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精彩文章,请移步《2016文章精华》或者《2017文章精华


码农翻身

用故事讲述技术

640?wx_fmt=jpeg

基于51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测速以及正反转控制。项目包含完整的仿真文件、源程序、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适合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在电机控制方的应用。 功能特点 调速控制:通过按键调整PWM占空比,实现电机的速度调节。 测速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速,实时显示电机转速。 正反转控制:通过按键切换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状态。 LCD显示: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转速和PWM占空比。 硬件组成 主控制器:STC89C51/52单片机(与AT89S51/52、AT89C51/52通用)。 测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测速。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转速和占空比。 电机驱动:采用双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软件设计 编程语言:C语言。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仿真工具:Proteus。 使用说明 液晶屏显示: 第一行显示电机转速(单位:转/分)。 第二行显示PWM占空比(0~100%)。 按键功能: 1键:加速键,短按占空比加1,长按连续加。 2键:减速键,短按占空比减1,长按连续减。 3键:反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反转。 4键:正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正转。 5键:开始暂停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暂停。 注意事项 磁铁和霍尔元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mm左右,过近可能会在电机转动时碰到霍尔元件,过远则可能导致霍尔元件无法检测到磁铁。 资源文件 仿真文件:Proteus仿真文件,用于模拟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源程序:Keil uVision项目文件,包含完整的C语言源代码。 原理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式。 PCB设计:PCB布局文件,可用于实际电路板的制作。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验证。通过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该无人机能够实现全向力矢量控制,从而具备更强的姿态调节能力和六自由度全驱动特性,克服传统四旋翼欠驱动限制。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如PID、MPC等)、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并可能涉及轨迹跟踪、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机动性与控制精度。;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研究先进无人机控制算法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理解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②掌握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流程;③复现硕士论文级别的研究成果,为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建模推导过程与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扩展研究不同控制算法的性能对比,以深化对全驱动系统控制机制的理解。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